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大嘴
原文发表于 2019年06月19日
![]()
(本文根据蜂窝儿童宇宙创始人范江华在第三届 “LIFE教育创新峰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演讲内容有增补。)
![]()
大家好,我是蜂窝儿童宇宙的创始人,范江华。说起我的名字,可能大多数朋友不认识我,因为一般大家都称呼我为大嘴。
今天,我和大家在杜威访华百年的分论坛上分享的是《让孩子无所畏惧地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获得自由》。
说起孩子,试想一下,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一天将会经历什么?
早上 6 点起床,
早上 8 点之前到学校,
下午 4 点左右放学,
要么进入学校的4 点半课程,或者进入托班开始写作业。
9-10 点入睡,准备开始新的一天。
很简单的生活,但事实上,孩子被各种智能设备的屏幕包裹着了。电话手表、iPad、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孩子从屏幕中看到的世界,也充满了真实生活中的冲突。
比如,满世界的共享单车堆积。共享单车明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便利,为什么还会被人破坏?
![]()
比如,中美贸易战。战争既然是坏事,为什么双方还要打架?
基因编辑、转基因、华为、5G……这些话题不停地灌入成年人世界的时候,孩子同样也在接受这样的信息。
孩子在经受我们从未想象过的信息冲击。他们正在经历的时代,是任何事情都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时代,信息无孔不入地到达他们的眼睛、耳朵、大脑。
“等孩子长大就明白了。”
![]()
这往往是我们为孩子面临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那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咱们小时候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关于生命的终极问题?人生有什么意义?……
似乎,我们现在也没有想明白。因为问题的答案并没有终点,所有的问题都必须不停思考与探索,才能得以解决。
所以,长大了并不能解决问题。
人们过去通过传授经验就能让孩子安安全全、稳稳当当地生活一辈子了。比如在农耕时代,告诉孩子早上 6 点起床耕地,中午太阳太猛烈,需要回家休息,下午的时候再出来耕地。同时对邻里保持一些基本规则的关系。
现在不行了,即使是五年前的经验,现在都不一定管用了。
就像吴军在《见识》中所说的那样。
“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这一辈的人如何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
吴军——《见识》
最后,世界似乎已经从平静的全球化开始变得分崩离析。
“中美贸易战”,英国的脱欧,各种个体的恐怖袭击……人们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对全球化地球村的想象成为了过去式,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崛起,这样的明天,就是我们孩子的未来世界。
这样的复杂性,已经远远大于过程中国人所处的单纯环境了。而我们的孩子未来不仅仅是需要成为一个中国人,还需要成为一个地球公民。
因为想要在这个地球上与其他国家的人沟通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还需要一个能理解、关怀这个复杂且巨变的世界的地球公民。
世界变化的愈加迅速,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成为了过去,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如果孩子不现在做好准备,未来的更多挑战就会“嘭”一下来了。
不管未来的挑战是人工智能替代人类,还是孩子被阶级滑落成为无用阶级,还是被“北京折叠”,孩子依然要面对生活中具体的麻烦和问题。
孩子现在就必须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学习——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麻烦和问题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勇气。
生活问题是什么?
前段时间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一个指导意见,小学生要学会做一日三餐,钉纽扣,补袜子,而高中要学会煲汤与做双皮奶。这似乎是在生活中学习。
但我认为,在生活中学习远远不仅是这样。
![]()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孩子想要学会做菜,只要下载一个 APP,就能找到各种各样菜谱的菜谱。可能他不一定想做煲汤,也许想吃东北的地三鲜。这一切都可以在互联网时代轻松解决。
那我们该如何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呢?
我认为孩子对生活中的任何问题都是教育的机会。
正如 PPT 中展示的这些问题。
![]()
![]()
孩子之所以会有无数的问题,那是因为
- 孩子对生活的好奇心是构建世界的开始。
- 孩子提出问题的是因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自己获得的信息发生了冲突。
而我们需要让孩子有勇气与能力去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成为地球公民。那我们就需要带领孩子
- 解决提出的问题,并且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获得解决问题的勇气。
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简单,只需要一次次地去练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这些方法内化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即可。
而为什么要让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呢?
