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0年静默破了!特朗普下令重启核试验,美俄核对抗要失控?

0
分享至

10月下旬的国际局势,被两颗“炸弹”炸得人心惶惶。

一颗是俄罗斯10月26日公开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另一颗则是特朗普紧随其后抛出的——重启核武器试验。



这是美国自1992年暂停核试验后,时隔30多年首次打破“静默状态”。这个决定不只是美俄对抗的升级,更给全球核安全蒙上了一层厚阴影。

一、时间线复盘:一周内,美俄从“拟会面”到“核对抗”

特朗普的对俄政策,近半个月就像坐过山车,转折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10月16日,事情还是往好的方向走的。普京和特朗普通了电话,特朗普对外宣称,计划和普京在布达佩斯会面,还说双方在“和平谈判”上有了“进展”。

当时外界都以为,美俄关系可能要缓和了。



但仅过5天,10月21日,特朗普就变了卦。他搁置了会面计划,理由是“不愿举行没有意义的会议”,直言分歧在“俄罗斯拒绝停火”。

立场反转还没完。10月22日,特朗普政府直接加码制裁,把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这两家最大的石油企业拉进了黑名单。

短短一周,从“要见面”到“搞制裁”,美俄关系已经降到冰点。

真正的导火索在10月26日点燃。俄罗斯公开宣布,成功测试了最新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款导弹用核动力推进,能绕地球飞行,还能超低空突防躲避防御系统。

第二天,10月27日,特朗普就给出了回应。他一边呼吁普京“别搞导弹测试,先停乌克兰战事”,一边高调放话“美国核潜艇已部署到俄罗斯海岸附近”。



言语里全是威慑。而更狠的还在后面——特朗普直接宣布,已下令国防部重启核试验。

从外交试探到经济制裁,再到核威慑加码,半个月时间,美俄对抗彻底从“文斗”转向了“武斗”。

二、俄罗斯的“末日武器”,戳中了美国的软肋

特朗普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重启核试验,直接原因就是俄罗斯的“海燕”导弹。

这款被普京称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武器,确实戳中了美国的要害。

“海燕”的核心优势在两点:核动力和超远射程。它用核动力冲压发动机提供动力,空气流经核反应堆加热后产生推力,理论上能持续飞行一个月以上,相当于“空中永动机”。

10月21日的测试中,它已经飞了1.4万公里,这还不是极限。

更要命的是他的突防方式。不像传统导弹直线冲刺,“海燕”能绕着地球兜圈子,从反导系统的缝隙里钻进去。美国花1750亿美元打造的“金穹”反导系统,在它面前几乎成了摆设。

这就让美国坐不住了。

很多人以为核力量比拼看核弹头数量,美国有5044枚,俄罗斯有5500枚,双方差得不多。但美国真正焦虑的是,俄罗斯在“投送工具”上搞出了新花样。

除了“海燕”,俄罗斯还有“波塞冬”核鱼雷、“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这些新型武器。这些装备不是靠数量取胜,而是靠技术突破打破平衡。



美国自1992年停试后,一直靠计算机模拟和亚临界试验维持核武库可靠性。现在俄罗斯通过实际测试搞出了“无法拦截”的武器,美国就觉得自己的战略优势被稀释了。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说“不得不这么做”,本质上就是这种焦虑的爆发。

三、重启核试验:是技术必需,还是政治操弄?

但真的到了必须重启核试验的地步吗?圈内人都清楚,技术上根本没必要。

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科雷尔中将早就说过,中俄都没恢复核爆炸试验,现有模拟技术足够验证核弹头性能。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也泼了冷水:重启试验不仅可能导致放射性泄漏,还挡不住其他国家通过亚临界试验追赶技术。

既然技术上没必要,特朗普为啥还要干?答案藏在政治和选举里。



首先是对内塑造形象。特朗普一直想打造“强硬守护者”的人设,尤其是在2026年大选临近的节点,对俄强硬能争取保守派支持。

其次是转移焦点。美国在乌克兰政策上陷入僵局,重启核试验能把公众注意力从“政策失败”转移到“国家安全危机”上,呼应他“美国优先”的老调子。

但这个决定的执行难度极大。内华达试验场至少要6到10个月才能准备好,完整试验得2到3年,2025财年国防预算里压根没这笔钱。

国会的民主党已经放话要立法阻挠,毕竟核试验的地震风险可能威胁拉斯维加斯的基础设施,没人敢担这个责任。

说白了,特朗普这步棋,政治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军事价值。

四、多米诺骨牌要倒?全球核安全的大漏洞

最可怕的不是美国重启试验本身,而是它引发的连锁反应。

第一个被冲击的就是全球核军控体系。《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虽然没被美国批准,但30年来各国都默认遵守“暂停试验”的规矩。



现在美国先撕了规矩,俄罗斯已经明确表示“会对等反制”。这就像有人在牌桌上先掀了桌子,其他人很难再坐得住。

印度、巴基斯坦这些有核国家可能会借机恢复试验,朝鲜也可能加速核导计划,全球核不扩散体系随时可能崩掉。

第二个受害者是美国的盟友体系。欧盟已经明确表示不满,直接暂停了和美国在核不扩散领域的合作。

北约内部更是吵成一团:法国支持强化核威慑,但德国等国怕得要死,担心自己成了美俄对抗的炮灰。日本、韩国也在犯嘀咕,开始怀疑“美国还能不能靠得住”,说不定会加速搞自主国防。

