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邻居蛮横化粪池修我地头,老汉不吵挖深水塘,一月后他家地基塌了

0
分享至

曾林的菜地在这个春天格外青翠。

嫩绿的菠菜叶片上还挂着清晨的露珠,西红柿刚结出青涩的果实。

这片菜地是他父亲留下的,三十年来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

每天清晨五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除草、浇水、施肥。

直到那个四月的早晨,邻居程成业带着施工队闯入了这份宁静。

"就这里,离边界线再近点。"程成业的声音隔着篱笆传来。

曾林放下锄头,看见几个工人正在测量他家菜地边缘的土地。

"成业哥,这是要建什么?"曾林擦着汗问道。

程成业头也不抬:"化粪池。新房子的排污系统。"

曾林的心猛地一沉。化粪池离菜地只有三米远。

他想起去年程成业扩建新房时,就已经占了他家一小块地。

当时为了邻里和睦,他没有追究。

可现在...

"这距离太近了,会影响菜地。"曾林尽量让语气平和。

程成业终于抬起头,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

"放心,都是现代化处理设备,不会有味道。"

工人们开始打桩划线,曾林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菜叶。

他知道,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但谁也不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纠纷。

将会在三十天后,以谁都无法预料的方式画上句号。



01

清晨五点的山村还笼罩在薄雾中。

曾林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妻子。

他推开木门,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

菜地在老屋后方,约莫半亩大小,被竹篱笆整齐地围起来。

这是他每天最先要到的地方,比吃早饭还重要。

"老伙计,今天长得不错。"他抚摸着一株番茄苗,像是在对待孩子。

这片菜地见证了他家三代人的生活。

父亲在世时最爱说:"土地不会骗人,你付出多少,它就回报多少。"

曾林今年四十五岁,是个沉默寡言的果农。

除了管理这片菜地,他还在后山种了五百棵橘树。

妻子朱惠珍常说他是"土命",一天不沾泥土就浑身不自在。

"曾林!"篱笆外传来老支书王礼贤的声音。

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踱步过来,今年已经七十有二。

"王叔,这么早?"曾林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人老了睡不着,来看看你的菜地。"王礼贤眯着眼睛打量,"长得真好。"

曾林摘了几根嫩黄瓜递给老人:"尝尝,没打农药。"

王礼贤接过黄瓜,若有所思地望向隔壁正在施工的楼房。

"程成业家的新房快盖好了吧?三层小洋楼,真气派。"

曾林嗯了一声,继续埋头除草。

"听说他要在院子后面建化粪池。"王礼贤看似随意地说。

曾林的动作顿了顿:"是,昨天来测量了。"

"离你这菜地是不是太近了?"老人敏锐地问。

曾林没有接话,只是用力拔起一株野草。

他知道王礼贤是好意,但更清楚程成业的为人。

这个邻居早年在外地做建材生意,赚了钱后回村盖房。

自从去年开始建房,就屡次越界占用他家的地。

第一次是施工材料堆放过界,曾林没说什么。

第二次是脚手架搭到了菜地边上,他也忍了。

但化粪池不一样,这是要长期影响菜地的事。

"要不要我帮你说说?"王礼贤看出他的忧虑。

"先看看情况吧。"曾林终究是个不愿生事的人。

太阳渐渐升高,雾气散去,露出湛蓝的天空。

曾林浇完最后一块地,准备回家吃早饭。

就在这时,他看见程成业带着两个工人朝菜地走来。

工人手里拿着铁锹和测量仪器,显然是要开工了。

曾林放下水桶,站在篱笆边,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开口。

程成业今天穿了件花衬衫,肚子比去年又圆了一圈。

"曾林,这么早就在忙啊?"他笑眯眯地打招呼。

"成业哥,关于这个化粪池..."曾林斟酌着用词。

"放心,现代科技,全封闭处理。"程成业抢着说,"一点味道都没有。"

