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6月的雨真大,等咱们挥师北上,能不能一路顺风?”黄埔校场内,一名学员撩起衣角对同伴低声嘀咕,同伴笑着拍他肩膀:“别担心,第一军打头阵,咱们有人带。”一句随意的对话,道尽了当时的热血氛围,也将故事拉开序幕。
广东完成清剿陈炯明后,广州城里的喧闹声突然收敛,取而代之的是紧张却有序的集结号。蒋介石此刻手里只有八个军、十万余人,与后来动辄百万的规模根本无法相比,可他知道,这八个军是命根子。第一至第四军率先受命,肩负冲破南北旧秩序的任务。
这四支队伍看似同属“国民革命军”,血脉却各有源头。第一军是黄埔嫡系,第二军出湘,第三军根在云南,第四军来自粤系,这种“南四拼盘”在民国史中十分罕见。也正因为出身不同、师承各异,军官名单才格外引人关注。
先看第一军。何应钦任军长,他原是黄埔教师,讲课时话不多,却能一口气写下成排战术符号。第一师王柏龄率孙元良、倪弼、薛岳三团冲锋在前,孙、薛后来都成了将星。第二师刘峙被称为“行动派”,陈继承、蒋鼎文、惠东升紧随其侧。第三师谭曙卿较少露面,可副师长顾祝同却是日后声名显赫的“五虎将”。此外还有冯轶裴的第十四师与钱大钧的第二十师,加上炮兵、警卫、补充,共计十九个团,规模在当时的八军里排第一。
![]()
人数虽多,战斗力还得看执行。汀泗桥、贺胜桥两役,第一军在烟尘与稻田间连推吴佩孚防线,薛岳夜袭、蒋鼎文断后、顾祝同侧防,各自的名字就像桥头的灯火,一夜之间被士兵们反复传唱。
第二军由谭延闿领衔。这位湖南名士曾在长沙写诗、在北京议政,临到出征却换上军装,将湘军嫡系与保定、讲武堂学生编进第四、五、六三师。张辉瓒、谭道源、戴岳分任师长,罗寿颐、朱刚伟等人握团旗。湘军炮火凶悍,谢慕韩指挥的炮兵团在九江外江滩连续轰击,解了滇军侧背之急,这一点在许多回忆录里被反复提及。
![]()
第三军是滇军牌子,朱培德统军。军史常说“模范二朱”,另一位是朱德,可彼时朱德已远赴欧洲,北伐战场上的朱培德则带着王均、朱世贵、万人敌等人,分成七、八、九三师共八团。滇军纪律严苛,队列行进时士兵不许左顾右盼,这在混杂的南方部队中十分显眼。江西德安激战,万人敌团夜夺制高点,王均清晨突入城北,朱培德随后整编俘虏,速度堪称教科书。
第四军由粤系撑场面。李济琛名列军长,陈可钰佐之。粤人好称兄道弟,却也最讲山头。第十师陈铭枢与蒋光鼐配合默契,第十一师陈济棠从这里起步,后来被封“南天王”。张发奎的第十二师则以“野性凶猛”著称,吴奇伟策划的突击常常在夜里完成。十三师徐景唐守在右翼,叶挺率独立团游走穿插,这支独立团后来接连改编,却始终保留“敢打硬仗”的威名。
有人爱做数字游戏,比来比去,第一军十九个团名列第一;第二军十二个团;第三军八个;第四军十三个。如果单按人数算,第一军的确是“头把交椅”,但要论战场作用,四军之间呈现的是一种互补。第一军冲锋,第二军坚守,第三军机动穿插,第四军擅长孤军远袭,这才成就了不到一年便打到长江的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北伐并非单纯军事行动,宣传队、政治部一路随行。第一军的政治部主任是邓演达,他在村口石板上写下“打倒列强”的标语,乡民好奇围观,队伍顺势补给。第四军则把粤剧班改成宣传分队,行军的空隙唱《秋瑾》,士兵自觉掏钱买茶水,这些细节让“革命军”与旧军阀截然不同。
![]()
时间线继续向前推。1926年底,北伐军横渡长江,吴佩孚部在宋埠溃散,孙传芳退守南京。第一至第四军的番号随后被扩编、换防,很多名字也走向分岔。薛岳转战赣南成为“追击高手”,顾祝同日后指挥淞沪会战;张辉瓒在抗战初期失守,戴岳沉寂;朱培德因政争被边缘化;陈济棠另立广东政权,叶挺则在南昌起义举旗。不同命运,在北伐出发那一刻并无预兆,却早已埋下伏笔。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四支出身各异的队伍,南方革命政府难以在短时间内穿透长江防线,也就谈不上之后的名义统一。北伐前期军官名单之所以值得反复梳理,正因为它透露出一个时代的权力布局:黄埔系的军校制、滇军的讲武堂传统、湘系的乡绅网络、粤军的商埠支持,这四股资源被硬生生扭在了一股绳上。
遗憾的是,北伐胜利并未让这些军官携手走到最后,彼此之间很快陷入新的派系竞争。历史没有绝对的功过表,但那一页名册仍能说明问题——二十多岁的学生、三十出头的讲武堂教员、亦或临危挂帅的湘军老将,在1926年的珠江口汇聚成一支“杂牌”却精锐的武装。正是他们的联合,才让北伐从口号变成现实。
![]()
今天再看那些军官的履历,前半生在北伐紧紧捆绑,后半生却走向分化。这种对照,本身就构成了民国军政史上一段耐人寻味的注脚。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