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简介
商标法常因理论的模糊性被称为“量子力学”或“玄学”,同时又是实践中数量最多、牵涉面最广的知识产权法部门。本讲通过“大森林案”“化学工业公司标志案”“越狱iPhone案”“嗨味调味品案”“不二家案”“欧莱雅香水案”“小僧寿司案”等国内外经典商标法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在看似矛盾的商标法案例间寻找通说的形成路径,以及如何将通识常理融入商标法律规范的解释,共同探寻研究商标法案例的乐趣。
![]()
讲座大纲
![]()
一、“量子力学”:矛盾判例间寻找通说的形成路径
二、“上层建筑”:将通识常理融入规范解释的路径
三、“普遍联系”:全面研读案例的必要性
![]()
主持人
![]()
![]()
熊 琦,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网络法、人工智能法。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法学类权威刊物上独立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
主讲人
![]()
![]()
谢晴川,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于清华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受国家留学基金公派至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在《法学研究》发表论文两篇,《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法律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两次获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全文转载。2015-2019年连续五年获得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十佳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2017年获首届香港大学“大中华地区青年知识产权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等国家、省部科研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
![]()
与谈人
![]()
![]()
刘 维,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法学会网络治理与数据信息法学研究会秘书长。
![]()
谢 琳,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出版专著“Copyright Restrictions Anchored Purely to Utilitarian Justification”及译著《普通法视角下的知识产权》。在《政法论坛》《东方法学》 “Journal of the Copyright Society of the U.S.A.”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入选2024年中国知网法学高被引学者Top1%,智慧法治学术影响力Top100作者。
![]()
![]()
时 间:2025年11月1日14:00-16:00
主持人:
熊 琦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主讲人:
谢晴川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与谈人:
刘 维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长聘教授
谢 琳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主 办:元照读书馆、月旦知识库
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
协 办:月旦民商法、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与保护协会
媒体支持:来胜教育知识达、知产力
![]()
线下预约
![]()
元照读书馆(武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北门内 100 米
![]()
预约线下专属席位
(本内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知产力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来源 | 元照读书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