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胃,一起去深圳……

0
分享至

胃,一起去深圳……


深圳旧时叫新安,滩涂里的蚝是命根子。

渔民弯腰摸蚝,指尖沾着咸腥,蒸蚝的热气裹着海味飘出茅棚,

《新安县志》 “蚝田百顷,利薄四海”,沙井蚝从宋代起就养在这片海,

晒成蚝豉能抵半年荤腥。

山边客家人把豆腐挖洞塞肉末,蒸得鼓胀,咬开油汁溅在粗布衣裳上,比腊肉更解馋。


改革开放后,人从各地涌来。

潮汕人捶的牛肉丸能弹三尺,四川火锅的红油滚得冒热气,可深圳人没丢老味。

大排档里,穿西装的和扛行李的共坐一桌,都夹着沙井蚝仔煎,鸡蛋裹着蚝肉,香得勾人。

过年时,盆菜叠得老高,蚝豉、烧鹅、

酿豆腐码在瓷盆里,是五湖四海味的团圆。


如今高楼底下,公明烧鹅斩块时皮脆得响,老字号柜里的蚝豉焖猪肉,还是当年的咸鲜。

新馆子用荔枝木烤鸡,果香渗进肉里,却没丢那份实在。

就像渔民摸蚝的踏实,客家人酿豆腐的真诚,深圳饮食从来不是精致的摆设,

是 “饱得心安” 的烟火,

古话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求 “味不厌真”。

今天,跟诸位讲讲深圳的十大名菜……


光明乳鸽

1982年深圳光明农场与港商合办大宝鸽场,引进美国落地皇鸽,

经十余年改良育出“大宝皇鸽”

肉厚、骨软、皮脆,专吃五谷杂粮和亲鸽嗉乳,25天龄的乳鸽净重六两,嫩得能抿化。

1983年光明招待所开张,首创“先卤后炸”技法,弃脆皮水,

靠秘制卤水(二十味中药香料,罗汉果、甘草打底)浸透,

再控温油淋,锁住肉汁,皮脆如纸,一咬“咔嚓”响,肉嫩带甘甜,骨都香得吮指

这鸽,是深圳特区的“活历史”。

知青、归侨、下放干部在农场垦荒,乳鸽从“内部食堂菜”变成“深圳味道”,

地铁6号线开通后,老饕们跨区来吃,

福田阿婆每周坐地铁来“斩”鸽,说“好食过佢阿嫲嘅手艺”。


深圳窑鸡

相传明洪武年间,大鹏所城筑城军兵烧窑制砖时,

顺带用窑火焐鸡,

黄泥裹鸡埋入红炭堆,半柱香功夫挖出,

鸡皮焦脆如薄纸,内里肉汁“咕噜”直冒,咬一口“好嘢,鲜到掉眉毛”!

这土法子后经世代改良,成了深圳非遗招牌,连《深圳特色粤菜地方标准》都为它“盖章”。

窑鸡讲究“三不沾”:

不沾明火、不沾油星、不沾水汽。

三黄鸡剖净后抹八角沙姜酱,裹荷叶锡纸,埋进500℃窑泥中焖烤。

出窑时撕开锡纸,鸡皮金黄微脆,肉质嫩得“骨肉分离”,汁水顺着指缝流,连鸡骨都浸着酱香。

老饕说:“吃过窑鸡,其他鸡都成了将就。”


公明烧鹅

诞生于1939年,由陈阿堡首创于深圳公明上村,

1952年全国经济物资交流会上以“皮脆肉嫩、肥而不腻”的绝味获誉“名牌特色产品”。

其名与“公平墟”演变相关,

昔日村民效仿香港元朗墟建“公平市”,后取“公正光明”之意更名“公明”,

烧鹅便成了这片土地的味觉符号。

鹅选120天、重3公斤的本地鹅,经两次炭烤:

首次20分钟定型,填入砂糖南乳;

二次涂蜜15分钟,皮脆如纸,肉嫩多汁,咬下“咔嚓”一声,油香混着蜜甜在舌尖炸开。

如今虽部分改用不锈钢炉,但陶缸老炉仍在角落“守味”,老师傅说:“火候是活的,得看鹅‘说话’。”

搭配濑粉成“金鹅银濑”,一鹅一粉,便是深圳人记忆里的“富贵味”。


盐焗南澳鲍鱼

这口鲜得掉眉毛的深圳味,得从南澳海崖说起。

鲍鱼古称“石决明”,早被《史记》载为珍肴,明清时更是“鲍参翅肚”四珍之首。

南澳人靠海吃海,潜海勾鲍讲究“眼明手快”,

鲜鲍取肉后裹盐焗鸡粉、沙姜粉,粗盐慢焗八分钟,

咸香渗入肌理,咬开是脆嫩弹牙的“肉芝”,好食到冇得弹!

这口鲜咸软糯,藏着千年烟火。

王莽忧懑时“啖鲍鱼肝”,苏东坡赞其“肉芝石耳不足数”。

盐焗做法更被“粤菜师傅”工程传承,不是简单堆盐,而是用铸铁锅锁住鲜甜,盐粒不咸反鲜,吃的是海味本味,更是深圳人的实在劲儿。

你说,这哪是菜?分明是海风里泡大的日子!


