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冰岛和南极是地球上仅有的两块“无蚊净土”,无数人向往着那里没有蚊虫滋扰的纯净环境。但就在这个10月,冰岛的“无蚊纪录”被彻底打破,当地首次在户外环境中发现蚊子踪迹。
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彻底没有蚊子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南极。这看似不起眼的生物出现,背后藏着的是地球生态环境的悄然变迁,也让不少人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的深远影响。
10月16日,冰岛昆虫爱好者比约恩·哈尔塔森像往常一样,用浸泡了甜红酒的绳子在自家花园附近诱捕飞蛾。
![]()
就在他整理诱捕工具时,一只从未见过的飞虫闯入视线,凭借多年的观察经验,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外来物种,立刻小心将其捕获。
随后两天,他又在同一区域抓到两只同类飞虫,并第一时间将三只虫子寄往冰岛自然科学研究所进行鉴定。
冰岛自然科学研究所的昆虫学家马西亚斯·阿尔弗雷德松经过专业检测,确认这些飞虫正是环跗脉毛蚊,其中包含两只雌性和一只雄性。
![]()
此次发现地点位于冰岛西部的Kjós地区,距离首都雷克雅未克约30公里。
据了解,环跗脉毛蚊翼展达13-15毫米,是英国境内体型较大的蚊子种类,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等古北界区域,具备极强的耐寒能力,冬季可躲在地下室、谷仓等遮蔽处越冬,即便北欧零下低温也能存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0月下旬,冰岛自然历史研究所发布的报告中补充了一个细节:发现蚊子的区域附近有一座小型农场,农场主在10月初曾接收过来自欧洲大陆的集装箱货物,主要装载着农业设备和饲料。
而距离发现地约6公里的港口,常年有国际货运船只停靠,这些蚊子极有可能是通过货物运输悄悄“偷渡”到冰岛的。
![]()
这也是冰岛历史上首次在户外环境中发现蚊子,此前虽曾在抵达的飞机上捕获过蚊子,但均未在野外成功存活。
冰岛之所以能长期保持“无蚊状态”,核心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形成的双重屏障。从地理位置来看,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远离大陆,与周边邻国相隔数百公里海洋。
蚊子飞行能力有限,无法独立穿越漫长海域,只能依赖人类交通工具被动带入,天然的海洋阻隔大大降低了蚊子入侵的可能性。
![]()
更关键的是气候条件的限制。蚊子的生命周期需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和蛹必须在稳定的液态水环境中发育。
而冰岛的气候恰好打破了这一过程:这里冬季漫长严寒,春秋季气温偏低,水体常常出现“结冰-融化-再结冰”的反复冻融循环。
这种频繁的温度波动,会直接中断蚊子幼虫的发育进程,使其在羽化成虫前就死亡,无法形成稳定种群。
![]()
冰岛大学生物学家吉斯利·马尔·吉斯拉松补充说明,过去20年里,冰岛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1摄氏度,变暖速度是北半球平均水平的四倍。
今年5月,冰岛遭遇罕见热浪,埃伊尔斯塔济机场记录到26.6°C的高温,打破当地5月历史极值;阿克雷里镇附近区域5月前22天平均气温达10.9°C,成为有百年观测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持续的气候变暖,让冰岛夏季无结冰期延长,冻融循环次数减少,为蚊子生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一直在改变蚊子的全球分布格局。蚊子长距离传播主要依赖人类交通工具,埃及伊蚊起源于非洲,随奴隶贸易船只扩散至美洲、亚洲;
白纹伊蚊源自亚洲,借助旧轮胎、富贵竹贸易进入欧洲、美洲等地,成为全球知名入侵物种。 夏威夷的案例更为典型。
1826年,一艘捕鲸船将蚊子带入夏威夷,当地热带气候让蚊子迅速繁殖,如今已发展出8个种类。随着全球变暖,夏威夷的蚊子种群进一步扩散到原本因气温过低无法生存的高海拔森林。
2007年,起源于亚洲的白纹伊蚊在意大利引发基孔肯雅热疫情,这是欧洲首次出现该疾病;而曾仅存在于中非的寨卡病毒,也随着蚊子的全球扩散,在2010年代蔓延至美洲、亚洲多个热带地区。
![]()
就在近期,《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84种可传播人类疾病的蚊子中,45种已被引入非本土地区,28种成功建立稳定种群,且这种入侵趋势自1950年起急剧上升。
科学家监测发现,冰岛近年来不仅出现了蚊子,2015年一种吸血昆虫虱蝇也成功在此定居,同时水域中开始出现原本生活在南方温暖水域的鱼类,这些现象都在印证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
冰岛首次发现蚊子,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直观信号,提醒我们地球生态系统正发生着细微却关键的改变。
![]()
虽然目前这些蚊子是否能在冰岛长期定居尚未可知,且暂时不会带来直接公共卫生威胁,但这一现象已引发对生态保护的更多思考。
只要人类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守护生态平衡,就能减少类似的生态变迁带来的未知影响,让地球的各类生态系统保持稳定与和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