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博物(ID:bowuzazhi)
是哪种动物拥有超高的全民讨论度!是谁老是让人在家里“滋哇乱叫”。就是它,我们难以驱逐的“室友”——蟑螂!等等,先别滑出去,对蟑螂的厌恶和恐惧或许难以消弭,但是,掌握蟑螂的准确情报,一定能帮你更有效地应对蟑螂!
全文高能预警,不过放心,我懂的!图片已设置左滑,“墙裂”建议胆大的小伙伴儿查看,里面有我们亲赴美洲大蠊养殖场拍摄的“双马尾”各个成长阶段实录。
![]()
后台还老是有人拍张糊照来问博物君这是不是蟑螂,今天我们再教一遍,认准四点就大差不差了:细长“双马尾”(触角);身体扁平;有“腿毛”(刺);两撇“八字胡”(腹部末端有两根尾须)。
坐稳扶好,我们开始啦!
广东大蟑螂咋往人脸上飞?!
所谓“广东大蟑螂”,主要是指美洲大蠊、澳洲大蠊等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大型蜚蠊。它们的成虫有翅,但并不善飞,更多地是跳起做短距离滑翔,飞不高也飞不远。
![]()
![]()
美洲大蠊成虫体长3~5厘米,前胸背板有新月形白斑
成虫有翅(下),若虫没翅(上)
下次看见青少年蟑螂也要能认哦
“大蟑螂扑脸”其实纯属意外:往往是蟑螂趴在墙壁或天花板上时,人类出场,它们企图滑翔逃跑,慌不择路,反而撞到了人身上。实际上蟑螂眼神儿很差,就算真想冲着脸飞,也很难“瞄准”。
踩扁了丢马桶它又爬出来了?
有实验证明,美洲大蠊爬行时“身高”大约12毫米,但被压扁到3毫米时,仍然毫发无伤。它们最多能承受自身体重900倍的压力。所以,有时蟑螂被你踩一脚,一动不动,可能只是装死或休克了,挪开脚还能“复活”。而且它们的体液压力(即血压)比较低,再加上基础代谢低、需水量少,如果躯干没受损,哪怕是断了头也不会马上流血而死。在温湿度合适时,无头蟑螂甚至能再活一星期。
![]()
![]()
正在蜕皮的新鲜蟑螂,断了腿儿的蟑螂在蜕皮之后还能再完整长出来。摄影:未末
如果蟑螂没受致命伤,丢进马桶也不容易淹死:与很多昆虫一样,蟑螂是靠胸、腹部的气门呼吸,而且可以自主控制气门的开闭。体表的刚毛和蜡质疏水层,让它们入水也会裹着一层薄薄的气膜。再配合“闭气”,在静水里,蟑螂能存活半个多小时。哪怕丢进马桶立刻放水冲走,它还是有可能憋着一口气,等水流平静后再爬上来。但如果马桶里放了洁厕灵等表面活性剂,蟑螂体表的疏水层会被破坏,就容易淹死了。
蟑螂会爬进人的耳朵里?
蟑螂确实有可能在人们睡梦中爬进耳道。《博物》杂志“史前奇葩说”专栏的作者@我自己掰一个 就是一位耳鼻咽喉科医生,多次处理过蟑螂入耳的病例。人类的耵聍(耳屎)是角质和腺体分泌物的混合物,其中有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角鲨烯等物质,它们与蟑螂喜爱的食物气味相似。再加上耳道狭窄、黑暗、温暖,与蟑螂喜欢的环境也很像,它们就是被这些综合因素吸引进去的。
![]()
所以,保持卧室清洁很有必要。不在卧室里、床上吃东西,能有效降低食物残渣引来蟑螂的概率。只要蟑螂不在睡卧区域出没,爬进耳朵的概率就很低了。万一真有蟑螂入耳,可以用无刺激的油滴入外耳道,使蟑螂被粘住无法动弹,然后寻求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医生会用鳄鱼钳等工具安全地把它取出来。
北方也有大蟑螂啦?
在我国,居家环境中最常见的蟑螂就是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顾名思义,德国小蠊的成虫体长通常只有1厘米多,美洲大蠊则是能长到5厘米的“大蟑螂”。
![]()
![]()
夹带幼货的德国小蠊,成虫体长1~1.5厘米,前胸背板有两条黑色纵纹。
其实这两类蟑螂都是南北广布的,但美洲大蠊偏爱暖湿气候,在低纬度地区,它们的种群规模要比北方庞大不少。广东、海南等省份,美洲大蠊既十分常见,体型又有视觉冲击力,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南方蟑螂特别大”。
![]()
![]()
知道它们是什么的你腿都软了
摄影:未末
实际上,北方居室环境中,除了美洲大蠊,也还有黑胸大蠊这样的大型蟑螂。而且,随着建筑增多、室内供暖和保温措施越来越好,北方的美洲大蠊种群也有了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所谓“蟑螂南大北小”的规律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
蟑螂大摇大摆,却很难打?!
