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总有一些精神如松柏般长青,经住岁月“岁寒”考验,在时光深处熠熠生辉。翻开书页,从佛典的智慧启迪,到文人墨客的明月情愫,再到孔子“松柏后凋”的喻示,无数故事串联起对坚贞品质的探寻,而三国关羽的忠义传奇,更是为这份坚守写下浓墨重彩的注脚。
![]()
佛典《楞严经》以“指月”喻法,引导人们透过表象悟本质,恰似文人墨客面对同一轮明月,各赋情思——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苍凉,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思念,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愁绪,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相思,皆因明月这一媒介,编织出各异的情感篇章。这是文人的浪漫,也是“人各有志”的生动体现,正如佛陀所言,坚守修行,便可得福祉,志向指引下的坚守,本就是一种力量 。
![]()
孔子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将松柏与仁人志士相联,赞美人在恶劣环境中奋力抗争、坚守节操的品质。自然界里,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松柏常青、竹节苍劲、梅花傲寒,它们以姿态诠释坚韧;人间世中,“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文天祥便是典范。南宋危亡之际,他于囚牢中以“浩然之气”苦撑三年,作《正气歌》明志,刑场上从容殉国,用生命践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让儒家精神照彻历史长夜。孔子对子路不耻与穿狐貉者同立的认可,亦彰显对坚守本心、不为外物动摇的赞赏,这种坚守,无关外在境遇,只关内心操守 。
![]()
三国关羽,更是忠义坚守的代名词。他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身长九尺、须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的形象,经“桃园结义”“打造青龙偃月刀”定格,成为后世“武圣”。从劝刘备许田猎时除曹操,显忠义之忱;到归降曹操后,虽受厚待,却因念刘备恩义,“降汉不降曹”“得知刘备下落后离去”,斩颜良立功后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寻主,尽显“誓以共死,不可背之”的赤诚。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中,他屡立战功,也因荆州归属等问题,陷入东吴、曹魏夹击,最终麦城遇难,不肯屈降而殉义。死后立庙奉祀,香火绵延,其“不忮不求”的坚守,成为千古流传的信念 。
![]()
这些历史片段,如同一幅幅画卷,展现着“松柏后凋,坚贞不移”的精神传承。佛典的智慧、文人的情志、先哲的喻示、英雄的传奇,共同诉说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环境怎样恶劣,坚守内心的操守、信念、忠义,便能如松柏般,在岁月冰霜中傲然挺立,让精神的光芒,穿透历史,照亮当下与未来,提醒我们在人生途中,以坚贞为骨,以坚守为翼,奔赴属于自己的“岁寒”考验,书写不负初心的篇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