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扎根基层,11年深耕司法一线,从大研街道到束河古镇,她带着“马锅头”的信义担当化解矛盾,带领“西余花华”的巾帼力量播撒法治种子,用女性特有的温柔与坚韧,在茶马古道的沃土上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她就是丽江市古城区司法局束河司法所所长和万娟。
“基层司法工作既要守住法律的刚性底线,又要带着温度把法理情理讲进群众心里。很多矛盾源于群众不懂法,我们的职责就是当好法治‘翻译官’和矛盾‘解结人’。”这是和万娟常说的话。
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从普通司法行政工作者成长为基层司法所带头人,在2024年更是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耕调解一线、守护妇女儿童权益、创新普法形式,用扎实的行动书写司法为民答卷。
![]()
她是“马锅头”调解室的传承者:以多元共治解开群众心结
束河古镇的“马锅头”调解室,取茶马古道马帮首领“守信重义、明辨是非”之意,是和万娟化解矛盾的主战场。2024年,这里接待群众法律咨询893次,参与排查矛盾纠纷755件,成功调解746件,调解成功率超98%,完成司法确认89件,用实绩诠释“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理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解不开群众的心结。”这是和万娟挂在嘴边的工作准则。2024年6月28日,大理籍入赘女婿李某与束河村民和某因2万元外债引发的家庭冲突,在调解室迎来转机。李某为赡养病重母亲私借外债,妻子和某以“入赘后不应再管老家事”为由拒绝还款,双方大打出手,女方老人更是指责女婿家暴。
接手案件后,和万娟没有急于评判,先后5次走访当事人家庭、询问村组干部,摸清矛盾症结。“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但夫妻间对重大事项应协商一致,这是民法典明确规定的‘共债共签’原则。”她先对李某释法明理,再向和某讲清家庭责任,最后劝说老人:“入赘不改赡养义务,家庭和睦才是孙子成长的保障。”最终,和某自愿从家庭存款中还款2万元,李某承诺遇事协商,一家人握手言和并签订调解协议。
针对不同类型纠纷,和万娟探索出精准调解模式:涉旅纠纷联合派出所快速响应,邻里矛盾邀请“五老”调解员就地说理,劳资争议联动综治中心多方协调。“马帮精神讲究‘和’与‘谋’,调解工作也是如此,要找对方法、用对力量,才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和万娟说。
她是妇女儿童权益的守护者:用法律温情筑牢幸福防线
“‘西余花华’在纳西语里是‘美好生活’的意思,我们就是要用法为妇女儿童撑起美好生活的天空。”作为古城区“西余花华”女子普法队队长,和万娟深知女性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带领队员以耐心与共情力传递法治温度。
2024年6月,一位母亲匆匆走进调解室,哭诉离婚后男方及其家人多次阻挠她探视孩子。和万娟立刻联系社区妇女委员核查,得知男方新女友及前婆婆因积怨故意刁难。“探视权是法定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她先后3次与男方新女友谈心,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抚养责任”的规定,又以“隔代亲”为切入点劝说前婆婆:“孩子需要母爱,亲情不该被矛盾阻隔。”
经过多轮沟通,男方最终同意按协议每月让母子见面2次。
当孩子扑进母亲怀抱的那一刻,和万娟在工作日志上写道:“法律的刚性,要靠温情传递才有力量。”
为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和万娟牵头开展“普法+调解”系列行动。2024年,她组织婚恋纠纷法律专题宣讲及直播5场次,覆盖1200人次;针对妇女权益保护开展专项普法,结合家庭暴力、财产分割等案例解读妇女权益保障法;联合学校开展青少年法治课堂,重点讲解防诈骗、校园安全等法律知识,用柔性方式筑牢权益保护防线。
她是综治规范建设的排头兵:以创新模式织密治理网络
“基层治理不能‘单打独斗’,要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作为束河司法所所长,和万娟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起“1+2+N”多元共治格局——以司法所为核心,联动派出所、旅游法庭两大专业力量,吸纳人大代表、法律明白人等N方力量参与治理。
2024年,她聚焦综治中心能力提升,开展人民调解员及法律明白人培训4场次,覆盖200余人,大幅提升基层调解队伍专业水平。针对辖区商户集中的特点,组织合同纠纷专题宣讲3场次,为180名经营户解读合同签订、违约追责等法律问题,从源头减少商事纠纷。
此外,和万娟推动“马锅头”调解室与古城融媒体合作开设普法直播间,2024年围绕预防电信诈骗、虚假网络贷款等热点开展直播2场次,观看人数超1.03万人次,点赞量达125.5万。直播中,她结合未成年人“追星”被诈骗的案例,详解反诈法律知识及干预措施,收获网友广泛好评。
线下,她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定期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扎根基层的优势,对重点人群、地区、行业和时段进行全方位排查,做到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同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研判机制,借助云南省人民调解大数据管理平台,精准分析研判,最大限度预防矛盾发生,为平安古城建设筑牢防线。
她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践行者:用25年坚守诠释司法初心
从大研到束河,11年基层司法路,和万娟始终以“刚柔并济”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她带领“西余花华”普法队走街串巷,把法律条文变成“家常话”;依托“马锅头”调解室,让每一起纠纷都得到公正处理;通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让治理力量沉到基层。
“基层司法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件件关乎群众冷暖。”和万娟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调解协议书、普法宣传册和群众送来的锦旗。2024年,凭借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的扎实表现,和万娟赢得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她深耕的“马锅头”调解室,以多元解纷成效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特色品牌。
从“西余花华”的铿锵玫瑰到“马锅头”调解室的实干能手,和万娟用25年坚守诠释着基层司法工作者的初心。每一份调解协议、每一场普法宣讲、每一次权益守护,都是她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正如她所说:“基层司法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把每一件群众的‘烦心事’办好,就是守护平安的大事。”循着茶马古道的千年足迹迈向新程,这朵绽放的“法治金花”正以柔肩担道义,用实干护和谐,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古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 姜莉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