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举行的国家安全会议后公开表态,明确表示由“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主导制定的停火计划,将在未来7至10天内完成全部准备工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际舆论关注,同时也立刻遭到俄罗斯方面的质疑与反驳。
“关于停火计划,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接下来一周到10天,相关团队会全力推进这项工作,确保计划尽快成型。”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全文援引了泽连斯基的发言,他在提及计划细节时特别强调,这份停火方案“必须篇幅简短,不能堆砌过多细节”。
泽连斯基解释,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避免因条款过于复杂导致谈判陷入僵局,“当前局势下,快速推进停火谈判、减少战场伤亡才是首要目标,过多细节反而会成为阻碍”。
从背景来看,泽连斯基此时提出停火计划时间表,与“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近期的动作密切相关。过去一个月,该联盟多国持续向乌克兰输送军事装备——德国追加交付了200辆“豹2”主战坦克,美国则提供了最新一批“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法国、波兰等国也加快了军事培训合作,帮助乌克兰军队提升作战能力。
有分析认为,乌克兰在获得更多外部军事支撑后,提出停火计划既是对国际社会和平呼吁的回应,也是希望在战场态势相对稳定时,通过谈判争取更有利的局面。
![]()
俄罗斯方面对这一停火呼吁的态度极为冷淡。就在泽连斯基表态的前一天,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与非洲国家使节会谈时,已提前对“乌克兰及西方的停火提议”作出回应。
他直言,此类频繁出现的停火呼吁“本质上是为了给乌克兰争取时间,让其有更多精力接收西方援助、重整军事力量”,并非真正出于推动和平的诚意。
拉夫罗夫在发言中还特别提及历史教训,强调此前多次和平努力均因外部干预而失败。“包括2014年和2015年签署的《明斯克协议》在内,多份旨在推动乌东地区和平的共识,最终都因外部势力的阻挠陷入停滞。”
他进一步解释,西方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对俄罗斯实施单边制裁,这些“外部因素”早已打破了平等对话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的‘停火计划’若不排除外部干扰,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解决”。
事实上,俄乌双方在停火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乌克兰始终将“西方军事支持”作为谈判的重要支撑,认为只有具备足够的军事威慑力,才能在停火谈判中掌握主动权;而俄罗斯则多次强调,任何停火方案必须“排除外部势力干预”,要求乌克兰承诺保持中立地位,不再加入北约或其他军事集团。这种核心诉求的差异,使得过往多次停火谈判均以失败告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