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明确将第六代移动通信(6G)列为未来产业培育的核心方向,提出2026年启动6G关键技术试验,2030年实现商用,带动卫星通信、太赫兹器件等产业链爆发。
规划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构建高校、企业、政府协同的人才培育体系,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这一政策导向为高中生的专业选择提供了明确指引,将直接影响未来职业发展的赛道与机遇。
一、6G领域的适配专业概览
![]()
二、相关专业介绍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6G技术从理论突破到规模化落地的核心支撑学科。专业构建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实践”的三级课程体系,从通信原理等底层理论,到无线通信技术等核心课程,再到无蜂窝组网、AI原生通信等6G特色方向,全面覆盖6G技术体系的核心环节,与“十五五”6G研发重点形成精准对接。
而这样的课程体系,需要依托高水平科研与产业资源才能充分落地。华中科技大学依托天地一体化实验室与6G研究中心,重点攻关空天地一体化协议、LDPC编码等6G核心技术。学校更通过实验室与华为、烽火科技等企业联合申报重大项目的契机,让学生深度参与星地链路仿真与试验验证,亲身投入“十五五”卫星互联网星座部署相关工作,真正实现课堂知识向产业实践的转化。
![]()
假如你对该专业感兴趣,建议选校时可重点关注拥有高水平科研平台的顶尖院校,这类院校能依托国家重点项目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为未来投身6G领域积累宝贵经验,并且,该专业学习涵盖矩阵、概率论、电磁场、信号理论等高难度课程,尤其适合数学和物理学科有优势的学生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凭借“信号处理+系统设计+工程应用”的复合型优势,成为推动6G技术从研发走向商用的关键力量。随着“十五五”6G战略加速推进,产业对智能终端、场景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激增,而该专业恰好聚焦电子信号的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能精准填补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间的人才缺口。
这种“专业能力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在顶尖院校的培养实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北京邮电大学依托信息通信领域的深厚学科优势,不仅鼓励学生参与6G相关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夯实技术基础,还联合华为、中兴等信息技术领军企业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将企业的6G终端研发、系统优化等真实需求融入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前沿性的学习资源。
![]()
从行业前景来看,据工信部《6G人才需求白皮书》显示,未来五年电子信息工程相关核心岗位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仅6G系统集成领域就将新增80万+技术岗位。建议有意向的学生提前规划,可针对性考取华为HCIE、思科CCIE等行业证书,提前熟悉企业技术标准与工作流程,从校园阶段就为未来就业积累优势。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支撑通信技术跨代突破的核心学科,其研究方向聚焦半导体材料、光电子器件、高频电路等领域,而这些恰好精准匹配6G技术对“硬件底座”的严苛需求,从支撑太赫兹通信的高频芯片,到保障信号传输的光电子组件,都需要该专业的技术支撑。
不过,我国虽在5G领域积累了技术与市场优势,进入6G时代后,高频芯片、先进封装等关键硬件环节仍面临“卡脖子”挑战,这也让具备跨学科能力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更受青睐。
![]()
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通过小班化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材料研发、器件设计、电路优化等领域的综合能力,这些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能直接投身技术攻关,既可以在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企业参与6G芯片研发,负责高频射频器件的设计与优化。也能在烽火通信、仕佳光子等单位的光模块项目中,主导高速信号传输组件的开发,切实解决产业痛点。
鉴于该专业对“理论深度+产业对接”的双重要求,建议报考时优先关注学科实力与产业资源并重的院校。一方面要看院校在半导体、光电子领域的科研积累,另一方面也要重点关注校企合作资源,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是6G时代网络防护的核心支撑,不仅涵盖传统病毒防控,更将通信网络防护、漏洞检测、攻击预判及干扰应对等作为核心能力重点培养。
为了让人才培养更贴合产业实际需求,不少院校已针对性优化培养模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响应“6G+产业”的安全需求,重构课程体系,特意将车联网安全协议设计、工业互联网数据脱敏等6G特色安全内容纳入核心课程
![]()
不过,要学好这一专业,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此外,多关注武汉、北京、成都等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区的院校,这些地区已形成“高校-企业-政府”协同培养体系,能提供更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帮助学生更快衔接6G安全领域的职业需求。
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工程是实现6G“万物互联”的核心支撑专业。它不仅融合了5G网络、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更精准契合6G在工业4.0、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场景的应用需求,是推动6G落地的关键领域。
该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包含核心课程和进阶课程,其中,核心课程涵盖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基础模块,为学生搭建扎实的技术支撑进阶课程则进一步聚焦6G物联网关键技术,如太赫兹频段传感网络、空天地一体化物联接入、AI驱动的设备协同等。
![]()
在课程体系落地实践中,已有高校结合产业趋势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南京邮电大学,该校主动响应“6G+垂直行业”需求,将低功耗物联网芯片设计、物联安全防护等前沿内容纳入核心课程,加强学生对垂直领域的知识积累,为未来直接参与6g建设作铺垫。
对有意向报考的学生,在选择院校时,可重点关注入选“双万计划”的专业建设点,这类院校在师资力量和实践资源上更具优势,能为后续职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量子信息科学
量子信息科学是支撑6G通信绝对安全的核心学科,既是量子科技落地应用的关键载体,也为未来通信产业突破安全瓶颈提供了学科支撑。
该专业深度融合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能够精准应对6G“空天地一体化通信安全”“通感算智融合算力需求”等核心挑战,成为衔接量子科技与未来通信产业的关键人才枢纽。
![]()
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量子信息领域的“天花板”院校,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聚焦量子通信与计算核心技术,开设量子通信网络、量子计算原型机原理等特色课程。此外,学生能直接参与“墨子号”量子卫星后续项目与“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的优化工作,积累科研经验。
由于专业涉及量子物理、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建议高中阶段重点夯实物理和数学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该专业属于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人才稀缺且职业发展稳定,尤其适合希望参与底层技术创新、投身国家战略科技领域的学生选择。
面对“十五五”规划带来的新机遇,选择一个有潜力的专业,就是为未来铺就一条光明大道。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