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晚年坦言,一场亲手经办的大案,成了自己一辈子甩不掉的包袱,只因为他低估了对手的骨头有多硬。这不是小说情节,而是曾经的军统特务谷正文,在迟暮之年对一段历史的真实感慨,而让他耿耿于怀的对手,正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
![]()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节节败退,大批军政人员撤往台湾,两岸之间的情报战悄然打响。吴石本是国民党内部的资深将领,保定军校第三期炮兵科毕业,成绩位列第一,还曾留学日本,号称“十二能人”,能文能武,在军政系统内深耕多年,深受信任。早在武汉珞珈山的情报训练班时期,他就与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有过直接接触,对共产党的理念逐渐认同。随着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失望,1947年4月,经好友何遂牵线,吴石在上海华懋公寓与中共中央上海局领导人会面,正式建立联系,何遂之子何康成为他的单线联系人。
![]()
1949年,吴石不顾好友劝阻,接受蒋介石任命的国防部参谋次长职务,毅然赴台。他利用职务便利,搜集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各岛登陆点地理资料等大量绝密情报。中共华东局选派朱枫以特派员身份赴台,与吴石秘密会晤接收情报,吴石将整理好的情报亲手交给朱枫,由她秘密传回大陆。毛主席看到朱枫带回的情报后,夸奖她“很能干”,建议“一定要记上一功”。那段时间,吴石还曾促成江防舰队起义,多次亲送长江沿岸军事部署情报,为解放军渡江作战提供了重要支持。
谁也没想到,这场隐秘的情报工作,因一个人的叛变戛然而止。1950年1月2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首次被捕后逃脱,3月1日再次落网,3月10日彻底叛变,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出现了“吴次长”的名字。时任台湾保密局侦防组组长的谷正文,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线索。他没有直接正面调查,而是以旧识身份拜访吴石的妻子,通过威逼利诱,套出了与吴石来往密切的“陈太太”朱枫的信息。
![]()
证据链条逐渐清晰,谷正文拿到了蒋介石签发的搜查令,在吴石家中找到了他为朱枫签发的《特别通行证》,还有陈宝仓手绘的军事情报。3月,吴石在办公室被捕,随后的审讯由保密局二处处长叶翔之亲自主审。审讯室里刑具齐全,吴石遭受了抽鞭、灌水、电刑等酷刑,一只眼睛被折磨失明,膝骨变形,但始终没有吐露任何中共地下党的秘密。
![]()
谷正文后来回忆,他原本以为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再硬的骨头也能敲碎,尤其是吴石这样身居高位的将领,大概率会为了自保妥协。可他没想到,吴石只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句软话没有,更不牵扯他人,只说“军人做事,责任我担”。1950年6月10日,按原定计划当天要处决七人,包括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及三名普通刑事犯。时任台湾省主席兼警备总司令的陈诚,与吴石同为保定军校校友,曾受吴石火线救治之恩,当天下令除吴石等四要犯外,其余死刑暂缓执行。下午4时30分,吴石四人被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临刑前,吴石手书“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明志,从容就义。
![]()
此案让谷正文在国民党内平步青云,但这份“功绩”却成了他的心病。晚年的谷正文众叛亲离,妻子曾试图下毒,儿女纷纷远离,他常常在半夜惊醒,喊着“吴石来了”。91岁接受日媒采访时,他坦言吴石案是一生的包袱,还说“我输了,输在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本以为抓住了证据就是赢了,却没料到信仰能赋予人如此坚硬的意志力。
![]()
吴石牺牲时57岁,朱枫年仅45岁,朱枫的骨灰直到2011年才被寻回,安葬于浙江宁波镇海故乡,吴石的遗骸则在1994年迁葬北京香山公墓。而谷正文活了97岁,枕边始终放着一本只写了一行字的《吴石案补遗》。陈诚后来每月派人以匿名方式给吴家送去200块新台币,还暗中协助吴家子女赴美留学,这份藏在政治算计里的旧情,成了乱世中的一抹复杂印记。
![]()
一场情报战,几个人的命运交织,一个用生命践行了信仰,一个用余生背负了愧疚,还有人在权谋与人情间挣扎。历史的尘埃落定,那些为了家国大义坚守的人,终究被铭记,而那些依附强权的手段,再狠也压不住人心底的正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