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当秋风将汉画像石上的纹路
染成金黄
落日为彭祖园的银杏
披上霞衣
户部山的青石板又氤氲着
岁月的温凉
我们迎来了重阳

![]()

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是为“重阳”,谐音“久久”,寄托着国人对生命长久的朴素祈愿。在徐州,这一传统因着情义精神的滋养而愈发厚重。
截至2024年末,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24.3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1.87%;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63.7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15.96%。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6.71万人,占常住总人口22.94%;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50.91万人,占常住总人口16.75%。
全市百岁老人有1110人
81%为女性
年龄最高的老人为119岁
![]()

汉文化之都,民风淳朴,“孔子传道”“陵母训子”千古传颂。《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里,孔子躬身行礼的姿态,藏着先贤对长者的谦卑。“赐杖养老”,那份写入汉代制度的尊重,让尊老成为社会共识。讲孝道、兴孝风,对“老”的敬重、对“寿”的期盼,融入徐州人的血脉。
情义徐州,把敬老美德浸润城市肌理。如今,漫步古镇的石板路上,仍能看见老字号店铺里悬挂的“寿”字牌匾;走进汉文化景区,汉画像石上“尊老敬贤”的图案,依旧在诉说着这座城市亘古不变的人文情怀。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尊重长者,让敬老成为精神自觉的城市,才是有温度、有厚度的城市。
![]()
重阳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传统,更在于提醒我们: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城市文明的标志。重阳敬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街头巷尾的生活场景,温暖人心的日常行动。
所以今天
能不能把其他的事都放一放
早点回家
递上一碗热汤
翻着老照片说笑
“爱老” 的心意
就是重阳最甜的滋味
(作者巴全东,系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首席编辑,江苏名评论员)
![]()
作者 | 巴全东
美编|徐梦雨
徐州广电编辑 | 欧阳白雪
一审 | 姚亮
二审 | 朱宸昕
三审 | 张清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