金秋时节的攀枝花,烟叶飘香,满载金色烟叶的车辆在各收购站点有序进出,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醇厚气息,呈现一派繁忙而喜悦的“金色画卷”。
在仁和区平地烟点,从候烟、分级到过磅、结算,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等候区内,烟农们将烟叶从车上依次卸下、整齐堆放;专业化分级区里,分级队员眼疾手快、动作娴熟,一片片烟叶在手中翻飞;过磅区,电子秤稳定运行,数据实时上传……整个环节环环相扣,高效顺畅。
今年,攀枝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将便民服务、质量管控、廉洁防控与数字化应用全面融入烟叶收购全流程,不仅让烟农交售更省心、增收更安心,也让这片“金叶”成为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一抹亮眼的色彩。
便民服务“贴心化”——“减负”与“暖心”并重
“今年我们全面推行精准预约交售制度,烟农‘约时、定点、定量’交烟,基本实现‘随到随交’。”仁和区平地烟点点长陈寿明介绍,通过合理划分时段、控制单次交售时间在2小时以内,“这样既缩短了排队时间,也降低了烟农的运输成本。”
烟农杨林对此深有感触。“我家种了20亩烟,今年烟叶烤得好,预计收成不错。”在预约好的时间内,他准时载着烟叶来到烟点。“以前天不亮就要来排队,现在按通知时间到,很快就能交完,省心多了!”让他感到暖心的,还有烟点设置的休息区,“这里有热水、方便面、应急药品,还能充电,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
此外,攀枝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创新“车辆入场临时报备”和“未售完烟叶暂存”机制,进一步优化了流程,提升了整体效率和烟农满意度,真正做到服务“有温度”、关怀“有厚度”
质量管控“精准化”——“纯度”与“收益”共赢
在平地烟点的专业化分级区,分级队员们各司其职,手中的烟叶如流水般被准确归入不同等级的筐内。
“现在有专业的分级队负责,等级分得清楚,价格也更公道,我们收入更稳了。”烟农孙尚礼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的切身感受,正是攀枝花全面推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成效的缩影。
今年,攀枝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各烟点持续深化“提纯行动”,坚持“重油分、重身份”的原则,每位专业化分级队员都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确保分级精准、质量可控。通过对关键环节的严格管理,有效提升了“金沙香”烟叶原料的纯度和质量一致性。
这种精准化的质量管控模式,不仅从源头保障了工业需求的优质原料,更直接转化为烟农手中更实在、更可观的经济收益,真正实现了“好烟叶卖出好价钱”。
廉洁防控“阳光化”——“透明”与“信任”共建
走进烟点,《阳光公示栏》设在最醒目的位置。收购价格、生产投入政策、合同签订、专业化分级结果、职工亲属种烟回避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全面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以前交烟总担心不透明,现在所有标准、价格都贴在墙上,谁家烟叶什么等级、卖了多少钱,大家都看得见。”烟农孙永辉在公示栏前仔细查看后满意地说,“昨天我还在烟农微信群收到了廉洁收购承诺书,这样的透明度,我们交烟特别踏实。”
同时,各站点统一设置了举报箱,并公示省、市、县三级举报电话,畅通监督渠道,切实保障了烟农的参与权与监督权。这种以“透明”构建“信任”的廉洁防控模式,有效增强了烟农对收购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为整个收购工作的平稳、规范、有序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夕阳余晖中,烟农们交售完烟叶,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孙永辉一边收拾着单据一边说:“这样明明白白交烟,咱们辛苦一年也值了!”这笑容背后,是不断优化的服务流程,是持续提升的收购效率,是公平公开的收购环境,更是攀枝花烟草人用实际行动书写的一份温暖人心的“金叶”答卷。(张浩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