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再创世界第一,中国首座钍基熔盐堆建成了!它的意义有多大?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中国悄然建成了全球唯一运行的钍基熔盐堆。

这个数字看似简单,却意味着中国在核能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当世界还在争论传统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时,中国已经用13年时间另辟蹊径。

中国为何能弯道超车?这种发展模式能复制吗?



编辑:MUYI

从跟跑到领跑,中国用13年熬出核能霸主地位

甘肃民勤县的戈壁滩上,一座看似普通的建筑内,正在发生一场改变世界核能格局的技术革命。

这里矗立着全球首座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也是国际唯一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这标志着中国在世界熔盐堆研究领域的引领地位,标志着中国核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与传统的压水堆不同,钍基熔盐堆采用高温液态熔盐作为冷却剂,无需巨大压力容器,也不用大量水冷却。

专家形象地解释:"这就像把'核燃料'放在'高温的盐'里流动发电,既安全又高效。"

这一特性使钍基熔盐堆能够摆脱传统核电的选址束缚,可以建在甘肃的沙漠中,不再像传统核电站那样必须"傍海而居"。



传统核电站是名副其实的"喝水大户",一座百万千瓦级常规核电机组,每小时需消耗数千吨冷却水。

而钍基熔盐堆则从根本上杜绝了因冷却失效引发的安全隐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

更令人震撼的是,钍基熔盐堆可以实现在线换料,无需像传统反应堆那样停机数月进行复杂的燃料更换。



传统核电站需要停堆,反应堆需要终止发电,技术复杂,过程漫长,而钍基熔盐堆却能轻易实现燃料更换。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解决了水资源依赖问题,更在核电站运营效率上实现了颠覆性提升。



橙红色的液态燃料在反应堆中缓缓流动,这不仅是一幅壮观的科技画面,更是中国核能技术自主可控的生动写照。

这项技术的突破,让中国核能迎来了"换道超车"的关键契机。

它打破了传统核电对铀燃料的依赖,将我国储量丰富的钍作为核燃料,为核能发展开辟了全新道路。



更重要的是,整体国产化率超过90%,关键核心设备100%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让中国在核能领域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

当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钍储量是铀的3-4倍,中国钍工业储量28万吨支撑数千年能源需求时,世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战略眼光。

这不仅仅是一座反应堆的建成,更是一个信号,它向世界宣告:在关乎人类未来的能源科技竞赛中,中国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慢功夫赢得快竞争,中国发展模式的智慧密码

2011年,当中国启动首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时,可能很少有人预见到,这一决定将如何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核能格局。

从那时起,中国科研团队开始了长达13年的技术攻关之路,这条路上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实验堆设计、关键材料与设备研制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被一个个攻克,实现了核心材料、装备与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到实验堆工程验证的重大跨越。

这种坚持,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也格外令人敬佩。



13年时间,够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考上大学,而中国科研团队却用这段时间,在核能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法国曾经也在钍基反应堆项目上投入巨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这种对比更凸显了中国战略定力的珍贵。

那么,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这种"慢功夫"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智慧?

答案或许就在于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长期主义+战略定力+换道思维。



这种模式不同于西方的快资本逻辑,不是追求短期回报,而是着眼于长远布局;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

中国的制度优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为了一个战略目标长期投入、持续攻关。



从实验堆、研究堆到示范堆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更是展现了中国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上的成熟和理性。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适用于核能领域,更可能成为中国在其他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超越的重要方法论。

当我们在为这座实验堆的建成欢呼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为中国的发展道路点赞。



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成功的故事,更是一个制度成功、模式成功的故事。

莱特兄弟的第一次飞行虽然短暂,却证明了飞行的可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同样,这座钍基熔盐实验堆的建成,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却证明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优越性,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这种"长期主义+战略定力"的发展模式,将为中国在更多关键领域实现引领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撑。



从铀依赖到钍自主,能源安全的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铀资源匮乏"如同一道紧箍咒,制约着中国核能产业的发展。

