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监七年(508年),萧绎降生在建康宫,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母为阮令嬴。
萧绎自幼聪慧,五岁能诵《曲礼》,六岁能诗。
萧绎与父萧衍、兄萧纲合称“三萧”,他们都是南朝文学的代表人物,推动宫体诗的发展。
萧绎擅长肖像、风俗花鸟、佛画等类绘画。
都说龙生龙,文艺青年萧衍的几个儿子比如昭明太子萧统、简文皇帝萧纲还有本文主角萧绎都是文学爱好者,而且本身才华都不错,基因和家庭传承果然很重要!
![]()
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十八岁的萧绎被封为湘东王,食邑二千户。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萧绎出镇荆州,使持节、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
大同五年(公元539年),萧绎犯了错,就被召回都城,庐陵王萧续接替他为荆州刺史。但是第二年,萧绎就又被任命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诸军事。期间,刘敬躬割据作乱,萧绎派人很快就将刘敬躬生擒,并将他解送建康。
公元547年,萧绎重新出镇荆州,这次他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建康城陷入重围。梁武帝急召各地藩王勤王,手握重兵的萧绎一边动员各地藩王出兵,一边派世子萧方等率领步骑一万人,还有派竟陵太守王僧辩率领水军万人,火速入援建康。
太清三年,太子舍人萧歆至江陵宣读梁武帝的密诏,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其余职务如故。这不就意味着萧衍是要让萧绎领头,组织那些藩王救驾。
然而没等到援救,梁武帝就饿死在台城了。这个消息传到萧绎这里,萧绎没有第一时间组织攻打侯景,反而开始转向内部权力斗争,他先是发兵攻灭侄儿河东王萧誉;随后又派王僧辩突袭萧纶,迫使萧纶逃往北齐;又击退岳阳王萧詧的来犯,迫使萧詧投靠西魏。清除障碍后,他才命王僧辩为大都督,率军东下消灭了侯景。
![]()
太清六年(公元552年),萧绎在江陵登基称帝,改元承圣。由于萧绎年幼患有眼疾,导致一只眼失明,所以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独独眼天子。同一时期,侯景作为一个跛子,也称帝了。最后侯景被萧绎所灭,萧绎被西魏所灭,都没能笑到最后。
早在萧绎即位之前,萧衍第八子萧纪已称帝于益州,所以萧绎就联合西魏灭了萧纪。萧纪死后,萧绎将他们父子开除宗籍,改姓饕餮氏,权力的斗争真的很残酷,亲情在权力面前无比脆弱,看到这里不禁想到雍正改自己兄弟名字的情节,或许灵感就是来源于此。
眼见萧绎就要重振南梁,然而外交上的傲慢彻底断送了这个希望。由于之前萧绎联合西魏灭了萧纪,但是西魏也趁机占据了巴蜀,萧绎想要回这些土地。
于是乎,萧绎给西魏权臣宇文泰写信,要求西魏归还先前侵占的巴蜀并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极为傲慢。
看到这里,我一头雾水,都说在战场上得不到的,怎么可能在谈判桌上得手,萧绎这边本来实力就不如西魏,更何况他的主要兵力在王僧辩手里,王僧辩此时在建康那里。就算是平等的对手,也不定要用这样的态度,萧绎哪来的勇气对宇文泰这般无礼,简直是找死宇文泰看完信,大为不满,于是乎他也不惯着萧绎。
宇文泰当即决定伐梁,他派于谨、杨忠率领五万西魏大军南下,直逼江陵,江陵很快被围。萧绎被围后,他仍在龙光殿讲读《老子》,百官身穿戎服静听,心可真大。
![]()
不久后,西魏大军发起总攻。江陵城头的守军早已军心涣散,面对西魏骑兵的冲锋一触即溃。萧绎在宫殿中听到喊杀声,才意识到大势已去。他没有选择组织抵抗,而是来到东阁竹殿,看着满架典籍,发出了绝望的叹息。随后,他将聚集数十年在城中的太王、浑天仪毁掉,同时下令舍人高善宝放火焚烧图书14万卷,自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萧绎一下子成为“爱书”焚书的千古罪人!
随后,萧绎率太子等人开城投降。不久,政敌萧詧以土袋闷死梁元帝,江陵“阖城老幼被虏入关”。
萧绎死后,西魏立萧詧为傀儡皇帝,建立西梁;而陈霸先则在江南拥立萧方智,最终取而代之,建立陈朝。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梁书》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