松岗腊鸭

深圳宝安的“活历史”,南宋起便飘着盐香。

南宋军粮演变而来,松岗人用糙米喂“梧州鸭”“士媚鸭”,

立冬后宰鸭抹盐,竹筛日晒三日,再悬通风处风干半月,

皮白如霜、肉厚紧实,咬开“咔嚓”响,咸香直窜喉咙,像老巷口的风裹着岁月味。

这鸭可不简单,2016年立了地方标准,2019年进了汕头非遗,2025年新规要标原料含量。

老手艺人讲,从前用陶缸烤,

现在改不锈钢炉,但骨子里的“南风坳冷风+东塘水汽”风干秘技还在。

港澳老客回来必点,说“这味正,像极了小时候”。

松岗腊鸭,不是普通腌货,是深圳人“无鸭不成宴”的乡愁密码。

你若来松岗,找家老铺,切盘腊鸭配碗白粥,

听店主用粤语唠“从前慢”,那咸香里,全是人间烟火。


白切龙岗三黄鸡

龙岗三黄鸡养殖史逾1700年,因“嘴黄、毛黄、脚黄”三黄特征得名,

南宋时随北方“阉鸡”食俗南迁,700年传至宝安(今深圳)。

据《新安县志》载,清末民初时,龙岗胡须鸡(下颔带须)因肉质嫩滑被选为贡品,

朱元璋曾赐名“三黄鸡”,

后融入“无鸡不成宴”的客家习俗,

婚丧嫁娶、产妇调理必食,连小孩满月探亲都要送“带路鸡”认门。

这鸡的妙处全在“皮脆肉滑”四字。

选160天龄、1250克-1400克的散养鸡,

“三浸三提”(沸水浸三次提三次)后入冰水镇凉,皮金黄油亮如琥珀,

肉厚实细嫩带嚼劲,蘸姜蓉蒜泥酱油,鲜得人直咂嘴。


下沙大盆菜

南宋末年,元兵追杀宋少帝赵昺至深圳湾二王村,

村民慌忙凑出各家食材,萝卜、蚝、鳝干,倒进大铁锅煮成“百家饭”,

让饥肠辘辘的宋军饱餐一顿。

这锅“百家饭”后来演变成元宵节的“大盆菜”,

萝卜垫底,支竹铺中,最上层鸡鸭海味,象征“百鸟归巢”,盼着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这盆菜,吃得讲究。

十五种食材分层叠放,萝卜清甜,

支竹软糯,蚝肉鲜甜,鸡鸭皮脆肉嫩,一口下去,咸鲜交织,层次分明。

制作时,萝卜铺底,再叠煎蚝、炸鳝干、焖冬菇,最上头是鲍鱼大虾,寓意富贵。

如今,这盆菜是文化纽带。

2002年,下沙村创下5319席吉尼斯纪录,海内外宗亲齐聚,共尝这盆“连心菜”

它不仅填饱肚子,更暖了心……


沙井生蚝

北宋梅尧臣《食蚝》诗里“薄宦游海乡,雅闻靖康蚝”的“靖康蚝”便是它老祖宗。

晋代卢亭人逃亡海岛垒蚝壳墙的传说,

苏轼被贬岭南时“戒其子勿告人,恐北方公卿争南来”的吃蚝秘闻,都裹着咸鲜海风刻进史册。

这蚝生于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

蚝肚薄如蝉翼,人称“玻璃肚”,肉质嫩滑似豆腐,鲜得能咬出甜汁儿。

沙井人养蚝有绝活儿:

插竹、陶片、浮筏吊养,代代相传。生晒蚝干金黄透亮,

熟制蚝豉香糯弹牙,蚝油更是“海底牛奶”,鲜得掉眉毛

如今金蚝节上,开蚝大赛锣鼓喧天,蚝宴八法香飘十里,蚝壳墙在步涌村泛着银光,

诉说着“蚝肉进富家,蚝壳留自家”的烟火往事。


福永乌头鱼

生于咸淡水交汇的合澜海域,肉嫩骨少,最宜清蒸

这鱼别名“新鱼”,因专食小虾蟹,肉质鲜肥似“海中嫩豆腐”。

旧时渔民捕它,必挑冬至前最肥时,说“冬前乌头赛人参”,如今仍被视作宴席上的“压轴菜”。

清蒸做法讲究“原汁原味”:

鱼身划刀抹盐,铺姜丝葱段,沸水蒸十分钟,倒掉腥汤,淋热油豉油,香气“噌”地窜起。

老饕教路:“好食到冇朋友!”

