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日是好日 》
只有真正经历过抑郁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绝望、无力、挣扎和撕扯。好在我经历磨难的时候,选择了心理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作为一个来访者,努力去寻找心理帮助,信任咨询师;愿意把自己的伤口打开看;勇敢接纳生活中的苦难,是多么了不起。
01抑郁是很亮、很刺眼的光
我寻求咨询的帮助,是因为那之前近半年时间,我有些抑郁。
「抑郁」是一个被很多人都在说的词,在很多情景中用到,每一个人谈到抑郁,画面也是不同的。但我想,只有真正经历过抑郁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绝望、无力、挣扎和撕扯。
在我这里,抑郁是很亮很刺眼的光。
5年前,我们公司搬到了一个很漂亮的园区里,园区里有草地和喷泉,晚饭时间我会去楼下溜达一圈。
我记得春节假期回来,那个时候还在冬天的尾巴上,不夸张,阳光里有种灰色的光,明晃晃地照得地上很亮,却也还是冷的。我们是在一个夏天凉爽,冬天快中暑的房间里,暖气非常足,晚上灯光亮黄的,在很多人看来会是温馨的场景,我却常常觉得是满满的人的味道,我觉得自己要被塞满撑爆了,感觉自己离撕裂就只有一线之隔。
最开始我寻求咨询的原因,是我觉得我达不到别人的期待,我总觉得我做的不够好,拖大家后腿。这也是我当时最困扰的问题。我总是觉得别人对我不满意。
我对于别人对我的看法,有着非常非常多的想象。我总是觉得,同事是不是觉得我工作能力不强、觉得我沟通低效、觉得我只有苦劳没有天分。但当我更加努力勤奋地去工作的时候,我就越是觉得别人会认为我只有苦劳。
但现实情况是,那个时候我做了非常多事情,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我的同事友善、上级友善,我也有很大的自主权来选择做什么。
但那些我的「想象」,就是活生生地杵在我的脑海里。
《 黎明的一切 》
02我的想象把我钉「死」了
我时常有一个意象,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中性的话或者一句负面的评价,都会幻化成一把尖锐但又很拙钝的刀。每每这样的瞬间,这把刀就嗖地飞过来,稳准狠地刺进心脏,但是又像带着锯齿一样生生地刺出来。
我有几个月的时间,都处于这样紧绷、战战兢兢的状态,感觉时时刻刻心脏悬在嗓子眼儿这里,可能一个颠簸,就能扯着脾肺都吐出来了。
有时候午饭后,我会坐在园区的长凳子上,明亮的阳光斜照在身上。我总期待,这样明亮冷冽的光,把我融化,最好直接蒸发掉。
当我反复觉得自己不配活着的时候,我知道,我需要帮助。
我很庆幸,我对心理咨询有些了解,所以几乎没有费太多劲,就接受了心理咨询这件事情,并且充满信心,心理咨询可以帮到我。
我先通过朋友结识了一位台湾的心理咨询师,这个咨询师了解我的情况后,建议我找当地可以面对面的咨询师。于是,我又拜托朋友推荐了北京的心理咨询师。辗转1个多月,我终于坐到了北京的一位咨询师对面,开始了这趟神奇的旅程。
其实我记不太清楚我们一开始聊了什么,我只记得她悉心地问我过来的时间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可以调一个我更方便从容的时间;她注意到我每次都要抱一个抱枕在怀里,她会在我准备走进咨询室的时候,提醒我可以把等候室的抱枕拿进来;她听到我说正在生理期,她会问房间的温度会不会太冷;我自己都没记清楚的话,她也都会记得……
慢慢的,我觉得,好像,我可能,某种程度上,也是重要的吧……
《 日日是好日 》
03走出想象,靠近现实
在我们咨询的早期阶段,说的最多的是我觉得工作压力好大:我很努力去做了,但我觉得我总是做不好,我好担心自己会给别人添麻烦,我觉得自己不配这份工作。
我对面的咨询师会对我说:「是啊,总觉得自己做不好,总担心会麻烦人,还要坚持努力工作,真的是不容易,这种时候压力一定非常大啊。」
说不清被她拨动了哪根弦,我突然转念想:是啊,这种时候,压力就是会很大啊!难道不是么?顶着那种时刻觉得自己做的不好的压力,还要努力做,真是会压力很大了!