让我们想想看,我们人生当中有多少次面对麻烦和问题的时候其实是极端的恐惧与害怕,甚至在退缩。很多时候,我们就困在了那里,无数次在面对这样问题的时候,停止不前。
例如,英国首相丘吉尔在面临二战德国已经占领法国、英国孤军奋战的时候,他也在面对与每一个人相同的焦虑与痛苦。他甚至要在厕所里面悄悄打电话给美国总统寻求军需物资的支持。
![]()
丘吉尔伟大吗?伟大。
但是他在面临如何战胜纳粹这个问题的时候,与每一个人面对生活中问题时候一样,也都承担了对于个体而言的 100% 的压力与焦虑。没有什么不同。而丘吉尔只是多了一点点勇气战胜这些问题。
生活是具体的、复杂的、丰富的、多样的。生活即是孩子的未来。而能在生活中获得自由,成为地球公民,其实一点也不比赢得二战容易。
在生活中,孩子拥有不同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不同的视角里面有不同的解读。
这里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认为一个孩子在构建世界的基础逻辑时的 3 类问题:
1.自己 2.别人 3.世界
只有孩子学习并构建完毕了这三个维度的问题,才拥有在世界自由行走的勇气与能力。
如何从自己、别人、世界角度一起和学生学习?
分享一下蜂窝儿童宇宙的经验。
自己:“我为什么要上学?”
孩子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可能孩子偷懒,不想学习了。
但真实情况有可能是,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麻烦和和问题了,被老师体罚了,被同学欺负了,亦或者发生了什么尴尬的事情了。而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孩子自己认为上学的理由和家长的不太一样,所以孩子产生了困惑与恐惧。
![]()
一起与孩子梳理上学的不同理由。这样的理由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不同的视角看见不同的东西。同时,其实大家都拥有相同的想法,只是有可能大家都过于在乎自己的想法了。
自己:“我被欺负怎么办?”
一般来说,父母会直接告诉孩子打回去,告老师,或者不搭理这个同学。
![]()
但其实如果和孩子探索一下,一个人为什么平白无故的想要欺负人呢?这个人是不是想要获得什么好处呢?或许可以从底层元认知上帮助孩子去理解这个与自己有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孩子自己的问题,虽然和世界有关,但这些都是与核心叙事主体都是自己。在不停带领孩子解决自己为核心的问题后,我们也需要去解决他人的问题了。
别人:一家人为什么是一家人?
人们对一家人的定义一般都是好莱坞等主流影片的认知,一定要有一个大房子,一定要有父母双全,如果有一只宠物,那就更幸福了。
而真实的情况真是这样吗?
世界过于复杂,每一个家庭都不同形式的存在。父母离婚,没有那么大的一个房子,父母也许经常吵架,这样的家庭还是一家人吗?不确定。
![]()
所以我们需要一起去理解家庭的变化过程,带领孩子一起从空间、物品、关系、记忆去建立一个家庭,并且去接纳家庭的变化。
别人:完美的老师存在吗?
老师每天与孩子接触时间非常长,但我们几乎没有一起与孩子讨论过,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我们所知道的所有事情都是赞美老师的伟大与无私。可是,当孩子受到老师的一些区别对待,可能一个科目就此完蛋了…
![]()
我们需要与孩子聊一聊满分的老师是怎么样的,而我们真实学校中的老师是几分的老师。面对不同的老师,我们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这样解构了老师,让孩子理解,原来老师并没有那么宏大的形象。原来也是一个普通人。
这仅仅是与他人关系的例子,他人关系其实还有亲戚、父母、同学,甚至还会有自己喜欢的同学。
聊完“我和他人”的关系之后,孩子还需要一起群探讨世界中一直存在的问题。
世界:“奥兹海默”老人可能会遇到什么麻烦和问题。
孩子们洞察到,奥兹海默病人的家人是最痛苦的,因为奥兹海默病人像小孩一样难以照顾。而小孩会不停的成长为家人带来成就感,老人却越来越来老,越来越糟糕,带来的是绝望。
![]()
所以他们希望改造养老院,为奥兹海默病人的家人分担痛苦。改造的方法是,孩子们觉得奥兹海默病人会忘记自己的房间,那就把房间的门画成五彩缤纷的颜色,让病人的大脑中留下一副绚烂的色彩。
![]()
还有孩子觉得,可能要把厨房的门改装掉,因为厨房有太多的危险品了。厨房的门要变得恶心!
当孩子去关心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仅仅建立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认知,同时还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他们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勇气。
如果大家有兴趣,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学校与家与孩子开始这样的讨论与分析。
不要忘记与孩子讨论现在正在发生的时事热点,因为现在发生的时事热点,是让孩子去理解这个世界多元复杂的最好切入点,而且有可能是造成未来世界变化的“蝴蝶”。
![]()
最后,我认为教育本质就是让孩子无所畏惧的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获得自由。
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与参与到与孩子一起讨论生活中问题的行列来!谢谢大家。
蜂窝儿童宇宙——支持7-12岁孩子看见情绪,清晰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专为成长在中国内卷环境中的孩子设计,通过线上直播课程,线下营地支持和帮助他们理解并释放学校生活中的情绪,清晰地思考所面临的挑战,从而培养自主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能让孩子从现在开始认识自己,拥有选择自己现在与未来良好生活的能力和权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