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重庆,连风里都揉着桂花香。30岁的重庆姑娘徐嘉忆在满城细碎金黄的见证下,与波兰丈夫小马刚办完一场温馨的中式婚礼。
![]()
徐嘉忆和丈夫小马。受访者供图
没有奢华的排场,这场婚礼却因为一个特殊决定,从山城传递出跨越国界的温暖:夫妻俩将收到的来自50余名宾客,4万元礼金中的一半,捐赠给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用于帮扶困境儿童——这笔2万元的善款,也成为了该中心成立10年来个人单次最高捐赠。
反馈令夫妻俩动容
“我们在捐赠天南海北的祝福与爱”
10月15日在重庆南岸成婚, “圆满”二字,被徐嘉忆不假思索地用来形容此次婚礼。24日夫妻俩完成对山城志愿服中心的2万元线上捐赠,第一时间便收到了来自中心的感谢状。感谢状上的被感谢人,除了二人的名字,还特意打上括号,备注上了 “及婚礼宾客”。
![]()
感谢状还感谢了“婚礼宾客”。受访者供图
捐赠礼金的决定,早在发出请柬之初就埋下了伏笔。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丈夫小马的主动提议。
筹备在渝的婚礼时,小马主动询问嘉忆中式婚礼的礼金习俗。在得知在重庆礼金多为新人自留,日后方便还“人情”后,小马认真与妻子商量:“礼金也是大家的一份祝福,但我们日常开销够用,何不把这份钱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去?”与丈夫一拍即合,小两口当即决定,礼成之后要将婚礼礼金的50%捐赠出去。
这个决定被写在了中英文版的请柬末尾,“愿我们的点点心意,能化作温暖更多人的力量。”意外的是,这份善意收获了更大的善意。
![]()
中文请柬上提前注明会捐赠礼金。受访者供图
“我们很多朋友不远万里从波兰、英国及国内郑州等地专程赶来,得知礼金要用于公益后,更是执意多添一份‘祝福’。”嘉忆回忆时,眼里闪着光,她说,当天50多名莅临宾客,中国和波兰的亲朋各占一半,4万元的礼金远远超出她最初预计。
因宠物结缘,嘉忆的好友桂正强当天从江津辗转赶来。哪怕事前被反复叮嘱“人来就好”,但对方依然悄悄在礼金台塞进500元。此前,嘉忆曾多次拒绝他的“线上礼金”,但他却说:“钱不多,我的力量很小。但汇进大家的力量,我能给予的好像就多了一点点。”
![]()
徐嘉忆将捐赠后续在群里反馈,收到了大家的点赞与肯定。受访者供图
朋友们的积极反馈令夫妻俩动容,“祝福给你俩,钱就用来捐赠。”有朋友甚至认为,嘉忆、小马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捐赠机会和平台,“我们在捐赠天南海北的祝福与爱。”
2万元善款落地
“让每一份善意都不打折”
为了让善款善用,也为了大家的心意不被辜负,徐嘉忆格外慎重,花了不少心思筛选受赠机构,直到接触到山城志愿服务中心,才下定了决心。她了解到,这家志愿者机构常年帮扶困境儿童和特殊老人,成立已有10年,许多持续性项目都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更打动她的,是中心执行主任高建军的那一份坦诚。高建军告诉徐嘉忆,若这笔钱捐赠给中心,部分资金会用于组织运营,并不是100%直接给到受赠者,“希望你能理解,我知道有些捐赠者会介意这一点。”这反而让徐嘉忆彻底放心,“这样的透明,恰恰让我相信钱能被用好。”
![]()
山城志愿服务中心执行主任高建军将感谢状颁发给徐嘉忆。受访者供图
拿到2万元善款时,高建军反复感慨这份善款的价值,“沉甸甸的。”对于中心首次收到来自婚礼礼金的捐赠,也是中心成立以来收到的个人单笔最高捐赠,高建军告诉记者,这笔款项会全部用在“刀刃上”:一部分帮扶特困儿童家庭,另一部分用于支持渝西医院肿瘤、脑瘫患儿的医疗费用。为了让新人放心,中心每月都会给夫妻俩发活动简报与费用明细,“绝不让每一份善意打折扣。”
婚礼过后没多久,徐嘉忆特意跟着中心去了渝西医院,参与了一次针对脑瘫儿童的志愿活动。看着项目负责人、志愿者王丽婷和孩子们互动,听对方说“幸福就是看见孩子们一点点变积极”,嘉忆忽然懂了这次捐赠的意义。
她把现场照片和感受分享到婚礼群里,群里不断被“点赞”“太棒了”“温暖传递”的回复刷屏。“原来把小家的幸福传给大家,是这么踏实的事。”小马也说,这次重庆的婚礼让他和他的朋友真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嘉忆则坦言,起初只是想不浪费礼金的心意,如今却真实感受到这场婚礼另一处珍贵的地方,就是让天南海北的祝福,真真切切帮到了需要的人——“这才是我们能给社会做的,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