第三个影响是地缘格局重构。美俄把对抗拉到核威慑层面,其他大国不得不做防御性准备。中国外交部已经呼吁美方遵守CTBT义务,还在和俄法等国协调立场推动安理会开会。

中东、北极这些敏感地区的风险也会飙升。俄罗斯可能在北极部署更多核导弹旅,加速“海燕”导弹量产,双方陷入“试验-反制”的恶性循环。



五、未来会走向何方?三个变量决定结局

特朗普的决定把世界推到了危险边缘,但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关键看三个变量。

第一个是美俄博弈的“刹车机制”。如果美国真的进行核试验,俄罗斯大概率会跟进,但双方都清楚核战争没有赢家。会不会在彻底失控前回到谈判桌,不好说,但可能性始终存在。

第二个是国际社会的制衡。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虽然没强制核查权,但能加强核材料监控。欧盟可以用经济杠杆施压美国,毕竟美国企业在欧洲有大量利益。

第三个是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民主党控制的国会能通过拨款法案卡住试验经费,法院也可能以违宪为由干预。如果特朗普2026年大选失利,新政府大概率会推翻这个政策。

但无论结局如何,有一点已经明确:冷战思维从来没有真正消失。



广岛

特朗普用“维持力量平衡”当借口,但重启核试验只会制造更多不平衡。30年前各国共同守护的核安全红线,如今被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

这道口子能不能补上,不仅关乎美俄的未来,更关乎全人类的安危。毕竟在核武器面前,没有旁观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光影新天地
2025-11-04 14:48:35
德媒:于帕梅卡诺认为自己最近表现很好,值得一份高额签字费

德媒:于帕梅卡诺认为自己最近表现很好,值得一份高额签字费

懂球帝
2025-11-07 08:10:10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不用“翻墙”VPN!时隔11年KakaoTalk突解封?

不用“翻墙”VPN!时隔11年KakaoTalk突解封?

凑近看世界
2025-11-05 11:01:58
美两架坠毁南海的飞机原因已明确,非电磁攻击,也非“南海魔咒”

美两架坠毁南海的飞机原因已明确,非电磁攻击,也非“南海魔咒”

南方健哥
2025-11-05 06:42:14
赵丽颖挺孕肚疑怀二胎!冯妈送上珠宝,冯绍峰放下工作陪伴左右

赵丽颖挺孕肚疑怀二胎!冯妈送上珠宝,冯绍峰放下工作陪伴左右

八星人
2025-11-06 11:01:48
刘青石坦言:若朱枫按我的路线走,吴石不会牺牲,蔡孝乾也会没事

刘青石坦言:若朱枫按我的路线走,吴石不会牺牲,蔡孝乾也会没事

凡人侃史
2025-10-14 23:28:07
国民党新人事公布“柱系”班师回朝,郝龙斌的美女智囊掌管国际部

国民党新人事公布“柱系”班师回朝,郝龙斌的美女智囊掌管国际部

海峡导报社
2025-11-06 16:39:06
俄总理从中国带回好消息,全体高层都在场,普京听完后心情大好

俄总理从中国带回好消息,全体高层都在场,普京听完后心情大好

呼呼历史论
2025-11-07 07:14:21
台湾人开始“投诚”了

台湾人开始“投诚”了

燕梳楼频道
2025-11-06 16:44:32
baby新男友已获小海绵认可?街头带娃遛大型犬,像幸福的一家三口

baby新男友已获小海绵认可?街头带娃遛大型犬,像幸福的一家三口

八星人
2025-11-05 15:55:40
双输买卖?伊萨克1.45亿加盟利物浦无战功,纽卡买入几人也很一般

双输买卖?伊萨克1.45亿加盟利物浦无战功,纽卡买入几人也很一般

里芃芃体育
2025-11-07 00:15:05
全红婵带伤跳第五,后背肌贴遮不住伤,哽咽坦言脚痛到走不了路

全红婵带伤跳第五,后背肌贴遮不住伤,哽咽坦言脚痛到走不了路

麦芽是个小趴菜
2025-11-07 07:52:14
男子因“遗忘10年的芦荟”火了,虽受了大罪,但好好看,网友:牛

男子因“遗忘10年的芦荟”火了,虽受了大罪,但好好看,网友:牛

林子说事
2025-11-07 07:33:04
库里跟詹姆斯一同回顾16年总决赛G7:这是我看的最开心的一次

库里跟詹姆斯一同回顾16年总决赛G7:这是我看的最开心的一次

懂球帝
2025-11-06 13:34:15
23分大胜,登顶小组第1!徐杰29+5主宰比赛,胡明轩7中0成隐患

23分大胜,登顶小组第1!徐杰29+5主宰比赛,胡明轩7中0成隐患

兵哥篮球故事
2025-11-06 22:53:59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05 22:24:15
污水漫灌!整屋恶臭!沪上业主追责“违规施工”,开发商竟已“金蝉脱壳”

污水漫灌!整屋恶臭!沪上业主追责“违规施工”,开发商竟已“金蝉脱壳”

新民晚报
2025-11-06 19:51:41
她死于1688年,她的黄谣却传到了2025年

她死于1688年,她的黄谣却传到了2025年

最爱历史
2025-11-06 17:55:58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新浪财经
2025-11-06 19:41:47
2025-11-07 08:47:00
华史谈
华史谈
历史是镜,照亮前行之路,铭记过往,方能迎接未来
769文章数 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军两架B-52轰炸机接近委内瑞拉海岸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现在最担心的事很不妙 心提到嗓子眼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现在最担心的事很不妙 心提到嗓子眼了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艺术
手机
亲子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艺术要闻

Omar Ortiz 2025作品,墨西哥当代极简超写实画家

手机要闻

苹果喊话iPhone 13 Pro / 14 Pro钉子户,不如现在就换 17 Pro 吧

亲子要闻

医院里面到底有啥,非得去看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