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王小波曾讲过一个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在古代,花剌子模国王下令:凡是带来好消息的都给予重赏,凡是带来坏消息的都抓去喂老虎。结果几年过去,国王彻底变成了傻子,不知世界真相,直到身死国灭。
在今天,舒适廉价的数字互联网,其实也在批量制造“傻子国王”:凡是让人深思、焦虑的“坏消息”,都被喂了“老虎”;而所有让人浅薄、懈怠的“好消息”,都被海量地筛选和制造出来,塞满了人们的手机和头脑。
能把人们从“变傻”中挽救出来的,正是当代人最缺乏的两样东西——常识和逻辑。
然而,相比常识,逻辑往往更稀缺、更重要。因为常识更多的是知识,逻辑则是一种思维;常识只揭露了某一时段的现实,逻辑揭示的是现实背后的永恒规律;常识需要日日更新,逻辑一旦掌握,则打开了全新的世界。
逻辑的力量,至少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01
逻辑,是愚蠢和谎言的天敌
德国作家朋霍费尔在被纳粹杀害前,曾留下遗言:
“蠢是一种道德缺陷,而不是一种理智缺陷。愚蠢是养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是人们把自己弄成蠢人的,或者允许别人把自己弄成蠢人的”
![]()
▲朋霍费尔和他的双胞胎妹妹
无独有偶。哲学家殷海光在《逻辑新引》中的阐述则更加深刻,且更加完整:真话被掩蔽,是人们由于人格上的种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的智力。
一旦失去了“运用理性”、使用逻辑思考的勇气,个体就会走向愚蠢,社会则滑向谎言大行其道的深渊。
“逻辑”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人明辨是非——凡是一戳即破的、经不起逻辑推敲的话,都是假话。人变得智慧,社会变得更有信任,无不从逻辑训练开始。
02
逻辑,是群体暴力的清醒剂
![]()
今天的网络暴力越来越猖獗,对异议者的人肉、告密、群殴愈演愈烈。很多言行超出了人类基本伦理底线。比如各种网络审判,动辄“死刑起步”。
造成这种原因的,正如哲学家勒庞所言,人一旦进入群体,智力就会严重降低,就会肆无忌惮地使用暴力。
而这种“群体暴力”的原因有:
泛道德主义:身处群众之中的人们,总是幻想自己拥有道德权威和集体力量,做出理性人不敢做的事。
泛情绪主义:匿名的集体暴力,更容易导致愤怒情绪和责任缺失;
泛经验主义:大众习惯于从有限的经验、而不是抽象的原则来判断事物。
这些集体性的暴力言行,其根源也在于缺少逻辑思维的训练,导致人们失去了理性和责任的制约。
因此,越是缺乏逻辑支撑的人,越喜欢不加考虑地硬套自己的刻板印象、预设立场;喜欢用更激烈、更正义、更冲动的言辞,来展示所谓的“力量”,甚至理直气壮地“耍流氓”。
逻辑的力量,就在于为群体极化思维,提供一剂独立思考的清醒剂。
03逻辑,是打破“思考特权”的利器逻辑可以使人变得聪慧、诚实、实际,也可以变成奴役人的工具。不幸的是,自古以来,逻辑的力量始终被极少数人掌控。如古代暴君、法西斯头目,他们试图垄断逻辑的力量,让臣民放弃判断和反抗,让国家成为无知的荒野,方便自己肆无忌惮地作恶。所以,掌握逻辑的力量,可以使一个人在思想上变得清晰,在感觉上变得敏锐;还可以使一个社会,在行动上找到方向,在道德上有据可依。更为重要的是,掌握逻辑,就是打破了“思考特权”,成为一个反抗强制的自由人。
哲学是因好奇而发,以思考为工具去追求真知的。它能给人开阔的眼光、聪明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
研究显示,哈佛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平均智商始终位居前列。乔布斯、比尔盖茨等都是哲学爱好者。
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夜晚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星空,满天星斗,可他却预言第二天会下雨。就在他仰望星空之时,没有留意脚下的坑,不小心掉了进去,差点摔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依然只顾着说:"明天会下雨。"
柏拉图赋予泰勒斯这个故事非常严肃的意义,他认为关键在于“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是人?和其他生物相比,人应该干什么?应该忍受什么?他们坚持不懈地研究这些问题。”
你或许以为,哲学只属于深奥的书桌,然而事实是,哲学作为一种思考事物的方式,属于任何人。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进入这种状态,对周遭的事物、人物产生类似的思考。而哲学家只是将这些思考的火花,进一步燃烧下去。
![]()
在追崇自然科学的今天,有许多人不免质疑: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读哲学,我们还要不要仰望星空?
的确,哲学不能直接拿来用于生产活动,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哲学,反而物质生活越是发达,我们越要学会反思,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
现代社会,为何还要读哲学?
不读哲学也可以赚到钱,成为企业家,但读哲学的企业家注定会走的更远,成为人生导师。
资本大鳄乔治·索罗斯说:“凡是一个学金融的人,如果能够读哲学,肯定比纯粹学金融的学者更有出息。
索罗斯是哲学家叔本华的粉丝,他对世界文化有一个著名的总结“美国文化的核心是科技与金钱,而世界文化的核心是哲学。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大哲学终极问题在有些人看来很可笑——生活的烦恼已经足够多了,哪来的时间去思考这些抽象的大问题呢?
但其实我们生活中许多的烦恼,比如职业的选择、身份的焦虑、情感的迷茫等等,它的解决路径就藏身在在一个更大的“道理”之中,而这个“道理”就是哲学。
![]()
但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鸡汤泛滥、众说纷纭的时代,从来就不缺道理,市场上还有泛鸡汤式的哲学形式存在,那么它与真正的哲学的区别在哪呢?纵观二者内容,鸡汤往往具有情感煽动性、倾向性、局限性,而哲学则是相对冷静的、朴素的、经得起推敲的;鸡汤往往是告诉你要怎么做,而哲学更多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你能够独立思考。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理解自身,哲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审视个人与社会及所处世界的关系。所以哲学可以启蒙是引导我们从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索,养成思考的习惯,开发智力。哲学会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它是我们内心的一把标尺,帮助我们重新评估价值,建立标准。所以少读些有毒的鸡汤,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多读哲学,它渗透在每个人的骨子里,搞清楚生活本身真谛,也就是搞懂了当下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让自己活得不迷茫。![]()
哲学是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格式塔。哲学为人类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哲学向人类提供简洁而有效的世界图像和认识基础。哲学就是帮助你调理、改善、提高自己的眼光的学问,就是改变你自身、而不是改变你的环境的学问。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开创了非理主义性哲学的先河)说:人生的两大苦——物质匮乏,精神空虚。其作品也被选为高中生必读经典书目。哲学的用处恰恰就在于使我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直接感受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快乐和幸福。当别人由于环境的限制而苦恼时,你却会因为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在精神上感到豁达和愉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