工人已经开始在边界线上打桩,位置比昨天测量的又近了半米。

曾林看着那些木桩,心里涌起不好的预感。

但他只是抿了抿嘴,什么也没说。

有些较量,不需要在明面上进行。

02

朱惠珍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熬着小米粥。

她今年四十三岁,在镇上的小学当语文老师。

周末是她最享受的时光,可以好好给丈夫做顿饭。

"曾林,吃饭了!"她朝窗外喊道,却没有得到回应。

这很不寻常,丈夫从来不会耽误早饭时间。

她擦了擦手,走出厨房,看见曾林站在后院的篱笆旁发呆。

"怎么了?"她走近问道,随即闻到一股刺鼻的油漆味。

篱笆另一侧,工人正在用红漆标记化粪池的位置。

那个长方形标记,距离他们家菜地只有两米多远。

"这...这也太近了!"朱惠珍惊呼出声。

曾林叹了口气:"我跟程成业说了,他说没问题。"

"怎么可能没问题?"朱惠珍难得地提高了音量,"夏天刮南风,味道全往咱家吹。"

更让她担心的是菜地的灌溉水源。

化粪池万一渗漏,污染地下水,整片菜地就完了。

"我去找他说说。"朱惠珍解下围裙就要往外走。

曾林拉住妻子:"等等,现在去说不太合适。"

他了解程成业的性格,越是当面反对,他越要坚持。

工人们开始挖土,挖掘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程成业站在一旁指挥,手机响个不停。

"对,最好的材料,钱不是问题。"他对着手机大声说。

朱惠珍忍不住隔着篱笆喊道:"成业兄弟,能借一步说话吗?"

程成业挂断电话,慢悠悠地走过来:"嫂子有事?"

"这个化粪池的位置,能不能往你家那边挪一挪?"朱惠珍尽量客气地说。

程成业笑了:"嫂子放心,这是德国技术,密封性好得很。"

"不是技术的问题,是距离太近了。"曾林终于开口。

"曾林啊,这就是你不懂了。"程成业拍拍他的肩,"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担心这个。"

挖掘机一铲子下去,挖出个大坑,土渣飞溅到菜地里。

朱惠珍心疼地看着被污染的菜叶:"你看这土都溅到菜上了。"

"施工难免的,结束后我让人帮你清洗。"程成业不以为然。

曾林盯着那个越来越深的坑,眉头紧锁。

他注意到坑底的土层颜色有些异常,是罕见的沙质土。

这种土质渗水性很强,通常不适合建化粪池。

但程成业显然不懂这些,施工队似乎也没人在意。

"成业哥,这块地下面可能是沙土层。"曾林好心提醒。

"沙土层更好,渗水快。"程成业完全理解错了意思。

曾林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

有些教训,必须亲身经历才能记住。



03

接下来的三天,化粪池施工日夜不停。

程成业为了赶工期,让工人轮班作业,晚上也开着大灯。

曾林一家被噪音扰得睡不好觉,菜地更是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化粪池的规模比最初说的大了一倍。

"这根本不是家庭用的化粪池,简直是个小型污水处理厂。"朱惠珍气愤地说。

曾林站在二楼的窗户前,默默观察施工过程。

他发现程成业的新房地基打得特别浅,似乎是为了省钱。

而化粪池的位置,正好处于新房地基的下坡处。

这种地势安排很不合理,但程成业坚持这样"省管道"。

第四天下午,程成业带着妹夫叶飞来视察工程进度。

叶飞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穿着格子衬衫,手里拿着施工图。

"姐夫,这个深度可以了。"叶飞用卷尺量了量坑深。

"再深点,容量大点没坏处。"程成业指挥着挖掘机。

曾林终于忍不住走出家门:"成业哥,这个深度已经超过安全标准了。"

叶飞转头看见曾林,露出职业性的微笑:"曾哥放心,我们专业施工。"

"下面是沙土层,挖太深容易塌方。"曾林指着坑壁说。

果然,坑壁的沙土正在簌簌往下掉。

程成业不满地瞪了妹夫一眼:"你不是说地基很稳固吗?"

