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书圣”王羲之的皆知,他有一怪癖——痴迷白鹅,据说王羲之的笔法,除了继承家传,还通过观察白鹅体态、行走姿态等,顿悟出变化性、灵动感,故而王羲之每每见到优质白鹅,便心生喜爱,欲将其圈养。
![]()
当年山阴一位道士,痴迷“王书”,想索要一幅法帖,他四处打听,得知王羲之喜好,特意精心喂养一批白鹅,放在王羲之的必经之路,果然他看到后,十分喜欢,想要购买,道士顺势提出要求,2人相互交换。
![]()
至于法帖内容,史料记载并不详细,有人推测是《黄庭经》,有人说是《道德经》,尤其是李白的一首诗歌,曾说到“应写黄庭换白鹅”,更令后世深信不疑,认为“换鹅帖”就是《黄庭坚》。
![]()
然而近几年,王羲之一部巨幅真迹现身美国,卷尾有段褚遂良的题跋,证实“换鹅帖”为《道德经》,破解这一千年谜团,这幅作品就是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珍藏百年的王羲之《小楷道德经》。
![]()
褚遂良的跋文写道:“右道德经乃晋王羲之遗山阴刘道士书,道士以鹅群献右军者是也,历宋、齐、梁、陈四朝,令入秘府遂良内省因得厕观敬记其后”。
褚遂良自幼接触“王书”,对其笔法、书风熟悉至极,一眼定真伪,生平从未出错,他不仅认定这是“换鹅帖”,还将其存入内府,确认是王羲之真迹。
![]()
而且《小楷道德经》一直保存妥善,宋内府、贾似道等人均曾珍存,全卷5000多字,没有一处缺损,清晰完整,笔画细节尽备,多用中锋运笔,侧锋和尖峰辅助,字体端庄而不失灵动。
![]()
笔画绰约俊逸、舒和遒劲,姿态略显欹侧,但在险绝中维持平衡,削减楷书的肃穆气,带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虚和气息,更显生动优美,与《道德经》冲和典雅、悠然静谧的气质,也相吻合。
![]()
这幅《小楷道德经》的问世,震惊了整个书法界,毕竟篇幅如此巨大的王羲之真迹,实在罕见,近期范本传回,可时常临摹,学习正统的古人笔法和楷法,夯实基础,兼得古人意韵、妙趣,写出书法的艺术美。
![]()
而今,我们对王羲之《小楷道德经》,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经折装,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