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8日,台北马场町又响起了杀人的枪声。
8天前,吴石、陈宝仓、朱枫、聂仪四位烈士在这里,英勇就义。
仅仅过去了8天,这里的血迹未干,烈士的尸骨未寒,陈仪将军就步他们的后尘,倒在了这里。
陈义将军与吴石等先行者一样,都因为爱国,都希望中国人不再遭受战火的蹂躏。
蒋介石从反动集团的利益出发,容不得这些正义的行为,不顾他们曾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尤其是不顾陈仪将军接收并治理台湾的功绩,残酷地将国之栋梁杀害了。
真是天理难容,罄竹难书啊!
陈仪将军之所以能作为接收台湾的首席长官,因为他在辛亥革命、北伐、抗战中,屡建奇功,并有主政福建的丰富经验。
福建与台湾一海之隔,风土人情接近,所以在台湾光复后,陈仪成为接收台湾、并成为台湾省首任行政长官的最佳人选。
![]()
是陈仪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殖民者的投降,并向世界宣布:
也是陈仪在台湾光复仪式上,发表了光明磊落的施政演讲:
![]()
陈仪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他顶住国民党高官想从台湾捞一把的种种乱象,维持正常的接收秩序,保护台湾的现有经济,力主维持台币及台湾金融机构自成系统,阻止国民政府强加给台湾的法币,从而稳定了台湾市场,避免了台湾百姓的恐慌与损失。
![]()
陈仪亲自主持没收日本曾经控制的工矿资源,按不同规模或由政府管理,或交地方经营,或交个体打理。
这种发挥各方积极性的做法,很快就使台湾的工矿企业正常运转,产生效益,繁荣了经济。
陈仪走访田间地头,了解土地与农民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把从日本人那里收回的土地,无偿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被日本人剥削了50年农民再一次成为土地的主人,有了翻身解放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
为了恢复日本统治台湾时对中国文化的破坏,陈仪积极倡导国语教育,陆续创办了师范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等专科学院,为复兴中国文化、培养台湾人才,打好了基础。
陈仪仅在台湾执政三年,为稳定台湾社会秩序、恢复台湾经济,保障了台湾人民的丰衣足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1948年,陈仪被调回大陆,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兼浙江省军管区司令部司令官。
这时解放战争如火如荼,国军节节败退,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陈仪与吴石一样,都是是非分明的爱国将领,他从战争形势中,进一步看到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也目睹了共产党与解放军深得人心。而陈仪的秘书胡允恭又恰恰是地下党,对陈仪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少不了。
为了国家统一、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一个光明而大胆的想法在陈仪的心中产生了,即说服他的学生兼女婿、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起义。
于是,陈仪写了一封信,让可靠的人交给汤恩伯。信中详细阐述了长江防线已不可守,为了保全浙沪百万生灵,应当机立断,与共产党和谈。
遗憾的是,汤恩伯在权力与利益的驱使下,竟然背叛了他的老师与岳父,把陈仪的这封信交给了蒋介石。
![]()
后果可想而知,陈仪很快被抓,并押送到了台湾。
蒋介石派多人说服陈仪悔过,就如吴石一样,陈仪认为他做的是正义的事,没有错、也没有罪。相反他还让说服他的人给蒋介石带话:
![]()
蒋介石更为恼火,一句“杀无赦”了断了这位爱国将领的生命。
1950年6月18日,陈仪被押上了杀死吴石的刑场,他为能跟随吴石的足迹而感到荣幸,边走边说:“人死,精神不死!人死,精神不死!”
枪口对着陈仪时,他如吴石等四位烈士一样:面容平和,眼神坚毅。
陈仪倒下了,倒在他曾经接收并治理的祖国宝岛。
![]()
1980年,陈仪被国家追认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出生命的爱国人士”,与吴石、陈宝仓等爱国将领一起,永远彪炳在中华民族英烈的史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