与大众印象相反,活跃在人居环境中的蟑螂其实相当胆小,相比起你怕它,它更怕你。它们被喊打喊杀了千万年,也演化出了极端敏锐的知觉,时时秉持着“跑为上计”的原则:只要周围有轻微动静、光线变化等等,就意味着“人来了,快逃”。

死腿快跑啊!
比起飞,蟑螂更擅长短跑。它们的六条腿肌肉都很发达,正是跑步健将的配置。目前,美洲大蠊的短跑速度世界纪录,是1991年美国一个研究组公布的:1.5米/秒。你一进屋,正在游荡觅食的蟑螂就已经发现了你,刚举起拖鞋,蟑螂就蹿出去一米远,确实很难杀。
感觉蟑螂好脏,它会传播疾病么?
很多人怕蟑螂是因为“恶心”:它们总在垃圾堆、下水道、厕所等地方乱蹿,身上一定很脏;又会跑到厨房去偷吃人类食物,岂不会把身上的脏东西弄得到处都是?
![]()
其实,在昆虫之中,蟑螂反而算是很注重“个虫卫生”的。它们体表覆盖着蜡质疏水层,通常不易沾染污垢。一旦沾上什么,蟑螂还会像猫一样认真舔舐身体进行清洁。所以无论何时何地,见到的蟑螂总是那副“油光水滑”的模样。但在医院、疫区等高敏地带,它们也确实可能成为疾病的“搬运工”,身上沾染病原体,在爬动中污染物体表面或食物。在平常家庭中,蟑螂致病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
怎样才能根治我家的蟑螂?
消灭蟑螂的方法有几种,各有利弊:
01
市售药饵
蟑螂屋、蟑螂胶饵等工具,优点是容易购买,缺点是蟑螂们见多“食”广,这些药剂革新配方的速度,往往跟不上它们身体产生抗药性的速度,灭杀效果可能不好。
![]()
02
自制神药
比如,可以把肥皂水喷到墙角缝隙、下水道口等蟑螂藏身之处。肥皂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能破坏蟑螂体表的疏水性,致其窒息而亡。
此外,土豆泥加硼酸、白糖,放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比如房间踢脚线或阴暗潮湿的角落),也可以杀灭它们。硼酸对蟑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破坏它们的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此外还会令蟑螂脱水,因此吃了药饵的蟑螂会感到口渴而爬进下水道找水喝,就算没吃下去,粘到身上的硼酸也会破坏蟑螂体表的蜡层。于是,最终它们会因为中毒、失水或呛水窒息,死在下水道里。不过土豆泥在空气湿度低的地方容易变干,需要频繁重新为蟑螂“烹饪”。
03
饲养天敌
捕食性的白额巨蟹蛛(白额高脚蛛),寄生性的扁头泥蜂、旗腹蜂等,都可以控制蟑螂的数量。然而,天敌灭杀效率有限,靠散养它们在家灭蟑难度很大。对很多人来说,家里有个大蜘蛛,也并没有比家里有蟑螂好到哪儿去。
![]()
![]()
白额巨蟹蛛:养我还是养蟑螂,你选一个
图源:Wikipedia
![]()

扁头泥蜂:又来活儿了
视频来源:YouTube
04
干净卫生
以蟑螂的生命力和繁殖速度,一旦出现,就很难彻底灭杀。所以比起用药物手段“治”,更有效的办法是打好“防守战”:不给蟑螂留下食物,比如剩菜放冰箱、残渣要清理、垃圾及时倒;也不给它们留下容身之所,比如定期清理家中各种缝隙、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家居环境的干净整洁。
另外,从外面带回家的物品(家具、快递纸箱、菜蔬等)也要仔细检查,避免夹带蟑螂卵鞘,引“螂”入室。长期严格执行这些事项有难度,但如果能坚持,效果会很好。就算同一楼栋里有蟑螂种群存在,个别游荡进了你家,发现食物匮乏,也不会久留。
撰文 | 昆虫学小鱼
绘图 | 孟凡萌
摄影 | 未末
微信编辑 | 未末
本文原载于《博物》杂志2025年11月刊
来源 | 博物(ID:bowuzazhi)
未经授权,禁止二次转载,如有需要联系原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