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网)
转自:中华工商网
【本报记者何翠云北京报道】近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低空经济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聚焦政企协同、投资建设、产业落地、商业实践”为主题,汇聚低空产业技术前沿研究专家以及产业精英、金融界投资者及法律界人士等与会嘉宾,围绕产业发展展开深度交流,为低空经济融合升级提供前瞻指导与智力支持。
会上,中交协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酒海燕发布《低空新基建的实践与展望2026》,结合实际案例预判2026年低空新基建发展趋势,为行业提供实操性参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姣娥发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态势评估与未来展望》主旨报告,从专业视角剖析当前产业态势,预判未来发展走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刚解读《低空经济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分析产业机遇与潜在风险。中国民航局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谭翔聚焦《低空经济新基建中的潜在新兴市场》,挖掘新基建背后的市场机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越梅以《适航审定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为主题,强调适航审定对产业安全发展的核心作用;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朱崇坤分享《低空经济的法治保障与企业合规》,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法律指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科技委副主任马洪忠探讨《低空经济发展中关键技术体系的思考》,解析技术对产业的支撑价值。
此外,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振龙聚焦《低空经济产教融合》,探索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原副院长全勇解析《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挖掘》,为产业应用拓展思路;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赵峰云探讨《低空经济与应急救援》,挖掘其在应急领域的应用潜力;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刘猛分析《低空经济与航空器制造》的联动关系,中交协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海旺发表《低空经济产业投资》主题演讲。
大会同步举办多场圆桌会议,其中由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顾问王广英主持的压轴圆桌会议,以“发挥金融和法律的作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为主题,金融界嘉宾围绕产业金融支持与法律保障展开了深入讨论。
(编辑 张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