叶飞赶紧打圆场:"没事,浇灌混凝土后就牢固了。"

这时朱惠珍也走出来:"成业兄弟,咱们再商量商量位置吧。"

"没什么好商量的!"程成业突然发火,"这是我家的地,我想建哪就建哪!"

这一嗓子把周围几户邻居都引了出来。

老支书王礼贤拄着拐杖慢慢走来:"成业,有话好好说。"

"王叔,您评评理。"程成业声音更大了,"我在自家地盘建化粪池,他们指手画脚个什么劲?"

曾林脸色铁青:"如果建在合理位置,我们绝不会多说半个字。"

"什么算合理位置?你说说!"程成业逼近一步。

叶飞赶紧拉住姐夫:"消消气,都是邻居。"

"邻居?"程成业冷笑,"有邻居整天盯着别人家施工的吗?"

朱惠珍气得眼圈发红:"我们只是不想菜地被污染。"

"菜地菜地,就知道你们那破菜地!"程成业口不择言,"知道我这房子多少钱吗?三百万!"

围观的邻居们窃窃私语,但没人敢站出来说话。

大家都知道程成业有钱有势,还有个亲戚在县里当官。

王礼贤重重顿了顿拐杖:"成业!注意说话分寸!"

程成业这才稍微收敛,但态度依然强硬:"化粪池就建这里,谁也别想让我改!"

说完带着叶飞扬长而去,留下曾林夫妇在邻居同情的目光中。

曾林默默扶住妻子的肩膀,眼神深邃地望着那个越来越深的坑。

一个计划,在他心中慢慢成形。

04

第二天一早,曾林去找老支书王礼贤。

王礼贤正在院子里喂鸽子,看到他来,叹了口气。

"我就知道你会来。"老人撒了一把玉米粒,"程成业那个脾气,唉。"

曾林在石凳上坐下:"王叔,我不是来诉苦的。"

"那你是?"王礼贤有些意外。

"我想问问,咱们村的地下水文资料在哪里能查到?"

王礼贤眯起眼睛:"你问这个做什么?"

曾林平静地说:"我想在菜地旁边挖个蓄水池,方便灌溉。"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今年春天雨水少,很多人家都在挖蓄水池。

但王礼贤总觉得哪里不对:"蓄水池...离化粪池太近不好吧?"

"我的菜地在高处,化粪池在低处,不影响。"曾林说。

老人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曾林,你是我看着长大的,知道你性子稳。"

曾林没有接话,只是等着下文。

"但程成业这个人,吃软不吃硬。"王礼贤劝道,"要不我再帮你说说?"

"不用了。"曾林摇头,"他已经明确表态,再说也没用。"

这时王礼贤的孙子跑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地质勘探车玩具。

"爷爷看,我的挖掘机!"孩子兴奋地在地上推着玩具车。

玩具车经过一片湿漉漉的地面时,轮子带起了泥沙。

曾林盯着那片被车轮压出的小沟,眼神闪了闪。

"王叔,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地质队来我们村勘探过?"

"是啊,那时候说要找煤矿。"王礼贤回忆道,"资料应该在县档案馆。"

曾林点点头,心里有了打算。

从王礼贤家出来,他直接去了县里。

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很热心,帮他找到了当年的勘探报告。

报告显示,他们村的地质结构很特殊:表层是粘土,下面却是厚厚的沙土层。

更关键的是,沙土层中有丰富的地下水,水位随季节变化。

雨季时,地下水位会上升至离地面三米处。

曾林仔细研究着水文图,发现自家菜地正好处于一个地下水分水岭上。

而程成业的新房,则建在低洼的蓄水区上。

他复印了相关资料,回家时已是傍晚。

朱惠珍担心地等在门口:"一整天去哪了?程成业家化粪池都建好了。"