我总在关注自己是不是太玻璃心了,我能不能坚强一点,却忽视了对于一个人而言,在觉得自己不够好,还仍旧硬着头皮去努力的时候,都是会有很大压力的。
那个时候我觉得,人们总是活在一些模式中,在这样的模式里思考、过活,好些时候就走神儿了,就自然而然的顺着自己的模式去绕了。很多时候,真的很需要另外一个人、一个存在,来提醒那些可能被你疏漏的东西。
很多改变,是从先接纳现有的情况开始的。当我开始能够接受,我的感受就是压力很大。我知道自己压力很大,就有了些力气,想要去做些改变,让自己舒服一些。
《 日日是好日 》
那个时候,每周的咨询变成了一种游戏,咨询室像是我的安全堡垒。每周我从咨询室出发,去真实的生活中去尝试、探索。下一周,我回到咨询室里,跟咨询师讨论我的尝试、尝试的过程和结果,还有我的感受和思考。
我的其中一个尝试是「测试想象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我对于别人如何评价我,有着很多的想象,但我也知道,人不能总活在想象中。当我的想象跟现实相悖时,如果总是依照想象去生活,会让我们离现实越来越远。
怎么去让想象更靠近现实呢?我的方法非常硬核。我就直接去确认那些不一致的地方。
我在这4年的工作中,在不同的阶段,都会跟领导和工作伙伴,去确认这个现实。我做的可以吗?如果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告诉我。事实上,我得到的反馈,好的远远多过不好的。
这个过程很难,一开始我不太相信别人的话,但当我的想象跟现实有分歧的时候,我会武断地去相信善的那一方。我时常拿这段话来勉励自己:![]()
这让我慢慢去触碰,好像,我可能,也真的还不错。而当我意识到我自己还不错的时候,我会更加自主地、充满信心地做更多的事情。
04我们并不完美 咨询过程中,从不是一直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咨询中会有绝望、有愤怒、有无奈。
在好多次咨询里,我觉得我上空「想象的泡泡」,被一根一根针戳破:
▨ 我不是完美的,我真真实实就不是身材苗条、肤白貌美;▨ 我的父母不是完美的,他们在养育我的过程中,有些时候真的疏忽了我的感受;▨ 我的咨询师不是完美的,她并不是总能在第一时间去get我的想法;▨ 我的工作不是完美的,很多时候不是所有方面我能全然照顾到。
我觉得自己是灰头土脸地从咨询室里爬出来的,也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蚂蚁,废了好大的劲儿从这个热锅中爬出来,结果发现「锅连着锅」。
之后工作中,我碰到一个老师说: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局限性,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做不好。但在实际行动中,我们确实也创造了很多新的东西。
慢慢的,我就开始觉得,人生没有所谓的万事顺遂,绝对的自由不是自由。接受苦难,你才能在苦难上生长出幸福,接纳局限,你才能在局限上创造更多。
这4年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来访者,努力去寻找心理帮助、去信任心理咨询师,愿意把自己的伤口打开,勇敢去看这些伤口,也勇敢地去接纳和面对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苦难,是多么了不起。
我的咨询让我对于真实的心理咨询或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不只是在局限我的想象中。
《 黎明的一切 》
05陪伴让苦难不再狰狞
最后,我很想分享一个小故事。
前段时间,我去外地出差,我很想去见见当地城市的人,所以我就在豆瓣同城上去找当天晚上的活动,当天晚上一共两个活动,一个是夜店蹦迪,女生穿校服还可以免费。我想我都多少年没有校服了,所以就去报名参加了另外一个活动,是一个《西方哲学史》的读书会。
当天晚上我就自己去了那个读书会。读书会本身很简陋,就是在一个很简陋的开放空间里,过程也很简陋,大家分别各自默读一段内容,然后一起讨论对于这一段内容的理解。
那天晚上我们讨论了三个小时,我现在只记得那天我们看的是托马斯·阿奎那,然后讲的是他如何论证上帝的存在,但是怎么论证的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天除了我之外,还有三个当地的小伙伴,一个是一个投资机构的小姐姐,还有一个大姐是高校的英语老师,还有一个小伙子是一名插画师。
那天的读书会里,除了讨论阿奎那和上帝,我们还讨论里大家各自的困扰。比如,对自己热爱的事业不被支持而感到沮丧、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前景的不确定以及那种深深的焦虑感。我们讨论了非常多这些东西。
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才知道那三个小伙伴是固定每周都会来参加这个读书会的。每一周的周六晚上黄金时间,他们会告别家人孩子、告别工作和生活,甚至告别一些娱乐,聚在一起讨论、分享。这让我很感动。
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一些苦难,都有些磨难。但是好在,我经历磨难的时候,选择了心理咨询,遇到了我的咨询师,她陪伴着我开始新的尝试、作出一些改变、学着接纳自己的局限。她提供了安全堡垒,让我的感受和思考得以栖身。
就是这样的相互陪伴,让苦难好像变得不那么狰狞了。
《 日日是好日 》
作者 来访者闫小球编辑 崇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