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逆袭最狠的地方,不在北上广,也不在长三角,而是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
你甚至很难相信,这个曾经全国倒数的人均GDP省份,今天既能卖鞋卖成世界品牌,也能搞电池搞成新能源之巅。
为什么是福建?到底是什么成了福建人的商业底色,让“晋江鞋、宁德电”成为现象级样本?
1978年福建GDP只有66亿,在全国23个省市排第23,人均GDP还不到全国平均的九分之一。
可到了2024年,全省GDP已经超过5.77万亿元,人均GDP达13.81万元,排名全国第四,堪称“压秒翻身”的教科书。
 ![]()
但别光看数字,看看给福建送这波红利的“发动机”是谁?
超过70%的税收、近70%的GDP都由民企创造,这比例比大多数沿海发达省份还猛。
换句话说,福建不是靠资源,不是靠政策,更不是靠央企,而是靠一群摸爬滚打、自己闯出来的民营企业挣回来的面子和底气。
说起福建制造,谁都绕不过晋江。
现在你穿的安踏、特步、361度,用的心相印、安尔乐,吃的盼盼小面包,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晋江,尤其是一个叫陈埭镇的小地方。
 ![]()
70年代末陈埭镇人均年收入只有52块,地少人多,连种田都不够吃。但就是这时候,第一批从香港、东南亚回来的侨胞,把“不要种田了,开工厂去”的想法带回了晋江。
林土秋听了哥哥在香港打拼后的建议,一口气开了个羊埭鞋帽厂,干皮鞋。第一年挣了8万块,简直就是天降馅饼的感觉。很快运动鞋成了潮流,他又干脆转型生产运动鞋。
这一转不光让他吃上了螃蟹,也点燃了整个镇的创业火焰。德尔惠、美克、特步、361度、匹克、安踏全是这一波“鞋厂起家潮”里的产物。
这不是一两个天才创业者的孤例,而是一个集体意识觉醒的结果。
家家户户都在搭窝棚造鞋,村里泥地上摊开鞋底,祖孙三代轮流加班赶货。晋江人的成功来自一种极致的群体复制,谁干成我就照着干。不是山寨是快速学习+本地协作,这才是晋江模式的精髓。
可光靠卖鞋,真的能站稳脚跟吗?
 ![]()
早期的晋江鞋只是“默默代工”,质量好、价格低,但品牌意识为零。
丁世忠也就是后来的安踏掌门人,1987年背着600双晋江鞋北上销售,发现自己20块的鞋,被外商贴牌卖到100块,整整五倍差价。
那段经历对他刺激极大,原来命不掌握在自己制造机器上,而是“小小一个LOGO”上。
于是他回乡办起了“安踏”,自创品牌。从1991年开始,晋江这拨厂子就齐刷刷地走上了“创牌”这条路线,打一场体育品牌的内战。
你签孔令辉,我签刘翔;你找明星,我上央视;乃至2006德甲世界杯,央视体育频道四分之一的广告全是晋江牌子,CCTV5被戏称为“晋江5台”。
以前只做贴牌的穷厂子,一下变身全国热搜的金主爸爸。这盘棋下得有点狠,也有点稳。
 ![]()
如果说晋江的故事,是福建人如何敢闯会闯、在传统制造中打出名声,那么宁德,就是真正体现福建的前瞻和雄心。
宁德曾经的穷兄弟。1985年这里的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7.5万,占比三分之一,全省最穷的地级市没有之一。
别看它地处东海之滨,实际上是“黄金海岸线上的断裂带”,北有温州,南有福州,两头发达自己塌。但宁德敢拼。更敢赌未来。
 ![]()
2008年宁德时代的前身ATL正式落地宁德,投资2亿美元。
这不是ATL自己找来的机会,而是当地政府五年八次地跑去东莞登门拜访曾毓群,这个从宁德出去、在东莞搞电池的技术大咖。
什么招商引资?这才叫“求爷爷告奶奶把企业请回来”。
而曾毓群也没让家乡失望。2011年在全球新能源还只是朦胧预期的年代,他赌上未来,把动力电池这块完整剥离、独立设立宁德时代。
这在当时谁看得懂?新能源车还没爆发,锂电池也没人当回事。
但宁德政府硬是跟着押注,不光提供资金、政策,还主动拉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隔膜、铜箔,到下游整车组装、回收,精准招商、建产业闭环,不放弃任何关键环节。
到了2022年宁德GDP突破3580亿元,锂电产业产值年增长44.3%,从“黄金断裂带”变成“新能源第一城”。这不是逆袭,这是翻盘。
 ![]()
福建人会“走出去”,也会“走回来”。走出去是因为不得不拼命。
胡说八道的地理结构“八山一水一分田”,养不活一家人,老祖宗早就教会福建人一件事,要么出海,要么出走。
明清时代的泉州港是东方第一大港不是白叫的。就连小小的沙县、安溪也能诞生全国链条的饮食业、茶叶品牌。从古至今,福建人从不死守老家,他们知道机会在外面。
但更关键的,是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带回家。
当年林土秋靠侨胞眼光开始做鞋,安踏、特步靠央视广告冲破代工天花板,宁德时代则是本地政府用三年时间打动曾毓群,回乡走一遍“未来产业”的路。
走出去是求生,走回来是布局。一来一回,才是真正的闭环。
 ![]()
最让我佩服福建人的,不只是商战水平,而是他们不信命。
你说种田富不了,他们造鞋搞电。
你说缺资源没出路,他们造LOGO搞品牌。
你说新能源是风口,他们干脆把全链条搬来。
很多人说“爱拼才会赢”是口号,但在福建它是底层共识。
不是所有人都能赢,可福建告诉我们,只有先上桌才有赢的资格。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