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稻浪滚滚
我区水稻进入集中 收割期
田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
近日,在廊下镇上海沪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稻田里,伴随着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一排排水稻统一被收割、脱粒,准备运往粮食烘干房。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水稻产量和品质均好于去年,亩产量在1200到1300斤。
该处主要种植的是“上师大19号”,与常规品种相比,稻米香软可口,深受市民欢迎。此外,今年合作社还种植有“八月香”“申优28”“申优21”等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左右。
今年,廊下镇水稻种植面积1.78万亩,目前已启动秋收工作,本月上旬将迎来收割高峰期,预计12月上旬全面完收收割归仓。
而在吕巷镇龙跃村,两台大型收割机在稻田中往来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沉甸甸的稻穗被迅速收割、脱粒。
![]()
据悉,吕巷镇今年种植的20764.92亩水稻已全面进入集中收割期,截至10月27日,全镇已完成4.35%的机收作业,904亩水稻顺利归仓。
![]()
今年,吕巷镇水稻种植结构持续优化,水稻主导品种面积20654.03亩,品种包括“南粳46”“申优28”“秀水121”“秀水613”“上师大19”“太安1号”等,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其中,晚熟优质食味稻更受消费者青睐,如“南粳46”和“上师大19”。
“‘南粳46’煮好后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且富有弹性,新米开锅瞬间米香扑鼻,冷却后依旧粒粒分明。‘上师大19’的特点则是冷饭不回硬,越嚼越清甜。这两种稻米食味品质极佳,市场反响特别好。”镇农业农村中心副主任张桂林介绍道。
为确保秋收工作高效推进,镇农业农村中心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安全检查、技术指导及收割路线规划。据悉,全镇已投入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具30余台,通过机械化作业大幅提升效率,单日最高可收割水稻1000余亩。
![]()
在吕巷粮管所,一辆辆满载稻谷的运输车有序进场,经过采样检测、过磅称重后,稻谷被送入智能化烘干车间。厂区配备的8台烘干机单次处理量达28吨,日均烘干能力240吨,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
记者:熊雪寒、顾青凡
通讯员:包慧斌
编辑:陆辰丽
责编:俞岚婷、潘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