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个个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

0
分享至

无论是在古装剧里的胖和尚,还是现实寺庙里慈眉善目的师傅们,似乎都逃不过“肥头大耳”的形象,和尚不是吃素的吗,不吃肉、不喝酒、生活清淡。

那为啥还会胖成这样,真是让人一头雾水,其实,这背后的原因,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真不少,这得从佛教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这个“吃素也胖”的谜团就已悄悄埋下了种子。



和尚胖,是从“安逸”开始的

这事发生在公元67年,也就是东汉时期,当时的汉明帝刘庄,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光闪闪的人从西方飞来,落在皇宫正殿。

这梦稀奇,皇帝一觉醒来,赶紧找博士傅毅解梦,傅毅一听,眉头一挑,说这可不是普通的梦,那金人多半就是“佛”。

于是汉明帝当即派了蔡愔等人,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去寻求佛法,他们走啊走,走到了今天的阿富汗一带,遇上了高僧竺法兰。



带着佛经和佛像,浩浩荡荡归来,皇上高兴得不行,立马在洛阳建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从这一步开始,佛教就在中国扎了根。

而和尚这个群体,也慢慢从沿街化缘的苦行僧,变成了寺庙里的“香火接收员”,尤其是佛教本土化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捐钱供奉,寺庙成了香火鼎盛的地方。

和尚们的生活也逐渐安逸下来,不用风吹日晒,不用为三餐奔波,每天在寺里打坐念经、接受供养,日子过得比寻常百姓还稳当。



问题也就来了:生活安逸、运动量少、热量摄入不低,这不就是“肥胖三件套”吗,所以说,和尚变胖,早就埋下了伏笔。

曾经的“大鱼大肉”

很多人以为和尚从来只吃素,这其实是个误会,在南北朝的时候,和尚不仅不忌口,甚至吃得比皇帝还好。

这得从梁武帝说起,萧衍这个人,对佛教热爱到了极致,不但亲自出家几次,还一纸诏令把佛教定为国教。



百姓一看皇帝都剃头了,那还等什么,纷纷追随,有的是真的信,有的图个清净生活,寺庙里人满为患,出家成了“铁饭碗”。

那时候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别说素斋,佛门里头“大鱼大肉”也是常事,据说有的寺庙每天的伙食比宫廷宴席都好,山珍海味、五谷杂粮一样不少。

本来寺庙是富人捐钱的地方,香火钱一来,生活自然不差,问题也就来了:当越来越多壮年劳动力跑去出家,田地没人种,国家财政开始吃紧。



梁武帝一看不对劲,立马来个“急刹车”:和尚以后必须吃素,这下好了,一刀切,让不少人直接还俗回家,据《南史》记载,这时候佛教内部开始分化:一派坚持吃素,叫“大乘”;另一派觉得吃肉没啥问题,叫“小乘”。

吃素的和尚多了,肉是没了,但生活方式没变:该打坐的打坐,该念经的念经,运动量还是少得可怜,所以说,即使后来开始吃素了,胖和尚还是没少,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吃多少、怎么动。这才是重点。



吃素也能胖?

唐朝的时候,佛教发展到了巅峰,寺庙遍地开花,香火旺得不行。连皇帝都信佛,百姓自然更热衷供奉,寺庙的收入多得数不过来,和尚们的伙食也就越来越“丰富”。

但问题是,即便吃的是素,吃得方式却不怎么“节制”,唐代人以胖为美,胖和尚反而让人觉得慈眉善目、福相满满,信徒更愿意捐钱。

于是一些和尚甚至有意“增重”,吃得比普通人都讲究,米饭、馒头、面条、糕点等全是高碳水的主食,一顿饭没几口菜,全是主粮,你说他吃素是吃素,但这糖分、热量一点不比红烧肉低。



而且别忘了,和尚一天的活动量少之又少,早上念经,白天打坐,晚上讲法,几乎没有体力劳动,长期下来,摄入远大于消耗,哪怕是吃素,也能胖得不行。

不仅中国如此,国外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日本、泰国等地的和尚,有的可以吃鸡蛋、喝牛奶,甚至吃肉。

但是一样的问题:活动量小,热量积累,结果也少不了“啤酒肚”,区别只在于吃的内容不同,本质上都是“摄入过剩、消耗不足”的老套路。



现代一些寺庙已经开始注重健康生活,组织和尚练太极、散步、种地,胖和尚少了不少,但在传统寺庙里,依旧能看到不少“圆润”的身影,说到底,吃什么,不如怎么吃、吃多少、动不动,才是决定胖不胖的关键。

