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刘润)
你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
对待工作,好像越来越没有热情了。
周日下午,明明时间还是周末,但你已经开始烦躁了。周一开会,老板在上面讲个没完,但你已经在想中午吃什么了。打开电脑,面对这周的工作,你的大脑一片空白。你依然会按时完成任务,依然会加班,依然会提建议。但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心里的那团火,其实已经很久都没有燃烧过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电量耗尽一样。
怎么回事?是我太娇气了吗?
还真不是。根据很多权威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员工的“工作投入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作热情,平均只有20%出头。也就是说,你走进办公室,看到的10个同事里,可能只有2个人,是真的带着热情和创造力在工作。剩下的8个人,只是把一部分的身体带来了。他们的激情,留在了别处。甚至,其中还有近20%的人,处在积极怠工的状态。他们不光自己没热情,还让别人也别干了。
所以,对工作失去热情,并不是你一个人的症状。它更像是某种群体现象。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多。心理学会告诉你,这是一种“倦怠”。社会学会告诉你,这是一种“传染”。
但今天,我还是想从管理的角度,再补充一个原因。
那就是,很多管理者,忽略了人性中的“名利权情”。
什么意思?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什么是名?
名,是名誉,是认可,是尊重。是你做成一件事之后,那种被赞许的感觉。
举个例子。
你辛辛苦苦熬了好几个大夜,做出了一份方案。这份方案,让公司拿下了一个大客户。在项目的启动会上,老板也说,这个项目干得漂亮。他花了15分钟,细数了这个项目的重大意义,以及它即将带来的高额回报。但是,从头到尾,就是没有提到过你的名字。
这个时候,你会是什么感觉?
你可能会觉得,原来,拼死拼活,只是为了能让老板讲得更加自信一些。
其实,你并不期待虚荣。你期待的,只是自己的专业,能得到一定的回应。
但是,很多管理者并不真的理解。他们会觉得,已经付给你薪水了,你把事儿做好,就是天经地义,为什么还要回应?回应你,你会骄傲的。甚至,有的管理者,会把下属的功劳,当成自己的功劳。
在管理上,这叫“信用盗用”(Credit Theft)。这也是扑灭员工心中火焰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甚至没有之一。
因为当功劳被无视的时候,最先消失的,就是员工的热情。
什么是利?
利,是利益,是回报,是你所有的付出,最终能换回的东西。它首先是钱。当然也不只是钱。
有的管理者,很喜欢和员工谈情怀,谈梦想,谈我们是一家人。但是,一谈到薪水、奖金、股权,立刻就安静了。
如果说,名,是导航。那利,就是汽油。给一辆车装上最精准的导航,但就是不给它加油,那它肯定就跑不到西藏。
当然。比利益太少更可怕的,是利益不公。
两个人,能力差不多,贡献也差不多。但是,他因为和老板关系好,年终奖拿了10万。你不爱说话,就只能拿5万。这多出来的5万,对他来说,可能只是锦上添花。但对你来说,就成了最后一根稻草。你失去的,不只是5万块钱,还有对这家公司的,最基本的信任。
驱动人性的,不是钱本身。而是应得的钱,公平的钱。
一个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哪怕暂时给不了那么多的钱,员工也会觉得有盼头,至少我没吃亏。
而一个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会让最优秀的人,最先寒心。
什么是权?
权,是权力,是自主,是对自己负责的事情,有那种“我说了算”的掌控感。
这可能是四样东西里,最容易被管理者误解的。很多管理者会觉得,权力是不能下放的。
一旦下放,天下大乱。所以,他们更信奉“微观管理”(Micromanagement)。交给你一个任务,每过半个小时,就来问你一次进度。写一封邮件,他要亲自帮你修改措辞。见一个客户,他恨不得提前帮你准备好每一句要说的话。
这个时候,你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项目的负责人。你只是一个高级的传话筒。
而传话筒,是没有掌控感的。
就像开车。你得能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该左转,什么时候该右转。如果坐在副驾上的人抓着方向盘,只允许你踩油门和刹车,那你会疯掉的。你宁愿下车走路。
作为管理者,不能一边抓着方向盘,一边怪员工没把车开好。
授权,并不等于失控。恰恰相反,不授权,才会导致失控。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照顾到所有的细节。而员工又习惯了没有权力,习惯了不用带脑子上班,习惯了凡事必须请示汇报,那整个组织的效率和创造力,当然就会无限下降。
只有把方向盘交到手上,责任才会被激活,员工才会真的把自己,当成是这辆车的驾驶员。
什么是情?
情,是感情,是归属感,是那种“咱们是一伙儿的”的感觉。
很多公司的同事之间,除了工作,是没有任何交流的。办公室,更像是一座图书馆。午餐时间,各点各的外卖,各吃各的饭。下班时间,你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走的。整个公司,就像是一台冰冷的机器。每个人,都只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件。
这样的公司,效率可能很高。但温度一定很低。
很多管理者,是优秀的工程师。他们擅长搭架构、定流程、看报表。但就是不擅长和“人”打交道。他们关心你的KPI,但不关心你的KHI(Key Happiness Indicator,关键幸福指标)。他们觉得,工作就是工作,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公司里来。
但是,人怎么能完全没有情绪。只要是人,就会被各种烦心事左右。
如果一个组织只有事,没有情,那风暴来的时候,员工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各自逃生。
名。利。权。情。
这四个字,就是一个组织的四根柱子。
所谓的管理,其实就是洞察人性中的“名利权情”。
如果这四根柱子,被管理者一根一根地抽走,或者从一开始,就没有立起来过,那大楼当然就会坍塌。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员工,而在于管理者。
那么,面对人性中的“名利权情”,管理者具体要做些什么?
办法很多。因为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这四个字,大大方方地还给员工。
怎么给名?
取得了成绩,就值得点名表扬。甚至,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能站在更高的舞台上,分享自己的成绩。要让最优秀的人,在你的团队里名利双收。
怎么给利?
什么是A级,什么是B级,什么是C级,都要在规则里讲得清清楚楚。要让价值贡献,成为团队里唯一的话语权。只要做得足够好,回报就要超出预期。至少符合预期。因为这不是“恩赐”。这只是“兑现”。
怎么给权?
告诉你的伙伴们,我们的目标是山顶,资源是这些,绝对不能碰的红线是这几条。好了,剩下的路,要靠你们自己走了。你们离炮火最近,最清楚如何开炮。我就不在这儿当保姆了。
怎么给情?
新人入职时的破冰,打胜仗时的聚餐,偶尔的团建,都是必要的。但请注意,不要占用原本的休息时间。尤其是不要占用周末时间。情,是用来温暖人心,而不是用来约束人心的。
普通的管理者,管理人头。优秀的管理者,管理流程。顶级的管理者,管理人性。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对工作失去了热情?
因为他们的人性,他们的成就感,回报感,掌控感,归属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被不断忽视,甚至剥夺。
而一个好的管理者,不能只是监工,还得创造一个能让“名利权情”不断生长的环境。一旦有了这样的环境,你甚至不需要去激励。因为,对人性的满足,本身就是最好的激励。
管理,终究是一门和人打交道的艺术。
人好了,组织才会好,事儿才会成。
与你,共勉。
观点/ 刘润 主笔/ 二蔓 编辑 / 歌平 版面 / 黄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