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记得《官箴》中记录着这样一句话:尔食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只觉得字字珠玑、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使人沉思。以前老百姓图温饱、盼田粮,如今愿望已成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用网民话说,商贾之地,营商氛围为最。意思是营商环境优劣往往体现地方经济水平高低,商贾繁荣几何。而营商稳定是商贾最为渴求的。
小吏不同民争利,民富商兴国自强。
可往往越是期望什么,越是望眼欲穿不见声响。
最近大象新闻接连曝光甘肃、山东两地供热民企遭强行接管戏码。虽远隔千里,套路却如出一辙。有律师直言「两地部门程序严重违法...」
这事我看了网上都沸腾了。这也是继我前段时间写《污水处理厂》的又一典型案例。
![]()
套路都差不过,前期招商引资承诺经营特权许诺经营年限,然后企业得到应允投资建厂投资运营,中间用户同企业产生纠葛也就是矛盾,随后介入干预,最后撕破脸皮一纸律师函强行接管。
过程是这么个过程,其中曲折冷暖自知。至于孰对孰错不能只听一家之言。
但大概率和利益粘钩脱不了干系。
这其中你说有多少真心是为用户老百姓考虑进而博弈,只有天知道,除非他们能口吐真言。
我们只看客观事实看真相。
大概梳理下脉络,其他褒贬便留给各位读者品鉴。
这里只是说甘肃的供热企业。涉事企业是甘肃岷县的一家清洁热力公司(名称略去),主要是和该地住建局的矛盾。该企业2018年通过该地招商引资签了合作契约,约定企业从18年8月24日到48年8月23日总共30年,为自己独家拥有供热特许经营权。
经统计,该企办厂加上铺设管道等累计投了3.7个亿经营了5年。
5年后,当地以“违约”唯由强行接管,本质上是经营特权的转移。这个转移对象是当地的县城投公司。那该企业肯定不服觉得委屈,所以这事在商量无果等待处理无望情况下曝光了。
看了下该供热企业,覆盖用户约为3万户。
5年期间该企业建成了40余里供热管网,20余座换热站基本保障该地集中供暖。
遭强行接管后,该企负责人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如「专项债」「1.6亿亏损」「人情暖」「多用户欠费」依据负责人意思,双方爆发矛盾根本因素是因2020年专项债引发的 经营权危机。2020年时,该企业实际上还没有转亏为盈,依据协议要继续完善建设。这里的问题是,账面上似乎没多少钱了。
于是负责人向该地申请专项债,过了十几天,回应是民企使用不了。
三个月后住建局有人拜访说是可以申请,前提要出证明,证明企业和城投共同成立了联合公司,共同负责供热。企业负责人觉得,这不空手套白狼,债务苦头自己背,好处盈利白手拿。
看他话里意思,该地城投是想入股该企业想分一杯羹。负责人婉拒,于是双方不欢而散。
估计雷就是这时候埋下的。
用负责人话说,自从拒绝城投好意,当地对他们企业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更炸裂是,几个月后该地有人申请到了专项债,住建局投资1.3亿建了一台锅炉。同年下属城投公司又建设2台锅炉。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要破罐子破摔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了。
严格来说,企业与当地签过契约,那么他们就不能建锅炉供暖。
如此,该地等于是单方面撕毁协议。
那撕毁协议总得有个理由,那企业把柄又从何而来?这就要提及「人情暖」「多用户欠费」两个问题。用企业负责人话说,2018年建成后,先后经历煤炭涨价、疫情企业还未盈利先亏损1.65亿,企业陷入困境。
而供暖价格由当地说了算。另一重要因素是服务三万用户中,每年有一万户用户欠款收不回来。1万户中又有一千户是「人情关系户」,甚至他提到有位法院工作人员直言「已经几年没交过暖气费了」若所言属实,那真是相当猖狂了。
![]()
网上投诉该供暖公司
他还提及,当地采取先暖厚非原则,要求即便没交暖气费也不能关闸。
理由是,太冷、冻出事,导致不交钱也必须供热。
从负责人描述得知,不缴费是拖垮企业营生的重要原因。如此企业要面临举债供暖和收不回费用等问题。基于这个背景,该地工作人员找到了他准备入股,这便是由来。
2023年企业刚进入良性循环,律师函又来了。
白纸黑字写着,取消我的特许经营权。
如果说前面是名存实亡,那此刻就是要真格的。理由是涉诉多、负债高、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群众投量居高不下,对供热不满....
列举很多项,不知道还以为该企业犯天条。
鉴于此合同作废,收回供热经营权。北京律师认为该地律师函节约行为,属于严重程序违法。更严重的是23年7月,该地接管并封存了该企业资产。
同月该地宣布,把经营特权转交城投公司运营。
先不说企业问题,单单律师函然后接管一系列操作都能把人看傻。入股不了,改直接合理接管。不花一分钱白得一个整个供热企业和庞大热管道网,以及企业前期所有投入和用户关系维护。
企业白忙活一场给人做了嫁衣。
个人认为服务3万用户、官方统计100余起的投诉事件,不足以认定企业存在重大过失问题。数据统计该企业在所有23家企业中投诉率排名倒数第二。
假如上述所有证词属实,那该地究竟到底是为了什么?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表面看合理,理由勉强牵强,但总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那么联系过往类似事件又有相似之处。恐怕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也不过如此了吧!
最后究竟肥了谁的腰包,还要打上问号。
只能说命比人贱,胳膊肘拧不过人家大腿。说你是你就是,你不是也得是。可我们是老百姓啊胳膊永远拧不过大腿。
当然恶劣影响也显而易见,强行接管事件,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基层治理中权大于法的弊病。经此一事人们会更加谨言慎行,小心投资。
当契约可以随时被撕毁,诚信可以无底线践踏。
那么带给当地的不是福音,只有衰落。
这大概就是硕鼠,老鼠屎的意义吧。
话说回来,供热企业就真无辜么?
他的背后也绝不简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