曾林抬头望去,果然看见化粪池已经封顶,工人们正在收拾工具。

程成业站在新房阳台上,得意地朝这边张望。

"让他建吧。"曾林淡淡地说,语气平静得让妻子诧异。

晚饭后,曾林一个人来到菜地。

月光下,新建的化粪池像个巨大的墓碑,矗立在菜地边缘。

他蹲下身,抓了一把泥土,让细沙从指缝间流走。

沙沙的声音,像是土地在诉说什么秘密。



05

化粪池投入使用后的第一周,问题就开始显现。

尽管程成业吹嘘是"德国技术",但刺鼻的气味依然弥漫在空气中。

南风一吹,恶臭直接灌进曾林家的窗户,连吃饭都受影响。

更糟糕的是菜地的变化。原本翠绿的蔬菜开始发黄,叶面上出现奇怪的斑点。

"这菜不能要了。"朱惠珍心疼地拔掉一棵棵病恹恹的菠菜。

曾林蹲在菜地边,仔细观察土壤状况。他发现靠近化粪池的那片地异常潮湿。

"可能有渗漏。"他扒开泥土,看到底部果然有积水。

朱惠珍气得发抖:"我这就去找程成业!"

这次曾林没有阻拦。他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走个过场。

程成业正在新房子里举办乔迁宴,宾客盈门,好不热闹。

朱惠珍直接闯了进去,客厅里顿时安静下来。

"成业兄弟,你家的化粪池渗漏,污染了我家菜地。"

程成业喝得满面红光:"嫂子,话不能乱说,我们有合格证的。"

叶飞赶紧过来打圆场:"嫂子别急,明天我派人去检查。"

"现在就去!"朱惠珍难得强硬,"菜都快死光了!"

宾客们窃窃私语,程成业面子挂不住,摔了酒杯。

"曾林呢?让个女人来闹事,算什么男人!"

曾林这时才慢悠悠地走进来:"我在菜地里取样,证据确凿。"

他拿出一个玻璃瓶,里面是从菜地取的浑浊水样。

"这能证明什么?"程成业不屑一顾。

"可以送到县环保局检测。"曾林平静地说。

叶飞脸色变了:"曾哥,邻里之间,何必闹到官府?"

"是你们先不顾邻里情分。"朱惠珍红着眼睛说。

这时老支书王礼贤也闻讯赶来:"又怎么了?"

了解情况后,老人严肃地对程成业说:"成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我怎么不对了?"程成业借着酒劲嚷嚷,"他们就是眼红我盖新房!"

这句话激怒了在场的很多邻居。大家早就对程成业的张扬不满。

"成业,话不能这么说。"有人站出来,"确实闻到臭味了。"

"我家孩子最近老说头晕。"另一户邻居也附和。

程成业见惹了众怒,语气稍微软化:"明天找专业人士来检测,行了吧?"

曾林知道这又是缓兵之计,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有让更多人见证过程,后续发展才更合理。

当晚,他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这一天的经过。

包括化粪池的具体位置、渗漏情况、邻居们的反应。

最后一行写道:"沙土层渗水性极佳,地下水流动方向确认。"

合上笔记本,他望向窗外。月光下的菜地静谧安详。

但地下深处,暗流正在悄然改变着大地的结构。

06

检测人员第二天果然来了,是叶飞找的"专业人士"。

两个年轻人拿着仪器装模作样地测了测,就说一切正常。

"可能是施肥不当造成的菜苗枯黄。"戴眼镜的"专家"下结论。

朱惠珍想争辩,被曾林用眼神制止了。

他知道这场戏已经达到目的,不需要继续演下去。

程成业更加得意:"早就说了是德国技术,怎么可能有问题?"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曾林独自在菜地里待了很久。

他用铁锹在不同位置挖了几个深坑,观察土壤剖面。

果然如资料显示,表层粘土下半米就是沙土层。

而且越往程成业新房方向,沙土层越厚。

他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化粪池周围的土壤特别湿润。

这说明渗漏比表面看起来更严重。

晚上,曾林对妻子说:"我打算在菜地边挖个蓄水池。"

朱惠珍惊讶:"现在?菜都这样了,还挖蓄水池?"