2024年,中国铀矿总需求量大约4万吨,但国内产量仅4000吨,另外3.6万吨全靠进口。

这意味着中国的铀矿进口依赖度高达90%,主要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纳米比亚等国家进口。



其中,哈萨克斯坦供应了60%以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核集团要拿下哈萨克斯坦最大铀矿50%的股权。

过于依赖进口,就无法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这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而钍基熔盐堆的出现,让中国看到了彻底摆脱这一困境的希望。



中国已探明的钍矿储量超过140万吨,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够14亿中国人使用2万年。

更让中国人振奋的是,这些钍矿大多是开采稀土时的伴生副产品,相当于"开采稀土附赠钍资源"。

这不仅大幅降低了核燃料的获取成本,更顺便解决了稀土开采的增值利用,实现了一举两得。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将彻底摆脱对海外铀资源的依赖,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但光有资源还不够,关键是如何安全高效地利用它。

钍本身不能直接"燃烧",它需要在中子的轰击下,转化成另一种核燃料铀-233,再进行裂变反应。

这个过程有个天大的好处:它产生的核废料极少,而且放射性寿命大大缩短。



传统核电站的核废料需要隔离上万甚至十万年,而钍反应堆的废料,几百年后放射性就会降到天然铀矿的水平。

这简直是为解决核废料难题,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核能发展更加可持续。



再看"熔盐"这个神奇的设计,这可不是我们炒菜用的盐,而是氟化盐在高温下熔化形成的液体。

在钍基熔盐堆里,核燃料直接溶解在这种高温熔盐中,形成一种流动的、橙红色的液态燃料。

这带来了革命性的安全优势。

传统核电站就像一个大压力锅,需要通过复杂的系统持续冷却,一旦断电,就有爆炸风险。



而中国的钍基熔盐堆,则像一口放在灶台上的普通锅,在反应堆底部有一个冷冻塞,由冷却盐凝固而成。

一旦发生异常,温度过高,这个冷冻塞就会自动熔化,所有液态燃料会在重力作用下,全部流入下方的事故应急储罐。

由于储罐的设计使得核燃料无法维持链式反应,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依靠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就能实现"绝对安全"。



发展模式可复制,为其他关键领域提供中国方案

钍基熔盐堆的建成,其意义远远超出一座电站的成功,它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争夺下一代核能技术制高点的竞赛中,中国凭借此举,已经从跟跑者变成了并跑者,甚至在部分领域成为了领跑者。

这种"长期主义+战略定力+换道思维"的发展模式,不仅适用于核能领域,更可能成为中国在其他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超越的重要方法论。



想象一下,当这种模式复制到芯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其他关键领域,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这种技术还能与中国的另一个战略目标完美结合——荒漠治理。

这些反应堆尤其适合建设在干旱少人的西部戈壁,它们发电的同时产生大量余热,可以用于建设温室大棚,将不毛之地变为沃土。



一边生产清洁能源,一边绿化国土,这是一举多得的中国式智慧,也是技术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完美结合。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透露,下一步将通过与中国能源领域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共建钍基熔盐堆产业链和供应链。

目标是2035年建成百兆瓦级示范工程并实现示范应用,加速技术迭代与工程转化,为国家提供安全可靠的钍基能源发电新路径。



目前,项目团队正围绕加钍后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为实验堆、研究堆、示范堆"三步走"发展战略从蓝图转化为路径清晰的"施工图"奠定坚实基础。

在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竞赛中,中国已经抢得先机,为全球核能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当然,任何伟大的创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钍基熔盐堆从实验堆走向成熟的商业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材料研发、系统集成、经济性优化,这些都是摆在科学家和工程师面前的现实挑战。

但这座实验堆的建成,就像莱特兄弟的第一次飞行,虽然短暂,却证明了飞行的可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回望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我们从薪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再到今天的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今天,中国率先在钍基熔盐堆这条全新的赛道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这不仅仅是一座反应堆的建成,更是一个信号,它向世界宣告:在关乎人类未来的能源科技竞赛中,中国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这座矗立在戈壁滩上的科技丰碑,或许正是通往那个崭新未来的钥匙,而钥匙,已经握在我们手中。

