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
其实,人的一种很体面的活法,就是这四个字:离群索居。
事实上,人群中的我们,总不免要扮演各种角色,难免会感到委屈、失望、甚至是痛苦。
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做到离群索居,那就可以卸下所有面具,转身真正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我们寻找到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然后在独处当中,就能让自己活得越来越体面。
物质极简
离群索居的本质,其实首先是对生活做减法,物质简单。
然后,日常生活里,不再为虚荣和攀比买单,只保留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清代文人杜濬,晚年隐居南京时。
他家中最珍视的,竟然是一把用来煎茶的破壶。
朋友都看不过去了,要送他名贵的时大彬壶。
他却坚决拒绝,说:“壶虽陋,却与我患难与共。若因富贵而易之,如忘故友,吾不忍也。”
他就是这样简单守着那把破壶,珍惜属于自己平淡的日子,读书写诗,自得其乐。
虽然物质的简陋,反而衬托出精神的丰盈,因为一个人一旦物质上富裕了,往往精神就很难丰盈。
《道德经》有言:“少则得,多则惑。”
有的东西吧,少了之后心就清净了。
倒是当自己能选择的东西多了,反而容易迷失了自己。
一个人真正的体面,其实并不是拥有多少,而是知道自己需要多少。
恰恰是这份清醒,可以胜过万贯家财。
精神独立
离群索居的好处是什么,是自己的内心不再受到负累。
说白了,人的精神一旦独立,那自然摆脱思想上的依附。
为人处事,做到不随波逐流,也不人云亦云,而是积极主动建立自己的精神王国。
这样,我们自己本身才能在独立的精神世界里,稳住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住在木桶里,学识能力很强。
就连亚历山大大帝都慕名而来,站在他面前说:“我可以满足你任何愿望。”
可第欧根尼呢,他只是抬了抬眼皮:“请别挡住我的阳光。”
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根本不需要什么帝王的恩赐,更不畏惧权贵的目光。
他的富有,就在于灵魂的绝对自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由往来。
庄子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当一个人不再需要外界的认可,其实他才能与更高远的存在对话。
而这种精神上的直立行走,特立独行,往往才是一个人生活里最高级的体面。
毕竟,这足以让你在任何境遇中,都能保持从容。
社交清净
离群索居,不是选择逃避世界,逃离所有人,而是选择与谁同行。
可以说,把有限的时间,留给真正值得的人,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宋代隐士林逋,结庐孤山。
二十年时间里,他不入城市,终日与梅鹤为伴。
他在梅树下吟诗,灵感十足,看白鹤起舞,自在惬意。
当朝皇帝闻其名,也赏识不已,于是赐粟帛,诏地方官进行慰问。
可对于此等殊荣,他都不过是淡然谢过,转身依旧过着自己的普通日子。
临终前,他还有一诗云:“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你看,人格独立,社交清净的人,会把身后名都看得透彻,看清一切,放下一切。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真正的友谊,其实根本不需要频繁的推杯换盏,沦为酒肉朋友。
毕竟,最好的修行,便是各自修行,大家保持距离,保住边界。
以至于偶尔相逢一笑,便是最好的相处。
余生,及时让自己主动远离无意义的社交,回归离群索居的精神生活,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相信无论在什么时候,选择离群索居,这都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更加主动的选择。
事实上,但凡我们愿意选择在简单中平淡安顿肉身,在独处中平静滋养灵魂,在清净中平和沉淀智慧。
那么,最终当你不再需要依靠人群来确认自身价值,而是自己的内心已然变得足够丰盈,真正能够自给自足之后。
那么这,便是一个人最体面、最从容的活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