"正因为菜地需要改善灌溉。"曾林早就想好说辞,"用干净的水冲洗土壤。"

这个理由很充分,朱惠珍虽然觉得奇怪,但没有反对。

曾林第二天就去村委会申请挖蓄水池的许可。

王礼贤关切地问:"真想好了?挖蓄水池可不容易。"

"想好了。"曾林拿出早就画好的草图,"就挖在这里。"

他指的位置很巧妙,正好在菜地最高处,远离化粪池。

但从地质结构看,这个点能最大程度收集地下水。

审批很顺利,第三天曾林就雇来了小型挖掘机。

程成业站在阳台上看热闹:"曾林,你这是要改行养鱼?"

曾林头也不抬:"蓄水浇菜。"

"要我说啊,你那菜地干脆改成化粪池配套工程算了。"程成业嘲笑道。

挖掘机开始工作,第一铲土挖出来时,曾林特别注意了土质。

和他预料的一样,这里沙土层更浅,粘土层更厚。

是个理想的蓄水点。

叶飞路过时停下来看了看:"曾哥,需要帮忙吗?"

"不用。"曾林淡淡地说,"小工程。"

叶飞专业地看了看坑深:"两米够了吧?再深需要加固了。"

"我心里有数。"曾林继续指挥挖掘机工作。

当天晚上,蓄水池挖到一米五深时,底部开始渗水。

工人们很惊讶:"这水位真高啊。"

曾林却不意外。他早就知道这里的地下水很丰富。

渗水的速度比预期更快,说明地下水流向正在发生变化。

程成业的新房地基,正好处于这个水流的下游方向。



07

蓄水池挖好的第二天,曾林开始悄悄加深。

他辞退了施工队,决定自己一个人慢慢挖。

理由是"节省开支",实际上是要控制工程进度。

每天凌晨,当全村人还在睡梦中,他就开始工作。

一铲一铲地挖土,每挖深十厘米就停下来观察渗水情况。

朱惠珍心疼丈夫:"请人挖多好,非要自己受累。"

"自己挖心里踏实。"曾林抹了把汗,继续干活。

第七天,池深达到三米,渗水量明显增大。

浑浊的地下水不断从池壁渗出,很快就积了半池子。

曾林用自制的水位尺测量,发现每天水位上涨约五厘米。

这个速度比他预期的要快,说明雨季提前来了。

他查阅了天气预报,果然未来半个月都是雨天。

程成业的新房开始内部装修,每天都有建材运进来。

叶飞亲自监工,经常站在新房二楼的窗口打电话。

有一次他注意到曾林的蓄水池:"曾哥,你这池子是不是太深了?"

曾林正在加固池壁:"深点存水多。"

"不过这距离..."叶飞眯着眼睛打量,"离我姐夫家新房是不是太近了?"

蓄水池距离程成业新房地基约二十米,确实不算远。

但曾林早就计算过安全距离:"都在我家地界内。"

叶飞毕竟是专业人士,还是有些担心:"这土质..."

话没说完就被程成业叫走了。新房要安装大型吊灯,需要他指挥。

曾林看着他们的背影,继续默默挖土。

当晚下起了春雨,淅淅沥沥持续了一整夜。

第二天一早,曾林发现蓄水池的水位一夜上涨了二十厘米。

池壁的渗水点也增多了,说明地下水系统非常活跃。

他在笔记本上记录:"第四场雨,水位累计上升一米二。"

按照这个速度,再过二十天,地下水就会达到临界点。

但表面看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蓄水池。

偶尔有邻居过来参观,都夸曾林想得周到。

"今年天旱,有个蓄水池确实方便。"王礼贤来看过一次。

老人敏锐地注意到池水异常浑浊:"这水怎么这么黄?"

