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流程做“减法”,办事效率提上来;服务保障做“加法”,企业获得感强起来。通川区自然资源局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打破“坐等审批”的传统模式,通过流程精简、服务前移等系列举措,实现行政审批效能与企业满意度的双重提升,为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注入自然资源力量。
![]()
四川千洪食品有限公司的二期建设项目启动前,通川区自然资源局“上门服务专班”就已主动进驻厂区。工作人员拿着项目审批清单,逐一拆解用地规划、手续办理等关键环节的资料要求,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让企业在项目启动前就吃下“定心丸”。
![]()
四川千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廖小林:在他们的耐心帮助下,对我们企业今后的项目申报和我们项目资料的完善和证件办理都有很大帮助。
![]()
针对重点项目,通川区自然资源局建立“一项目一专班”机制,对照重点项目清单提前与用地单位对接,将业务指导从“窗口”延伸到“现场”。通过实地勘查、面对面沟通,把政策解读、流程说明、资料梳理等工作前置,有效解决企业因信息不对称、流程不熟悉导致的办事难题,让“企业跑腿”变为“干部跑腿”。
![]()
通川区自然资源局工程规划股副股长 李向东:我们积极提升服务质效,在规划审查、用地审批工作中主动和企业对接,切实解决企业在办事过程中因信息不畅、流程不清,导致办事效率低的问题,把以往的“坐等审批”变为“主动服务”,将审批窗口前移至项目一线,助力我们企业加快发展。
![]()
服务前移的同时,窗口审批的“内功”也在不断精进。在通川区政务服务中心自然资源窗口,“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落地见效,“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让审批流程更顺畅。特别是“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行后,多个审批环节实现串联变并联,大幅缩短了办理时间,让企业办事更省心。
![]()
绿地集团达州置业有限公司技术开发负责人 张文昌:我们达州绿地城项目属于重点保交楼项目。办理这个工程规划许可证,今天第一次,给我感觉,当天办,当天能结束,确实,他们的服务态度也非常热情,效率也非常高。
![]()
流程做“减法”的同时,服务不断做“加法”。针对重点项目和工业用地审批,该局开设绿色通道,提供节假日值守、随到随办、延时服务、预约办理等特色服务,“企业不离窗、人员不下班”的服务承诺成为常态。”
![]()
通川区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股工作人员 熊丽娟:我们全面实行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以及预约、延时、代办服务,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开通了绿色审批通道,秉承“应减尽减”的原则,简化材料、优化流程,发扬“店小二”精神,努力做好企业服务员。
![]()
数据见证改革成效:今年以来,通川区自然资源局累计提供上门服务24次,线上预审服务80次,按时办结率100%;办理容缺受理事项10件,审批效率提升约95%;提供延时服务120小时,服务超100人次,审批事项办结时间整体压缩50%以上。
![]()
通川区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股股长 郭维:我们将继续聚焦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主动服务、全程跟办等方式,疏通“办事梗阻”,以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通川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来源:达州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