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咖云集,第十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举办。“人民艺术家”王蒙,以及阿来、麦家、刘亮程、陈彦、欧阳江河、白烨、刘庆邦、关仁山、范小青、范稳、石一枫等作家、诗人、评论家齐聚现场。其中,阿来在题为“文学向未来”的演讲中提到,面对技术的快速迭代,文学应坚守对人性的洞察与对生命的关怀。麦家以“文学拥抱生活”为题,探讨作家如何从纷繁现实中提炼人性真谛。他借海明威笔下的“豹子”意象,指出作家应勇于挑战情感与精神的极限。刘亮程则分享了关于“大地上的文学”的理念。他表示:“文学可以有一万种虚构,但只有一种真实——那就是大地,以及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
![]()
▷流量正绑架着青年写作吗?北京十月文学月系列活动之“难度与可能性:青年写作的创新问题”论坛近日举办。当前青年写作正面临复杂多变的语境挑战,《当代》主编徐晨亮指出当下文学传播生态的复杂性:“我们被那么多情绪支配着,很多人看似在讨论文学,其实并未真正触及文学本身。”他认为,文学出版应该回归对文本价值的专注,而非被流量绑架。《十月》主编季亚娅同样分析了当下青年作家出场方式的变化,如流量的前置性影响、创意写作学院派写作的大量涌入等。《花城》副主编杜小烨认为除流量焦虑外,青年人还面临着在文学传统中难以找到个人声音的焦虑。《收获》主编钟红明则强调坚持的重要性,认为青年作家不应急于获得肯定,真正的热爱比外部认可更能支持长远创作。
![]()
▷第四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名单揭晓。周宏翔、林为攀、顾拜妮三位青年作家入选。“新大众文艺·北京创作计划”发布。首期入选作品包括王柳云的长篇小说《君迁》、小海的诗集·摄影集《温榆河上的西西弗斯》、李禄璐的报告文学《青年医生》、林遥的长篇小说《大明边墙》、阿依努尔的非虚构作品《单身母亲日记》,以及六个葫芦的网络小说《时停起手》。
![]()
![]()
▷范小青长篇小说《江山故宅》新书发布会举办。范小青表示,这本书围绕“老宅的失踪”成文,“主人公‘我’是一个建筑专家,离家多年后回到故乡,在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知消失多年的老宅可能还在,由此引发的故事。沿着这条线,我想写的是中国民间无论大户人家还是普通百姓,浸润在传统里的诚信、忠义。”谈起自己的写作,范小青说道:在20世纪80年代,她第一次走进苏州的状元府,推开那扇门,见到了从古代到现代苏州的老街、小巷,从此便沉浸在文字与文化的世界之中。“我到现在也没走出来,还是兴致勃勃地在里面走着。”
![]()
▷《文学的故乡》第二季来啦!新一季读者将跟随韩少功、张炜、叶兆言、翟永明、刘亮程、莫言6位作家回到文学现场。《文学的故乡》导演张同道表示:“第二季的拍摄延续了第一季的特征,镜头跟着作家回到故乡。但这一季远不止于纪实,最重要的是我们想把文学性拍出来。”“我们想用影像告诉大家,文学是如何发生的。”
![]()
▷刘楚昕长篇小说《泥潭》研讨会举办。《泥潭》自上市以来,销量已近80万册,并入选多个文学榜单,可谓今年的现象级作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指出《泥潭》的出版启示我们思考应怎样发现和培养青年作家,应如何扩大文学作品的市场,找到更多的读者。刘楚昕在现场感谢了大家的支持,他说:“文学从未远离大家,我们心中都怀着对文学的憧憬。在这个时代,文学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给我们带来慰藉,也令我意识到文学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治愈,不仅在治愈读者,也在治愈作者。”
![]()
▷2025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揭晓,青年作家辽京凭《白露春分》摘得首奖。颁奖词写道:“在日光与暮色的交互中,将家事、人伦、世相诸多社会因素,融入感触丛生、故事层出的成长,从各自的处境、活法到整体的生命态度,《白露春分》给出了这一代作家深情、沉实而又坚毅、通透的文学表达。”辽京在感言中表示:“这本小说其实不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小说,但是对我来说,我愿意把它看作是自己第一部真正的长篇小说,它来自我的生活,跟我的童年、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