"沙土层,正常。"曾林轻描淡写。

王礼贤用拐杖戳了戳池边的泥土,欲言又止。

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你做事向来有分寸。"

这句话像是提醒,又像是默许。

08

接下来的十天,雨水格外充沛。

曾林的蓄水池已经深达四米,像个小型水库。

他假装担心池壁坍塌,在四周垒起了沙袋。

这个举动引起了程成业的嘲笑:"曾林,你这是要建三峡大坝啊?"

曾林不理他,每天认真记录水位变化。

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蓄水池水位上涨,化粪池周围的地面就会更潮湿。

这说明两个水体在地下产生了关联。

一天深夜,曾林打着手电筒检查蓄水池。

手电光照在水面上,他突然看到池壁有个不寻常的渗水点。

水流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位置,而且带着细沙。

他趴在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这个方向正对着程成业的新房。

第二天,他借来老支书家那个地质勘探车玩具。

在蓄水池边做了个模拟实验。玩具车经过湿沙地时,轮子很快陷进去。

沙土在水的浸泡下变得极其不稳定。

朱惠珍这些天发现丈夫经常对着笔记本发呆。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她忍不住问。

曾林合上笔记本:"只是在想,自然规律是最公平的。"

朱惠珍似懂非懂,但相信丈夫做事有他的道理。

程成业的新房装修进入尾声,开始往里面搬家具。

大型卡车来回运货,经常压坏村路,引起邻居不满。

但程成业不但不道歉,反而说:"等路压坏了,我出钱修更好的。"

这种傲慢态度让他在村里更加孤立。

叶飞似乎察觉到什么,有天特意来找曾林喝酒。

"曾哥,我姐夫那个人,就是脾气臭,心不坏。"

曾林给他倒酒:"我知道。"

"那个蓄水池..."叶飞试探着问,"要不要做下防渗处理?"

"自然渗漏更好,可以补充地下水。"曾林说得滴水不漏。

叶飞犹豫了一下:"其实化粪池确实有点渗漏,我在想办法。"

这是第一次有人承认这个问题。曾林不动声色:"严重吗?"

"不严重,但..."叶飞压低声音,"新房地基那边,最近总是湿漉漉的。"

曾林心里一动,表面却装作惊讶:"会不会是最近雨水多?"

"可能吧。"叶飞喝干杯中酒,"希望别出什么问题。"

送走叶飞后,曾林立刻去检查蓄水池。

水位已经接近五米深,池壁的渗水点越来越多。

他计算着时间,距离开始挖池正好三十天。

程成业决定周末举办竣工宴,广邀宾客。

这场宴席,注定不会平凡。



09

程成业家的竣工宴办得很排场。

从县里请来厨师班子,桌椅摆满了整个院子。

音响放着吵闹的流行歌曲,鞭炮声此起彼伏。

曾林一家没有受邀,但这正合他意。

他像往常一样在菜地里忙碌,偶尔抬头看看对面的热闹。

朱惠珍有些不安:"今天怎么这么吵?"

"竣工宴。"曾林平静地给西红柿搭架。

"我们要不要过去表示一下?"朱惠珍还是讲究礼数。

曾林摇头:"人家没请,我们不去凑热闹。"

中午时分,宾客越来越多,连县里都来了几个干部。

程成业喝得满脸通红,挨桌敬酒,声音大得隔老远都能听见。

"以后大家有事尽管开口!在县城没有我摆不平的事!"

叶飞跟在后面,脸色不太好看,时不时看看新房的地基。

曾林注意到,新房一楼的墙面有些细微裂缝。

但宾客们都在狂欢,没人注意这个细节。

王礼贤作为老支书也被请去,但早早就要离开。

经过曾林家菜地时,老人停下脚步:"今天水位涨得特别快。"

曾林抬头:"可能是连续下雨的原因。"

王礼贤深深看了他一眼:"有些事情,适可而止。"

曾林继续手中的活计:"自然规律,人力难挡。"

老人摇摇头,拄着拐杖慢慢走远。

下午两点,宴席进入高潮。程成业拿着麦克风讲话。

"以后这就是咱们村的地标建筑!三层小洋楼,全县独一份!"

