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全棉时代发布棉花溯源纪录片《一朵棉花改变世界》。这部人文科普短片追溯棉花的生命历程与多元价值,通过棉与自然、人与棉的动人故事,展现 “一朵棉花改变世界” 的深层力量,传递棉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
荒漠生花:“植棉禁区” 的绿色蜕变
“如果你问我,这个季节的新疆是什么颜色?我的答案是 —— 白色。” 短片中,主讲人阿依拉・居热提站在一望无际的棉田道出心声。作为世界第一大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棉花产量占全球近四分之一,其中九成以上产自新疆。这片曾被苏联专家视为 “植棉禁区” 的盐碱戈壁,如今因棉花焕发新生。
![]()
棉花耐旱、耐盐碱的顽强生命力,让 “沙进人退” 的历史得以改写。60 年前从甘肃来到新疆的棉农李万仓,亲眼见证了石头遍地的盐碱地变成万亩棉田的奇迹:“棉花长出来之后,沙尘暴刮不起来了,土壤也慢慢得到了改良。” 如今,他的儿子接过种棉接力棒,明年退伍的孙子也将返乡投身棉田。
![]()
在新疆,像李万仓这样的棉农有 200 万,他们一代接一代的坚守,让荒漠变绿洲,也让自己的生活随棉花丰收愈发富足。
兼具生态与实用价值的棉花,堪称天然的 “制氧机”—— 每种植一公斤棉花可吸收 3.19 公斤二氧化碳,且环保可降解。在全球仅占 2.6% 的水资源和 3% 的耕地面积下,棉花支撑起全球 20% 的纺织原料需求,从服装、家纺到医疗、工业乃至航天材料,应用场景无处不在。
人与棉共生:坚守、创新与爱的传承
棉花的价值,离不开人的坚守与赋能。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西部中心首席科学家宋美珍,20 岁便投身棉花事业,40 年来深耕不辍。“棉花天生呈多孔中空结构,保暖透气又吸汗,是其他纤维不能替代的天然材质。” 她见证着中国棉花的跨越式发展:过去平均亩产不足 15 公斤,如今试验田最高测产能达每亩 750 公斤,翻了 50 倍,品质也跻身世界顶级行列。
![]()
在我国,还有无数像宋美珍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扎根土地、潜心研发,用生物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赋予棉花高产、优质的 “密码”,推动中国棉花走向世界。
棉花更是情感的载体,连接着代际间的温暖传承。全棉时代用户刘芸的故事极具共鸣:记忆中妈妈亲手缝制的棉布床品,带着棉花特有的柔软与安心;如今自己成为母亲,也选择用全棉纱布巾呵护宝宝,让这份源于棉花的爱代代延续。许多人成长中都有关于棉花的熟悉记忆,从襁褓到棉柔巾、孕产服、纱布被,棉花以质朴模样,托起生活中稳稳的幸福。
16年深耕:全棉时代让棉花价值极致绽放
作为棉花价值的传递者与革新者,全棉时代 16 年来始终坚守 “使用棉,推广棉” 的初心,专注于让棉花的价值最大化。其首创的全棉水刺无纺布工艺,打破传统纺纱织布的时间限制,2-3 小时就能将棉花制成柔软不掉絮的布料,诞生了第一张棉柔巾。
![]()
从单一产品到全棉全品类拓展,再到自主研发九大全棉科技,全棉时代不断丰富棉花应用场景,让棉花在保持亲肤柔软特质的同时,实现凉感、保暖、抗菌等多元功能,突破人们对棉花的想象边界。
秉持 “全棉改变世界” 的愿景,全棉时代构建起 “消费—种植—生态” 的绿色生态链:更多人选择全棉产品,带动更多棉农增收、更多土地种植棉花,进而让更多半沙漠地、盐碱地变为绿洲,改善生态环境。这部纪录片不仅是一次溯源,更是一封写给棉花、自然与消费者的深情信笺。未来,全棉时代将继续深耕棉文化,以科技创新与品牌温度,携手消费者共同书写 “全棉改变世界” 的新篇章。(资讯)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7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