所以说,和尚胖不胖,跟吃不吃肉关系不大,历史上,他们吃过肉、也吃过素;有的胖得像弥勒佛,有的瘦得像苦行僧,真要说原因,那就是安逸的生活、丰盛的供养、少得可怜的运动,才是导致“肥头大耳”的始作俑者。

这事儿说到底,不光是和尚的事,现代人也一样,不运动、爱吃高糖高油高碳水,一样容易胖,别以为不吃肉就等于健康,光靠素食也可能把自己吃圆了,和尚的伙食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吃素,照样胖。



所以啊,健康这事,得看整体,多动动,少吃点,别让“吃素也能胖”变成自己的写照,毕竟,香火背后,是热量的真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心轩专栏
2025-11-02 21:59:42
24投22中狂砍55分9板!张子宇这2战杀疯了:无愧女篮大杀器!

24投22中狂砍55分9板!张子宇这2战杀疯了:无愧女篮大杀器!

篮球快餐车
2025-11-07 03:56:32
“彻底傻眼”了,西方光刻机大规模停机,美方:这都怪中国

“彻底傻眼”了,西方光刻机大规模停机,美方:这都怪中国

元爸体育
2025-11-07 01:43:11
半场梦游全靠徐杰兜底!满级号艰难大胜江苏,杜锋五上五下闹笑话

半场梦游全靠徐杰兜底!满级号艰难大胜江苏,杜锋五上五下闹笑话

后仰大风车
2025-11-06 21:35:30
最新:乌克兰收复红军城的议会大厦!实证并未被包围

最新:乌克兰收复红军城的议会大厦!实证并未被包围

项鹏飞
2025-11-06 17:06:27
男子用2条毒蛇泡酒,12年后打开本想品尝美酒,谁知出现惊人现象

男子用2条毒蛇泡酒,12年后打开本想品尝美酒,谁知出现惊人现象

诡谲怪谈
2025-04-01 17:37:59
杭州一小学发生这种事,满屏的恐惧感扑面而来!

杭州一小学发生这种事,满屏的恐惧感扑面而来!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06 16:26:57
最佳抗衰老的 4 种运动,让你比同龄人显年轻!

最佳抗衰老的 4 种运动,让你比同龄人显年轻!

增肌减脂
2025-11-06 13:06:40
德国外长刚重启访华,就开始搞事情,居然邀请蔡英文,我国不能忍

德国外长刚重启访华,就开始搞事情,居然邀请蔡英文,我国不能忍

DS北风
2025-11-06 10:58:05
国务院免去他原职!此前已空降地方,任省委常委

国务院免去他原职!此前已空降地方,任省委常委

上观新闻
2025-11-06 19:29:08
电商纳税新规来了,销售超10万必须升级个体或公司,有人直接关门

电商纳税新规来了,销售超10万必须升级个体或公司,有人直接关门

眼光很亮
2025-11-06 10:26:13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皮蛋儿电影
2025-11-06 22:01:11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小樾说历史
2025-11-04 15:18:33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了

顾史
2025-11-05 21:47:44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0-1!欧冠首支出局队基本确定:换了主帅继续输!6连败近乎被淘汰

球场没跑道
2025-11-06 11:21:21
内涵高露、手撕王传君,“黑料缠身”的白百何,谁给她的勇气?

内涵高露、手撕王传君,“黑料缠身”的白百何,谁给她的勇气?

白面书誏
2025-11-06 16:03:00
年纪轻轻,我在农村守寡,白天很忙,晚上很孤独

年纪轻轻,我在农村守寡,白天很忙,晚上很孤独

杨木林
2024-04-25 11:31:24
全运男篮:辽宁93-90险胜北京,赵继伟23+14,廖三宁错失关键罚球

全运男篮:辽宁93-90险胜北京,赵继伟23+14,廖三宁错失关键罚球

懂球帝
2025-11-06 18:33:06
23分16板10助!就在今天,4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23分16板10助!就在今天,4项前无古人的NBA纪录被威少达成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06 14:29:13
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国产数据库,国产系统,90%基于美国开源改造

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国产数据库,国产系统,90%基于美国开源改造

侃故事的阿庆
2025-11-06 06:06:17
2025-11-07 05:36:49
回京历史梦 incentive-icons
回京历史梦
山巅俯瞰兴衰史
4903文章数 16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再次被确认:骁龙8s Gen4+8000mAh,2亿主摄也在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