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川西高原的甘孜县,薄霜初醒,山谷间已传来拖拉机的回响。翻新的土地孕育着希望的种子,牧归的牛群踏着晨光,孩童在新修的道路上追逐欢笑。田间地头,检修农机的专注、核对进度的细致、清点物资的认真,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
在这片热土上,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中烟”)把制度化作路径,把责任落到地块,把温度送进屋檐,以国企的责任担当,用心用情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垦土:制度为犁,深耕责任田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制度为要。四川中烟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明确纳入公司“十四五”规划体系,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构建起“党组统筹、部门协同、基层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先后出台《帮扶项目管理办法》《对外捐赠管理程序》等制度文件,形成“项目审核—资金专账—全程审计”的闭环管理。累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32次,确保帮扶工作方向明、路径清、成效实。
一组数据见证担当:2021年1月以来,四川中烟在省内12个县域实施帮扶项目44个;重点围绕产业与民生,在甘孜、凉山、广元等欠发达县域落地31个项目。近5年来,累计选派13名干部驻村帮扶,现有6人仍坚守一线,形成常态化、年轻化的队伍保障,保证工作不断档、责任不断线。
制度的“犁”理顺了工作脉络,理清了责任田垄。如今,项目有人管,资金有去向,成效可评估,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厚土”既成,四时可期。
![]()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四川中烟捐赠甘孜县农机设备在生康乡开展土地耕作。四川中烟供图
育根:产业为苗,激活新动能
“高原农时紧,第一步就是把握节气节奏。”四川中烟派驻甘孜县下雄乡洛戈二村第一书记王耀羚回忆,他来到村上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耕、播、收接得上节奏。川西高原气候冷凉,农时稍有延误就是一季的差别,团队引入并协调使用高原适配的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50台(套)设备分片联合作业,让青稞、马铃薯等作物从“靠人扛”转为“跟机具走”,实现从耕到收的机械化作业,让农忙不慌、农闲不荒。
畜牧业转型同样关键。“牦牛养殖要从‘多养’转向‘稳产提质’。”王耀羚介绍,通过实施出栏激励政策——按每头300元标准给予激励,引导牧民科学养殖,既保护了草场,也稳定了收入。
产业之根要扎深,还需善引“活水”。在洛戈一村,四川中烟派驻的第一书记王嵘与当地共同探索出“企业投资、政府监管、专业运营、村民分红”的农机服务运营新模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设备变成能赚钱的资产,年底大家共享收益。”资产入股、利益联结,这套将村民增收嵌入产业链的机制,正逐步形成可复制的“甘孜经验”。
沿着317国道蜿蜒而上,昔日的荒坡已变身“洛戈梁子观景台”。游客服务中心、“彩云牧场”牧旅基地、格达弦子广场串珠成链,村级闲置资源被有效盘活,村集体年均增收稳定,更带动周边农户吃上“旅游饭”。“旺季一到,漫山遍野都是笑声。”王耀羚欣慰地说。
水不仅来自远处,也要在近处循环。通过展会设专区、建设“832平台”分站、系统内定向采购等方式,让牦牛肉、高寒作物等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市场,“看得见、卖得出、效益回”。“我们就看好货能不能走出去、钱能不能回到村民口袋。”王嵘说。市场“活水”畅通,产业之苗方能茁壮成长。
![]()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下雄乡洛戈二村洛戈梁子观景台打卡。四川中烟供图
结实:民生为本,收获幸福果
乡村振兴的成色,最终要由民生福祉来检验。冬季水管不冻了,夜路有灯了,屋里暖和了,学校操场平整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构成了村民心中最实在的“丰收图景”。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在凉山山坳里,小学供水设施得到修缮,操场焕然一新;在甘孜县,四川中烟设立教育基金,为莘莘学子再添一股力,成功接续13名大学生的求学路。读书这件事,不再是“一个家庭的孤勇”,而成为“村里、企业、社会的合力”。
帮扶的温度,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走访中,王耀羚看到独居老人益西青措家冰箱里只有一层霜,冬衣薄得挡不住夜里的风。他和同事立即送去米、面、油、糌粑、酥油等生活物资,又协调来一台电视机,让清冷的屋里有了声响和光影。屏幕亮起来的那一刻,老人握着他的手,眼里有光。“帮扶不是简单给予,而是让人心里感到踏实和温暖。”王耀羚说。
面对突发险情,更能见证责任担当。四月融雪性洪水夜袭村庄,王嵘和村民们连夜抄起铁锹在山腰开沟导流,钻进涵洞清石清沙,第二天又调来挖机把临时沟槽拓成河道,成功化解危机。水退后,大家靠着铁锹喘气,有人说了一声“卡卓”,那是藏语里的“谢谢”,道出了村民最深切的信赖。
兜住“看不见的风险”,生活才更稳。从医疗救助防止因病返贫,到住房饮水安全改造;从人居环境整治,到党群阵地修缮——在下雄乡俄措村,18户新型建材房配齐取暖钢炉、电视机,让寒夜有温暖、屋里有光亮。这些努力,最终都汇成一句话:“日子更好过了”。
结实不是终点,而是新篇章的起点。果落回土里,便是来年的底肥。对四川中烟而言,履行社会责任,不止于报表上的数字和项目的完成,更在于建立长效机制,让帮扶成果持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他们将“今年的收获”,转化为“明年的种子”,当春风吹过川西高原,这片厚土之上,希望正在生长。(陈春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