当我们重新审视发展路径时,我们会发现,中国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关乎人类可持续未来的共同选择。





结语

钍基熔盐堆的成功,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一种发展哲学的胜利。

这种"长期主义+战略定力"的模式,将为中国在更多关键领域实现引领提供方法论。

你认为这种发展模式还能在哪些领域复制?欢迎分享你的思考。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狗咬人风波升级:监控流出,谎言被揭穿,申家的姐姐决策避免悲剧

狗咬人风波升级:监控流出,谎言被揭穿,申家的姐姐决策避免悲剧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8 00:00:52
顶流小生人设崩塌!私底下竟是圈内玩咖,手段惊人……

顶流小生人设崩塌!私底下竟是圈内玩咖,手段惊人……

毒舌八卦
2025-11-17 23:05:50
“反华”声再开始?G7撑不住了,7国连开2天大会,联手审判中国

“反华”声再开始?G7撑不住了,7国连开2天大会,联手审判中国

通文知史
2025-11-17 23:00:03
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高市早苗最终也没等到这句话

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高市早苗最终也没等到这句话

黄娜老师
2025-11-17 20:28:52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席位出炉!孙颖莎3:0,王曼昱因伤缺席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席位出炉!孙颖莎3:0,王曼昱因伤缺席

国乒二三事
2025-11-18 19:26:18
开拓者宣布召回杨瀚森,是因为他在发展联盟表现太好?

开拓者宣布召回杨瀚森,是因为他在发展联盟表现太好?

爱体育
2025-11-18 23:19:57
别以为日本现在不敢对中国开战,赌国运是他们千年来一贯操作!

别以为日本现在不敢对中国开战,赌国运是他们千年来一贯操作!

阿胡
2025-11-16 12:08:43
香港波音货机坠海调查初步报告公布!偏离跑道后启用反推装置

香港波音货机坠海调查初步报告公布!偏离跑道后启用反推装置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23:22:18
雷军的愤怒,一文不值

雷军的愤怒,一文不值

公子麦少
2025-11-18 14:36:23
-1.2℃!广东出现结冰!升温时间在…

-1.2℃!广东出现结冰!升温时间在…

顺德吃喝玩乐
2025-11-18 17:19:35
中国三天实弹演习,外资开始撤离日本?高市派人访华,想体面认输

中国三天实弹演习,外资开始撤离日本?高市派人访华,想体面认输

时时有聊
2025-11-18 09:25:02
大谷翔平是谁?奥尼尔很纳闷:看到7亿以为是假的

大谷翔平是谁?奥尼尔很纳闷:看到7亿以为是假的

体育妞世界
2025-11-18 14:18:29
我精子检查为0已8年,40岁妻子怀孕,我没闹,看到检查结果却懵了

我精子检查为0已8年,40岁妻子怀孕,我没闹,看到检查结果却懵了

真实档案
2025-11-11 17:36:55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泰王访华目的揭秘,背后是女王储和四子夺嫡的“托孤”豪赌

泰王访华目的揭秘,背后是女王储和四子夺嫡的“托孤”豪赌

天气观察站
2025-11-17 06:25:51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策略述
2025-11-18 13:14:08
出逃两年,缴纳18亿罚款后,他在英国重获自由

出逃两年,缴纳18亿罚款后,他在英国重获自由

帅真商业
2025-11-18 19:45:37
为什么在传统中国,“人类独立”精神似乎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在传统中国,“人类独立”精神似乎是不存在的?

尚曦读史
2025-11-12 10:43:22
剑桥学霸诞生!谢氏家族迎来高光时刻,三代逆袭:从戏子到科学家

剑桥学霸诞生!谢氏家族迎来高光时刻,三代逆袭:从戏子到科学家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6 21:12:28
新华社消息|外交部:日方必须立即收回错误言论,给中国人民一个明确的交代

新华社消息|外交部:日方必须立即收回错误言论,给中国人民一个明确的交代

新华社
2025-11-18 20:36:21
2025-11-18 23:59:00
铁锤简科 incentive-icons
铁锤简科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4166文章数 5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