掌声和欢呼声中,曾林注意到蓄水池的水位异常波动。

池水像被什么东西吸引,朝着新房方向微微倾斜。

他知道,地下水的压力已经达到临界点。

朱惠珍从屋里出来:"曾林,要不要歇会儿?"

"再等等。"曾林看了看表,"快了。"

"什么快了?"妻子不解。

曾林没有回答,只是专注地望着新房的方向。

程成业正在带领宾客参观新房,一群人浩浩荡荡涌进一楼客厅。

叶飞在外面接电话,脸色越来越凝重。

曾林知道,他可能接到了地质队朋友的电话。

关于这个村特殊的地下结构警告。

但已经太晚了。自然规律就像命运,一旦启动就无法停止。

10

下午三点整,变故发生了。

先是新房一楼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接着是人们的惊叫。

曾林站在菜地里,看见新房东南角的地面开始下陷。

速度很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程成业还在客厅里吹嘘:"这地基打了五米深,八级地震都不怕!"

话音刚落,整栋房子突然倾斜,墙体发出可怕的撕裂声。

"地震了!"有人尖叫着往外跑。

但这不是地震。只是地基下的沙土层在持续渗水侵蚀下,终于失去支撑。

叶飞第一个反应过来:"快出来!地基塌了!"

宾客们惊慌失措地往外逃,桌椅被撞翻,杯盘碎了一地。

程成业傻站在客厅中央,看着墙面裂缝像蜘蛛网一样蔓延。

"我的房子...我的三百万..."他喃喃自语。

轰隆一声巨响,新房东南角完全塌陷,三层小洋楼变成危房。

浑浊的地下水从塌陷处涌出,很快形成一个小水洼。

王礼贤指挥年轻人:"快救人!还有人没出来!"

所幸撤离及时,没有人受伤。但程成业的豪宅毁了。

叶飞跪在塌陷处边缘,抓着一把湿漉漉的沙土:"果然是渗水..."

程成业像疯了一样冲向曾林:"是你!你的蓄水池!"

曾林平静地看着他:"我的蓄水池离你家二十米,符合安全距离。"

"可是地下水..."程成业突然卡壳,他根本不懂这些。

县里的干部皱眉问:"成业,这地基怎么回事?"

叶飞替姐夫回答:"可能...可能是地下水位变化..."

曾林这才开口:"我们村下面是沙土层,不适合建重型建筑。"

他拿出这些天记录的水位变化笔记本,数据一目了然。

王礼贤接过笔记本,叹了口气:"成业,你太大意了。"

真相大白。不是任何人的蓄水池或化粪池,而是自然规律。

程成业贪便宜打了浅地基,又建在低洼处,注定这个结局。

一个月后,程成业一家搬回老屋住,新房成了村里的反面教材。

曾林的蓄水池依然在那里,水位自然回落至安全位置。

有一天叶飞来找他:"曾哥,你早就知道会这样,对吗?"

曾林给菜苗浇水:"土地不会骗人,只是有人不愿意听它说话。"

夕阳西下,菜地又恢复了往日的青翠。

新的菜苗破土而出,向着阳光生长。

自然规律永远是最公正的裁判。

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前途无量!17岁国足希望之星横空出世,日本媒体盛赞他可超过武磊

前途无量!17岁国足希望之星横空出世,日本媒体盛赞他可超过武磊

零度眼看球
2025-11-15 07:25:50
炸裂!国米主席亲口实锤:曾想签穆里尼奥,但雇他必后悔!

炸裂!国米主席亲口实锤:曾想签穆里尼奥,但雇他必后悔!

