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在话,特朗普折腾的这场贸易战,最近是真的到了“前后夹击,两头不讨好”的地步。
前阵子民主党刚扔出一份22页的报告,把“关税让中国买单”的大话撕得稀碎。
后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给了一记重锤,11月第一周就开庭审他的关税政策违宪案,要是判输了,上万亿的关税可能都得退回去!这场他自吹自擂的“贸易胜利”,早变成美国老百姓的生活噩梦了。
法院亮剑,关税悬了
你发现没,现在连这场贸易战的“合法性”都站不住脚了。
这事儿得从4月份说起,美国有五家做五金、纺织的小企业,直接把特朗普告上了法庭,核心就一句话:加关税得国会批准,你一个总统说加就加,纯属越权!
![]()
到了5月,联邦法院还真就判了特朗普越权,要叫停他4月2日宣布的所谓“对等关税”。
虽说后来上诉法院暂时把判决压了下来,但11月最高法院一开审,这事儿就到了没法含糊的摊牌时刻。
要知道,这案子牵扯的关税可不是小数目,足足上万亿!真要是判特朗普输了,美国政府就得给相关企业退税,就美国现在那紧巴巴的财政状况,这无疑是往火坑里再扔一把柴。
更打脸的是,特朗普当初喊着“今天是美国制造业解放日”加关税,说要“保护美国企业”,结果最先反水的就是美国企业。
加税之后,进口的钢材、布料这些原材料全涨价了,小企业本来利润就薄,根本顶不住。
就像起诉的企业老板说的:“贸易逆差几十年了,从来不是什么‘国家紧急状态’,这就是总统为了自己的政绩越权瞎搞!”
全民买单,损失惨重
我跟你讲,民主党那份报告里的数,看得人心里发慌。
特朗普当初拍着胸脯保证“关税成本全让中国企业掏”,结果高盛的调查数据摆得明明白白:今年6月的时候,美国消费者已经扛了22%的关税成本,照这趋势,到年底得飙升到55%!也就是说,关税加得越狠,美国人自己掏的钱就越多。
普通家庭是最倒霉的受害者。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算了笔账,今年每个美国家庭因为关税得多花2400美元,平均到每个月就是200美元,够给孩子买两箱奶粉,或者交半个月的房租了。
更糟的是,服装、鞋类这些日常用品,价格短期内可能要涨38%和40%。
最坑的是,关税这东西专欺负穷人,收入越低的家庭,承担的关税比例越高,本来贫富差距就大,这么一来,社会分裂更严重了。
有调查显示,六成美国人都觉得这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自己,这话一点不假。
制造业就更别提了,简直是“越保越惨”。
特朗普天天喊“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结果倒好,4.2万个制造业岗位直接没了,制造业就业连续四个月往下滑,这是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都没出现过的惨状。
生产端的压力更是大到离谱,美国劳工统计局7月的数据显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一个月就涨了0.9%,同比更是飙到3.3%,比市场预期的高了一大截。
企业老板们都愁坏了,原材料涨价,产品不敢提价太多,利润薄得像纸,不少小厂都在倒闭边缘挣扎。
最冤的还要数美国农民。
他们本来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投票时把票都投给了他,结果成了贸易战里最惨的“牺牲品”。
数据摆在那儿: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2024年还有126亿美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就只剩25亿美元了,半年时间跌了80%多。
![]()
屋漏偏逢连夜雨,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还让种地的成本涨了不少,单是化肥成本去年一年就涨了16%。
一边是卖不出去的大豆,一边是蹭蹭涨的成本,美国农民真是腹背受敌。
更让他们心疼的是,中国现在都跟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深化农业合作了,美国守了几十年的大市场,就这么丢了。
中国反制,韧性尽显
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越是往死里施压,中国反而越抗打。
特朗普本来想靠加关税逼中国服软,没成想中国的外贸“朋友圈”越扩越大,根本不怕他这一套。
就拿9月的数据来说,咱们对美出口是降了27%,但对非洲出口涨了56.4%,东南亚涨了15.6%,欧盟也涨了14%。
前三季度更厉害,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7.37万亿元,同比涨了6.2%,占咱们进出口总值的51.7%,比去年还提高了1.1个百分点。
说白了,美国市场少了点份额根本不碍事,咱们早就把市场铺到全世界了,他那点关税威慑力,早就打了对折。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也说,美中贸易额其实一直在涨,所谓“脱钩”根本没实现。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稀土这张牌。
中国4月份搞了个稀土出口许可制度,直接掐住了美国不少产业的“命门”。
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这些战略产业,根本离不开稀土,美国自己的稀土产量连零头都不够,想找其他国家替代,没个十年八年根本建不起产业链,只能乖乖认栽。
有美国半导体企业高管私下抱怨,现在拿稀土比拿黄金还难,生产线都快停了。
釜山会晤就是最直接的证明,美国不得不低头让步:针对中国商品的10%“芬太尼关税”全取消了,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暂停一年,出口管制的“50%穿透性规则”也暂停一年。
英国《卫报》看得明白,这些措施说白了就是“恢复到加税之前的状态”,明摆着美国扛不住全面加税带来的通胀和供应链崩盘。
就连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都在找机会访华,说白了就是想缓和关系,找补点损失。
现在全球供应链都在重新洗牌。
中国这边主动出击,在马来西亚建了新能源电池基地,跟东盟国家的产业链绑得更紧了;美国那边搞所谓的“友岸外包”,拉着墨西哥、加拿大搞半导体供应链,但效果怎么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前三季度中国GDP涨了5.2%,对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这份韧性根本不是关税能打垮的。
反观美国,供应链问题没解决,通胀还压不下去,高下立判。
![]()
贸易战打了这么久,遮羞布早被扯没了:不是中国扛不住,是美国的老百姓和企业先顶不住了。
最高法院要翻案,农民丢了饭碗,通胀压得人喘不过气,这些都是逆着全球化潮流干的苦果。
说一千道一万,现在的世界早就是一盘大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想靠加关税搞“脱钩断链”,就像自己给自己绑上石头跳河,最后只会把自己套牢。
损人从来不会利己,这道理特朗普到现在都没搞明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