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龙华慈善为现代化城区建设注入“爱心动能”

0
分享至


  11月13日,“新起点·新担当·新华章”深圳市龙华区慈善会会长就职典礼举行。


  深圳市龙华区慈善会会长黄启键发言。

  汇聚向善力量,共筑大爱龙华。11月13日,“新起点·新担当·新华章”龙华区慈善会会长就职典礼举行。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雷卫华为新任的龙华区慈善会会长黄启键、常务副会长浦文浩、荣誉会长的房品新、监事长李俊授牌。龙华正全力建设现代化城区,慈善事业既是坚实支撑,更是鲜明的文明底色。作为深圳打造“慈善之城”的核心力量,龙华慈善始终不可或缺,更持续为这座城区注入源源不断的“爱心动能”,助力建设温暖宜居、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家园。

  龙华全力建设现代化城区

  慈善事业既是重要支撑,更是文明底色  

  在11月13日举行的“新起点·新担当·新华章”龙华区慈善会会长就职典礼上,深圳市慈善会会长戴北方,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雷卫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有明,区政协主席熊佩锦,区领导曾敬东、詹惠军、黄立敏、张高峰出席活动。

  典礼现场,一部温情与力量交织的工作纪实片拉开序幕。画面中,助医项目为重症患者撑起生命希望,助学行动让寒门学子圆了求学梦,助老服务把温暖送进独居老人心间,应急救灾队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一个个鲜活场景,串联起龙华区慈善会近年来深耕民生领域的坚实足迹,让在场嘉宾深切感受到“慈心厚德、善举惠民”的初心分量。随后,雷卫华为当选的龙华区慈善会会长黄启键、常务副会长浦文浩、监事长李俊,担任荣誉会长的房品新授牌,现场掌声如潮,寄托着殷切期望。

  “这承载着组织的重托、饱含着会员的信任。我有‘老骥伏枥’之感,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任会长黄启键在发言中表示,将用敬爱之心践行使命担当,以创新思维增强慈善驱动力,扎根基层打造龙华慈善品牌,坚持公开透明运作聚合阳光慈善力量,让慈善文化滋养乐于奉献的心灵,与团队伙伴们,保持利他的初心、仁爱的热情、奋斗的姿态,以扎实的行动和业绩,谱写龙华慈善新华章。

  雷卫华代表区委、区政府送上“三份期待”:一是期待慈善事业成为“共同富裕的助推器”,在民生保障短板领域持续发力;二是期待慈善服务成为“城市文明的试金石”,以专业规范的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三是期待慈善监管成为“爱心安全的防护网”,构建起规范、透明、高效的慈善发展生态。他特别强调,龙华正全力建设现代化城区,慈善事业既是重要支撑,更是文明底色,区委、区政府将始终做慈善事业的“坚强后盾”。

  为深圳慈善事业增添新动能

  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龙华样本”  

  作为深圳慈善领域的“领头人”,戴北方从全市发展格局为龙华慈善“把脉定向”。“深圳正全力打造‘慈善之城’,龙华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他指出,龙华慈善特色项目的探索富有成效,有“人人可参与”的软环境,此次就职典礼正是市、区慈善资源联动的“新起点”。他希望龙华区慈善会与市慈善会在机制共建、品牌共创、能力共提上深度协作,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龙华样本”,为深圳慈善事业增添新动能。

  立足新阶段,龙华区慈善会将继续胸怀“国之大者”,践行慈善为民初心,围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持续创新“互联网+慈善”模式,建设智慧慈善、阳光慈善体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加强慈善文化传播,讲好龙华慈善故事,推动“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蔚然成风,为龙华建设温暖宜居、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城区持续注入慈善动能。

  每一笔善款都凝聚着爱心温度,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民生期盼。数字见证成长,截至目前,龙华区慈善会已累计募集款物超4.34亿元,支出善款近3.33亿元,设立慈善基金119支,实施公益项目超500项,覆盖助医助学、助老助残、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重大灾害救助等民生重点领域;参与慈善捐赠人次突破百万,百万市民用爱心编织起覆盖全面、专业规范的区域慈善网络。

