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委内瑞拉的正常交往合作,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平等协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更不会受外部势力的干扰与裹挟。”
![]()
2025年11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的回应,看似是对中委军贸传闻的常规表态,实则揭开了加勒比海地区大国博弈与小国求生的复杂棋局。
这番表态既坚守了主权平等的外交底线,也暗合了委内瑞拉面对美军压境时的紧迫安全需求,更让特朗普政府的军事威慑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事实上,毛宁的回应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直指美国在加勒比海的过度军事存在。最近这段时间以来,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动作频频,集结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
例如,“劳德代尔堡”号船坞登陆舰,可以搭载近千名海军陆战队员,以及各种直升机和气垫船,具备快速投送兵力的能力。此外,攻击型核潜艇、宙斯盾驱逐舰也悉数到场,佛罗里达州起飞的陆基战机随时待命,数千人的作战力量已经形成了对委内瑞拉的包围圈。
美国对外宣称,这些军事行动是为了“打击贩毒”。然而,这一理由却经不起推敲。根据美国自己的缉毒署数据,委内瑞拉并非美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地,美国政府也从未拿出过“运毒船”的确凿证据。那么,美国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
答案,藏在委内瑞拉脚下那片全球第一的石油储量中。委内瑞拉不仅是中国在南美地区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与中国之间还存在着高达600多亿美元的“石油换贷款”协议。委内瑞拉90%的石油出口,都或多或少地流向了中国,这使得委内瑞拉成为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中的一个关键支点。
显而易见,美国在正面贸易战中未能占到便宜后,便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海外能源供给线。通过军事施压,试图切断或削弱中国在海外的能源获取能力。这种围堵并非孤例,我们也能看到美国对非洲产油大国尼日利亚的类似关注,其战略意图不言而喻。
![]()
面对美军强大的海空优势,委内瑞拉的国防短板暴露无遗。其现有的俄制S-300防空系统,在近期的冲突中表现不尽如人意,难以有效应对现代化的海空联合打击。在这样的压力下,马杜罗政府不得不采取多方面外交策略寻求自保。
他们不仅向中国寻求雷达探测系统和先进的反舰导弹等防御性装备,还请求俄罗斯协助修复其苏-30MK2战机并升级防空系统,同时与伊朗对接无人机和电子对抗设备。所有这些努力的核心诉求,都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自卫能力,争取在军事压力下拥有与强敌对话的筹码。
![]()
其中,中国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成为了焦点。这款导弹拥有惊人的4马赫飞行速度,这让美军现有的防御系统难以有效拦截。5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委内瑞拉军队可以在海岸线附近相对安全的区域发动攻击,而其500公斤的巨大战斗部,理论上足以一枚击沉一艘万吨级战舰。
对于防御相对薄弱的美军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而言,鹰击-12就成了一种“海上威慑利器”。
这种策略,不禁让人联想到多年前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的成功经验。即使整体实力悬殊,只要掌握局部关键技术优势,就能形成有效威慑,让对手不敢轻易冒险。如今,委内瑞拉正试图以同样的方式,让美国在采取行动前三思而后行。
![]()
其实,毛宁发言中强调的“不针对第三方、不受外部干扰”,准确地概括了中委合作的本质。两国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贸易往来,形成了一种深度捆绑的互利共赢格局。
中国不仅为委内瑞拉提供了超过50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更通过“石油换贷款”的模式,帮助其盘活了能源资源。在中方团队的协助下,委内瑞拉老化的油田产量实现了数倍增长,原本难以开采的超重质原油,也得以转化为经济财富。疫情期间的医疗援助、海水淡化厂等民生项目,更让中委合作扎根于当地民众的实际需求。
![]()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委合作也是对美国“门罗主义”的一种自然回应。委内瑞拉与美国佛罗里达州之间的距离不足2000公里,作为南美地区反美势力的重要代表,其战略位置不言而喻。
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军事合作,始终专注于防御性装备和人员培训,不涉及进攻性武器,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这种“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合作模式,不仅维护了委内瑞拉的主权安全,也让中国在全球博弈中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这与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军事部署,异曲同工,都在平衡地区力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当前加勒比海地区的对峙,本质上是中美大国博弈在全球能源关键节点上的延伸。美国政府的军事施压,正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如果采取大规模入侵行动,将面临委内瑞拉几十万正规军和数百万民兵的顽强抵抗,其代价将是难以承受的。而如果只是进行小规模打击,则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一旦委内瑞拉获得鹰击-12等先进装备,美军舰艇将面临实实在在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这种单边军事威慑,与拉美地区普遍追求“自主维护安全”的趋势相悖,已经遭到了地区国家的隐性抵制。
![]()
这博弈清晰地展现了现代国际竞争的新逻辑:单纯的军事霸权,已经越来越难以撼动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不对称的军事优势,足以改变力量对比,让看似弱小的一方拥有反制能力。
毛宁的发言,不仅仅是对中委合作的解释和澄清,更是对“主权平等”这一国际秩序核心原则的维护。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摆脱单一霸权体系的束缚,加勒比海的局势,或许将成为重塑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注脚。
未来,能源安全与技术优势的结合,正在成为大国竞争的核心战场。我们深信,只有摒弃霸权思维,尊重各国主权和自主选择,才能实现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这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