鲜甜直冲天灵盖,连鱼旁那小团“膏脂”都爽口弹牙,一口入魂。

从滩涂养殖到餐桌,吃一口乌头鱼,是海的鲜,

也是深圳的活色生香,扎扎实实,不讲虚的。


观澜狗肉

相传清末,观澜老郎中教陈登康用禾秆烧狗毛,加八角、茴香、陈皮慢焖,

说这肉能祛风湿、强筋骨。

从此“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的谚语在岭南传开,

连东江纵队护送文化名人脱险时,都曾用这热乎的狗肉暖胃提神。

这肉讲究“一黄二黑三花白”,黄狗最香。

宰后需用禾秆烧至皮脆金黄,再配老姜、柠檬叶文火慢煨,

肉质软嫩如豆腐,汤汁浓稠挂勺,咸香中透着草药香。

夏至吃它“消灾祛病”,冬日食则“暖身御寒”,

客家人说“六月狗肉,六月见功”,道尽其温补之妙。

老食客们围坐瓦煲旁,夹块肉蘸生盐,喝口热汤,直呼“抵食到飞起”,

这烟火气里的传承,比任何典故都来得真实。


深圳的夜又深了些。

大排档的灯泡摇摇晃晃,照着桌上残存的蚝壳和鹅骨。

高楼在远处矗立着,像沉默的巨人。

可在这里,人们还在吃,还在喝。

一个孩子夹起最后一块窑鸡,汁水顺着他的手腕流下来。

他舔了舔,笑了。

味道就是这样,它比人的记忆更长久。

沙井的蚝壳还埋在滩涂下,客家人的豆腐还在蒸锅里鼓胀。

你吃下的每一口,都是活着的证据。

饱了,天就亮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起风了!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纪念先烈吴石,蓝营掀入党、归党潮

起风了!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纪念先烈吴石,蓝营掀入党、归党潮

林子说事
2025-11-07 12:53:08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洞见
2025-11-04 21:50:08
“投名状”无效,赵少康被台检求处重刑,或将在狱中迎接统一

“投名状”无效,赵少康被台检求处重刑,或将在狱中迎接统一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7 07:29:24
炸裂!妻子KTV找男模有偿“打枪”,花光丈夫200万,聊天记录曝光

炸裂!妻子KTV找男模有偿“打枪”,花光丈夫200万,聊天记录曝光

梦史
2025-11-06 20:21:17
媒体人谈邵佳一:当年克林斯曼带德国前的履历更是一张白纸

媒体人谈邵佳一:当年克林斯曼带德国前的履历更是一张白纸

懂球帝
2025-11-07 15:05:35
最新一项研究揭秘:每根白发,可能都是抗癌防御的外在表现

最新一项研究揭秘:每根白发,可能都是抗癌防御的外在表现

红星新闻
2025-11-06 18:32:18
10岁男孩被生母继父虐打致死埋尸坟墓,生父称案件再次开庭:“他俩是共同作案,公检法有证据链”

10岁男孩被生母继父虐打致死埋尸坟墓,生父称案件再次开庭:“他俩是共同作案,公检法有证据链”

极目新闻
2025-11-07 08:22:06
雷军都惹不起的女人!小米法务部彻底没辙了!

雷军都惹不起的女人!小米法务部彻底没辙了!

广告案例精选
2025-11-06 16:54:01
突发!002522,1分钟垂直封板!A股化工板块,涨停潮!

突发!002522,1分钟垂直封板!A股化工板块,涨停潮!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7 12:25:18
中方:已向斐济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中方:已向斐济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6 16:19:12
恒大前总裁夏海钧找到了!藏匿资产曝光,全球合计竟达600亿!

恒大前总裁夏海钧找到了!藏匿资产曝光,全球合计竟达600亿!

李砍柴
2025-08-22 17:26:32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心轩专栏
2025-11-02 21:59:42
今日金价: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了,下周,金价或将重现15年历史!

今日金价: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了,下周,金价或将重现15年历史!

说故事的阿袭
2025-11-07 14:55:25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18:45
乌军人员在红军城投降

乌军人员在红军城投降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07 15:09:27
远不止纽约,民主党一夜翻盘,取得了“浪潮式的胜利”

远不止纽约,民主党一夜翻盘,取得了“浪潮式的胜利”

从前这些事
2025-11-07 15:52:14
刘强东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幽默谈拍照,透露会和“六小龙”私下联系!还称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刘强东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幽默谈拍照,透露会和“六小龙”私下联系!还称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4:47:06
女博士出轨副院长导师,男友反击被怼:“我真的无法无法拒绝他”

女博士出轨副院长导师,男友反击被怼:“我真的无法无法拒绝他”

苏大强专栏
2025-02-28 16:39:18
北京供暖,最新消息!

北京供暖,最新消息!

BRTV新闻
2025-11-07 10:30:26
全程挤眉弄眼,说话油腔滑调,马国明、佘诗曼也带不动这位拖油瓶

全程挤眉弄眼,说话油腔滑调,马国明、佘诗曼也带不动这位拖油瓶

冷紫葉
2025-11-06 16:20:30
2025-11-07 17:16:49
风烟食录 incentive-icons
风烟食录
风烟袅袅传古韵,食录点点品人生
1142文章数 2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孩子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

头条要闻

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孩子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时尚
游戏
本地
艺术
数码

有品味的中年阿姨,穿衣搭配都有4个共同点,学会了优雅到老

索尼打击盗版PS周边:索赔200万美元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数码要闻

每碟片3TB!希捷银河Exos M 30TB硬盘图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