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图:袁枚像
《随园食单》不只是食谱,更是清代文人的雅致生活范本。
新近出版的《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是一部解读清代美食家袁枚及其经典著作《随园食单》的作品,精选食单中 40 余道菜肴和茶酒,从粤菜的鲜、官府菜的雅,到武夷山茶、兰陵酒等,呈现一席惊艳无比的随园宴。从食材甄选到烹饪技法,解析袁枚的饮食哲学,看他如何将生活美学融入一饮一食。
冒死吃河豚的同窗好友蒋和宁、获康熙御赐豆腐秘方的老宠臣、与之惺惺相惜的郑板桥……全书串连起袁枚与30多位名士的宴饮轶事,描绘他辞官隐居后以随园展开的社交生活,透过名士宴饮看清代官场与民间的社交生活和世相百态。
探寻袁枚藏在《随园食单》里的
小心思
文 | 林卫辉
来源 | 《袁枚的讲究》
![]()
写美食,经常会说到两个人,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袁枚,这两位美食家,前者经常在诗文中讲到美食,后者干脆出了本美食专著《随园食单》,提到美食想引经据典,找他们两位没错,至于什么美食来自乾隆皇帝呀,西施呀,基本上都是瞎掰。
写完《此生有味:苏东坡美食地图》,就有写袁枚的想法。袁枚讲美食,集中在《随园食单》中,他是“性灵说”的老祖宗,提倡文章要有感而发,反对装腔作势,《随园食单》的文字不难读懂,也已经有不少学者做了注释和翻译,由我来重复介绍、翻译意义不大。
![]()
袁枚是个有趣的人,也是一个脾气不小的人,他讲美食,有自己的见解,袁枚还是一个特别重情义的人,在《随园食单》里,他居然把几位钦犯、同时也是他的好朋友藏进了菜单里,用这种形式让他们青史留名。这既是智慧,也需要勇气。
当然了,仅读《随园食单》是读不出这些有趣的内容的,需要结合《随园诗话》《随园全集》《小仓山房外集》《子不语》等,才能把袁枚藏在里面的小心思、小秘密挖掘出来。
我是从有趣的角度解读《随园食单》的,尝试写了几篇,又得到周松芳博士的大加赞赏,并介绍到《书城》发表,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干脆一鼓作气,写了46篇,发表在我的公众号“辉尝好吃”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刘隆进兄最先发现,约我把这些文章集结成册。应该说此书能够出版,周松芳博士、刘隆进兄功劳最巨,必须郑重致谢!
这几年是我的创作高峰期,书出得有点多,这也带来困惑:找人作序难。序,是一本书的门面,通常是找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家为自己吹嘘一通。了解袁枚、对袁枚感兴趣、本身也很有趣的人为本书作序当然最为合适,我身边还真有这样一位朋友,就是《羊城晚报》原编委罗韬,可是三年内我已麻烦他写了两次序,真不好意思再开口,在周松芳博士的鼓励下,厚着脸皮再次麻烦他,罗韬兄认真通读全稿,又欣然作序,为本书增色,惭愧惭愧!借此机会对罗公韬兄的又一次鼎力相助表示感谢!
还要特别感谢宋思维女士,她用传统工笔纸本为本书创作了17幅插图,让这本书看起来赏心悦目。
![]()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希望你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