澜归序
2025-11-15 03:40:25
摩根声援C罗:反抗别人拉他却染红 晒梅西5秒3次肘击视频质疑双标

摩根声援C罗:反抗别人拉他却染红 晒梅西5秒3次肘击视频质疑双标

我爱英超
2025-11-14 22:37:50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孙俪发长文为儿子等等庆生,邓超回复:不要再伤害我的视力了

孙俪发长文为儿子等等庆生,邓超回复:不要再伤害我的视力了

红星新闻
2025-11-14 10:47:24
“没班味”大湾鸡爆红!给“鸡宝宝”庆功奖状已经在做了,走红背后:全员16岁以下,每天负重8公斤,最颠的动作都是自由发挥

“没班味”大湾鸡爆红!给“鸡宝宝”庆功奖状已经在做了,走红背后:全员16岁以下,每天负重8公斤,最颠的动作都是自由发挥

极目新闻
2025-11-14 22:27:23
中方决定擒贼先擒王,反击第一枪打向德国,更多手段还在后头

中方决定擒贼先擒王,反击第一枪打向德国,更多手段还在后头

娱乐小可爱蛙
2025-11-14 14:53:25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中国艺术家
2025-11-15 05:34:52
希腊女博士研究东方文化得出结果:中国人掌握最准确的未来结果

希腊女博士研究东方文化得出结果:中国人掌握最准确的未来结果

山九
2025-11-14 08:10:09
霍震霆没料到!44岁儿媳郭晶晶再次官宣喜讯, 让整个阔太圈沉默了

霍震霆没料到!44岁儿媳郭晶晶再次官宣喜讯, 让整个阔太圈沉默了

阿纂看事
2025-11-14 08:30:50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复盘四川双江口垮桥:货车司机发现裂缝后上报,官方快速管制免于伤亡

复盘四川双江口垮桥:货车司机发现裂缝后上报,官方快速管制免于伤亡

吃货的分享
2025-11-15 02:38:49
2026届新秀有多强?NBA高管:弗拉格若明年参选可能跌至第6位

2026届新秀有多强?NBA高管:弗拉格若明年参选可能跌至第6位

罗说NBA
2025-11-15 07:20:01
玛丽莎,新锐大码模特,身高180 ,鲜明特征 让人过目不忘

玛丽莎,新锐大码模特,身高180 ,鲜明特征 让人过目不忘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5 07:47:12
西班牙王后访问中国,美得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引发全网热议

西班牙王后访问中国,美得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引发全网热议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4 06:59:23
变天!库班回归掌权!欧文浓眉克莱全卖!

变天!库班回归掌权!欧文浓眉克莱全卖!

柚子说球
2025-11-14 10:29:17
太阳35分大胜!布克33+7火箭旧将爆发,西卡19+5,步行者又伤一人

太阳35分大胜!布克33+7火箭旧将爆发,西卡19+5,步行者又伤一人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14 12:49:47
高市早苗放言干涉台海,引得多国不满,高市早苗连忙改口

高市早苗放言干涉台海,引得多国不满,高市早苗连忙改口

快看张同学
2025-11-15 08:57:48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小娱乐悠悠
2025-11-13 16:06:27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一名女选手“冷美人”退赛,还剩14名男选手,赛事方:她呕吐晕倒被送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一名女选手“冷美人”退赛,还剩14名男选手,赛事方:她呕吐晕倒被送医

极目新闻
2025-11-14 14:44:15
2025-11-15 09:48:49
飞碟专栏
飞碟专栏
看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
1661文章数 37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书法界惊呆了!14字狂草为何让专家称赞不已?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银行直供房激增 有房产低于市场均价54%

科技要闻

2025年天猫双11近600品牌成交破亿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手机
健康
艺术

什么?!你告诉我佘诗曼已经50岁了

旅游要闻

大槐树景区跻身全国百强!

手机要闻

苹果五连冠,华为第五,荣耀第六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艺术要闻

书法界惊呆了!14字狂草为何让专家称赞不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