  点滴爱心汇聚成炬,慈善初心温暖龙华。龙华区慈善会始终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着积极力量。未来,龙华慈善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持续为建设温暖宜居、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城区注入源源不断的“爱心动能”。

  聚焦

  龙华慈善生态体系 展现四大创新特点

  自2016年5月6日成立以来,龙华区慈善会以整合社会爱心资源为己任,逐步构建起兼具龙华特色与时代温度的慈善生态体系,展现了聚焦精准帮扶,践行“弱有众扶”;发展社区慈善,激活基层治理;推动联合慈善,整合多方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等四大创新特点,成为助力民生保障网越织越牢、推动社会善治效能持续提升的重要力量。  

  精准帮扶筑底线,践行“弱有众扶”使命

  以群众需求为圆心,以精准帮扶为半径,龙华区慈善会践行“弱有众扶”使命,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的帮扶体系,让慈善阳光穿透每个困难角落。

  在救助网络建设上,区慈善会搭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慈善工作体系,织密助医、助学、助困三维救助网络,实现救助服务高效协同。截至目前,已累计帮扶救助6200人次,确保每一份求助都能得到及时温暖的回应。为保障体系规范运行,慈善会不断完善三项救助管理办法,以制度化建设夯实慈善服务的可持续性,让每一笔爱心捐款都落地生根、温暖延续。针对特殊群体的多元需求,慈善会推动专项基金聚焦细分领域开展个案救助,通过“分类施策、精准滴灌”的专业服务,为困境群众撑起希望蓝天。  

  深耕社区激活力,筑牢基层善治根基

  社区是慈善事业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的关键节点。区慈善会以“基金+活动+空间”三维联动模式深耕社区慈善,推动慈善资源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

  基金支撑不断强化,全区已设立61支社区慈善基金,到账资金达1823万元,累计支出1122万元,落地社区公益项目262个,帮扶困难个案222人次,实现慈善资金的高效转化与服务精准触达。慈善氛围日益浓厚,通过持续开展“聚善日”品牌活动,累计举办公益集市等各类活动4800余场,吸引68万余人次参与,让“人人可慈善、处处有善举”的理念融入社区日常。服务空间持续扩容,依托12个社区公益空间整合多方力量,累计开展公益活动1990场,服务居民超10万人次,构建起类型丰富、参与便捷的社区公益服务网络。

  联动聚合强效能,放大慈善社会价值

  作为区域慈善枢纽平台,区慈善会以“基金联动+社会动员”双轨并行策略,高效整合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资源,持续提升慈善服务效能与社会影响力。

  基金矩阵不断拓展,累计设立58只专项及冠名基金,募集资金逾1.6亿元,支持领域全面覆盖助老扶弱、教育发展、困难帮扶、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领域。社会参与热情高涨,联合企业、商会、社区发起“一起捐”等公益倡议,在“99公益日”等公开募捐活动中累计筹集善款3715余万元,推动慈善资源与优质公益项目高效匹配。应急担当彰显初心,先后策划实施“情系九寨”“喀什暖冬行动”“抗击山竹·龙华有你”“心系湖北·守护龙华”“聚善抗洪·加油河南”及抗击台风“桦加沙”等应急救援项目,在灾害救助与民生保障一线展现龙华慈善的速度与温度。  

  精准助力兴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紧密围绕区域“6·30”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区慈善会以“资金扶持+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持续助力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帮扶工作从“输血”向“造血”升级。

  帮扶资金持续汇聚,通过开展多形式乡村振兴主题公益筹款活动,累计募集帮扶资金超9400万元,为对口地区发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民生项目精准落地,在广东紫金、广西东兰、凤山、罗城等对口帮扶地区推进“紫东凤”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危房改造、助学帮扶、长者关怀、社区服务等民生项目146个,让帮扶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帮扶模式不断创新,将对口帮扶与“聚善家园”公益品牌深度融合,推动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进入社区公益空间等销售渠道,构建“生态产品进城、公益资源下乡”的双向流通机制,实现帮扶双方从单向援助到双向共赢的转型。

  (注:相关数据截止至2025年9月30日)  

  文:张小玲 刘庚怀

  制版:李斌 刘艳兰 严文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3781文章数 35858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