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无人机,这次直接烧到了俄罗斯“后院”。
11月6日夜,俄最大火力发电厂,科斯特罗马GRES在火光中瘫痪。3600兆瓦的供电能力瞬间归零,不仅影响民生,更波及中部大片国防工业区。
与此同时,伏尔加格勒的卢克石油炼油厂也被点燃,浓烟蔽空。
![]()
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俄军防空导弹在拦截过程中,竟再次击中自家居民楼,夜空中炸出刺眼火球。
这已不是第一次“友军误伤”。
上个月,“铠甲”系统残骸还砸进莫斯科公交车。如今连民宅都成了防空副产品,老百姓不禁要问:你们到底是在防敌人,还是在制造新灾难?
乌军的战术很清晰:不拼前线硬刚,专打能源命脉。电厂、炼油厂、变电站,这些设施一旦瘫痪,前线武器造不出,后方暖气供不上,战争机器自然生锈。
![]()
而俄方的应对却显得笨拙又危险:防空系统反应迟缓,拦截失败率高,甚至把城市变成“附带损伤区”。
更荒诞的是,当地官员还在嘴硬。科斯特罗马官方一边承认火灾,一边否认电厂被毁;伏尔加格勒州长则轻描淡写称“只是无人机残骸起火”。
可视频里冲天的火光、持续的爆炸声,骗不了人。这种“报喜不报忧”的话术,在信息时代早已失效。
![]()
战争从来不只是军队的事。当发电厂冒烟、炼油厂燃烧、导弹砸进居民楼,普通人的日子就没了退路。
曾经宁静的“金环”旅游城,如今夜夜警报;伏尔加格勒的市民,睡觉都得睁一只眼。所谓“特别军事行动”,早已从边境蔓延到每个家庭的电表和炉灶上。
![]()
乌军这一轮打击,打的不是砖瓦,是俄方的战略软肋;而俄军的混乱拦截,暴露的不是技术短板,是整个防御体系的失序。
战争没有赢家,但谎言和失误,永远由平民买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