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秋时节,山东德州的田野间洋溢着收获的气息,大多数果园里果香四溢,而程木兴家的果园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2
踏入这片园地,映入眼帘的并非桃李满枝,而是几株高耸挺立的“树木”,它们虽非果树,却也挂满了累累果实。
3
这些奇特的“树”不产苹果也不结梨,枝条上却密密麻麻地垂挂着一个个饱满的果实。程木兴身高1米68,想要采摘顶部的果子,必须借助一架超过4米高的梯子,攀爬上去才能勉强触及。
![]()
4
后来经人测量发现,其中最高的“怪树”竟达4.26米,主干直径接近3厘米;单是一棵树上就分出38根果枝,结出92个果实。整个果园共栽种了6棵这样的植株,每一棵都突破了4米的高度。
5
尤为突出的一株,被程木兴特意保留了4个主要分杈,最终统计共孕育出136个棉桃——要知道,常规棉花一株通常只能产出十几个棉桃,这一数字足足翻了近十倍之多。
![]()
6
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这并非什么奇异果树,而是程木兴耗时七年亲手培育出的“棉花树”。而这棵“树”的诞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2019年一次偶然的田间发现。
7
程木兴之所以能注意到那株未来的“棉花树”原型,完全得益于一位老棉农多年积累的直觉与经验。
![]()
8
那天他在例行巡田时,目光立刻被一株格外显眼的棉苗吸引——它不仅高出周围同类一大截,茎秆也更为粗壮坚实。
9
他当即判断:这是块难得的好苗子。
10
没有丝毫迟疑,他迅速将这株棉苗单独移栽到试验区,开始进行重点培育。
11
从那一刻起,程木兴便开启了一段长达七年的育种征程。
12
这条路没有任何高科技设备支撑,全靠双手劳作、双眼观察和日复一日的坚持。
13
他的核心技术路径是农业育种中最传统的杂交与回交手段,目标清晰明确:将这株优势个体的优良性状与其它品种的抗病性和高产潜力融合,并实现遗传稳定。
![]()
14
他把整个过程视作一场持续不断的“提纯复壮”,而成功的唯一法门,就是极致的细心与长久的耐心。
15
两千多个日夜流转,试验田默默记录着他全部的付出与期待。
16
他在春风中播下种子,在烈日下精心管理,在秋风里收割成果,也在无数次失败后反复总结、调整方向。
17
七年的坚守终见回报,“棉花树”终于成长为真正的“产量巨擘”。
18
相较于普遍仅有1.2至1.3米高的普通棉花,“棉花 树”可生长至四米以上,高度堪比一层民居。
![]()
19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结实能力,普通棉花每株能结十几个棉桃已属优异,而“棉花树”枝叶繁茂,单株挂果上百个已是常态。
20
这意味着,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种植这种新型棉花,产量有望实现数倍增长,真正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1
除了惊人的产量,“棉花树”还因其强健的体质和广泛的适应性赢得赞誉。
22
在选育过程中,程木兴特别注重提升其“抗病性”与“耐盐碱性”两大关键特性。
23
传统棉花较为娇弱,在盐碱土壤中难以存活,一旦遭遇枯萎病或黄萎病便极易减产甚至绝收。
![]()
24
但经过七年不断筛选与优化,“棉花树”展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即便在轻度至中度盐碱地中也能正常生长,对多种常见病害具备显著抵抗力。
25
这意味着,过去被视为“不宜植棉”的边缘化土地,如今也有了实现丰产的可能性。
26
回望来路,程木兴用七年光阴所铸就的,不仅仅是一株高大的植物,更是一把通向农业未来的钥匙。
27
这把钥匙能够打破盐碱地的束缚,让荒芜之地焕发生机;能够降低农户“靠天吃饭”的风险,让辛勤劳作换来更加丰厚的收益。
28
当棉花单位产量与经济价值因之提升,整条产业链都将受益——从田间的种植者,到工厂里的纺织工,都能感受到这份变革带来的红利。
![]()
29
这棵“树”的根系深扎于程木兴的试验田中,但它所带来的影响,或将惠及更为广袤的乡村大地。
30
他并无深厚的学术背景,也没有实验室支持,仅凭几十年扎根泥土的经验,用最“土”的方式摸索出了作物改良的新路径。
31
他的科研场所就是田埂之间,“研究工具”是一本写满数据的旧笔记本和一双历经风雨练就的敏锐眼睛。
32
他思考的问题从来不是抽象理论,而是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难题:如何提高结桃率?怎样适应恶劣土壤?如何减少农药使用?
![]()
33
正因为他的一切努力都源于土地本身的需求,他培育出的“棉花树”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强烈的实用性与生命力,专为解决基层农户的真实困境而生。
34
如今,“棉花树”虽已初具成效,但程木兴并未停下脚步。
35
他依旧每天穿梭在果园之中,仔细观察每一株的生长状态,详细记录各项参数,不断筛选更优个体,力求让其遗传性状更加稳定,适应更多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
36
他心中怀着一个最朴实的愿望:早日让这种“棉花树”遍布各地,让更多种棉农户获得实实在在的增收,让这高耸的棉株,真正成为千家万户的“致富支柱”。
![]()
37
程木兴用七年的坚持向我们证明,真正的农业进步,往往源自对土地最深刻的认知与热爱。
38
他与他的“棉花树”,或许没有复杂的科学模型支撑,却拥有最为坚实的根基。
39
这份成就的意义,远不止于多收了几斤棉花,更在于为无数农户点燃了增收的希望之火,为中国棉花产业注入了一份来自田野之间的、踏实而坚韧的力量。
40
信息来源:
41
德州晚报—近日,德州农民程木兴培育出4.26米高“棉花树”,其既能观赏还能育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盐碱能力
4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