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选好墓地,灵柩放在台湾,蒋介石如果落叶归根,大家会同意吗
蒋介石这口棺材,从1975年停在台湾慈湖行馆,温度湿度都有机器看着,半个世纪没下土,说是灵柩,更像摆在海峡上的一个问号,谁都绕着走,谁都不动手。
大陆那边地是修好的,奉化的老宅整过,庐山美庐、重庆旧公馆都挂牌保护,台湾这边却一直不埋,慈湖一个,头寮一个,父子两口铜棺,离地三寸,既不算入土,也不算纪念,像是被放在架子上的话题,活人少提,死人不落。
要不要落叶归根,两岸接不接受,这个问题年年在媒体上冒头,我的看法,大陆会留位置,台湾不太愿意先开口。
蒋介石当年看紫金山那块地,和尚带路,南边是中山陵,北面是明孝陵,他选中间,自己写正气亭,站位很明确,左边民国之父,右边汉人皇陵,中间自家旗帜,意思摆在那里,让后人顺着看下去,既接革命,也承传统,这套布局没落成,1949年局面一变,人走到海峡那头,梦还在,棺材没搬,紫金山留在心里,说回根,不只是找祖坟,更像给正统找脸。
大陆对蒋的历史态度,公开的东西看得见,老屋修了,墓道翻了,资料馆里也能查到旧事,抗战那段,国民党打得艰难,八年撑住,中国后来走到统一的路上,历史是连着写的,朱镕基在重庆那句“历史应该公正”,被很多人记在笔记里,文物是静的,灵柩是活的,一旦把这口棺材送回奉化,哪怕不做大典,不挂牌子,身份会被重新摆放,成了整体叙事里的一环,2002年有人问起能不能接,公开话语没明说,动作一出就是信号,这件事没法用一句话盖住。
最难的扣在台湾内部,蒋介石临终念的是娘和溪口,蒋经国贴耳朵应承要送回家,话说得直,棺材却没动,李登辉那一路,不愿意把蒋送回大陆,蒋孝勇在1996年提过落葬奉化,这个申请走到半途,被按下去,蒋方智怡年年回溪口祭拜,行程很安静,媒体基本不大幅跟着写,国民党里面也在拉扯,有人坚持统一后再葬,把落叶归根看作一个节点,有人主张就地长眠,理由是台湾历史的一部分,不必换地方,台北五指山陵墓修好了,空着,慈湖和头寮两口棺相对而卧,场面就在那里。
这几年去蒋化的动作,校园雕像拆掉,纪念日改名,教科书也调整,话题另一边是棺材不落土,不落土就不收尾,未完的章节被继续使用,有人靠它延长讨论,管理层面对棺材当文物一样维护,湿度记录表贴在墙上,温控数据按季度汇报,工作人员例行检查,像维护展品,棺材里面放着的是家族遗体,棺材外面照出的是政治选择,不是简单的同意不同意,更像一个待机的按键。
等到哪一天,统一的大势清楚,社会的共识也摆稳,蒋介石灵柩要不要回大陆,安排会做,仪式不喧闹,陵寝会整修,解读会适度,史料会并列展示,结尾会写得平整,让一本书在合页处不翘起,一个国家把过去放进档案,不拒绝旧对手,也不回避旧问题。
从慈湖到海峡这条线,地理没多远,隔的是心结,这口棺材不该一直悬着,也不适合仓促落地,等到人们把这段历史看清楚,把位置说清楚,再让它回到该去的地方,安稳落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