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关系的风云变幻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上个月,甚至还有美国媒体透露,约有六成的美军潜艇已经“埋伏”在中国周围。
美军的动作,悄然为一场潜在的大国冲突埋下伏笔。
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中,一个来自美国军官的奇特论调却不胫而走,他声称,若中美开战,美军的首要任务不应是摧毁中国的港口,反而是要“保护”它们,以便战后能为美国所用。
这一言论,如同一面棱镜,不仅折射出美国对华战略的深层矛盾与焦虑,更揭示了一旦冲突爆发,那无可挽回的结局——世界遭殃。
暗流涌动
自中国在“九三阅兵”中向世界展示了现代化军事建设的卓越成就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压力。
这种压力,迅速转化为了一系列具体的行动。
据媒体披露,五角大楼不仅将国防部的重心转向大国竞争,更在秘密推动二十余款高新机密武器的研发,其目标直指中国。
这无疑是美军在全球战略棋盘上,落下的一枚充满火药味的棋子。
在众多部署中,最令人警惕的莫过于美国水下力量的异动。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美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核潜艇舰队,这支深海利剑如今正悄然将其锋芒对准西太平洋。
据《华尔街日报》等美媒透露,美国已将大约六成的核潜艇力量集中部署于印太地区,主要依托关岛、珍珠港及美国西海岸的基地群。
这一部署背后,是美军战术思想的危险转变。
过去数十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励精图治,成功构建起一套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
这道由东风系列反舰弹道导弹、先进战机和现代化海军组成的防御屏障,旨在将美国航母战斗群等水面力量阻挡在中国近海之外。
在中国强大的远程火力覆盖下,美军在第一、第二岛链的军事基地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正是在海、空军介入能力被严重削弱的背景下,潜艇成为了五角大楼眼中的“破局王牌”。
![]()
核潜艇凭借其卓越的隐蔽性,理论上可以规避中国的侦测体系,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中国近海,对中国构成威胁。
在美国一些智库的兵棋推演中,利用核潜艇发动突袭,已成为美军干预地区事务、阻止解放军行动的关键一招。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美军低估了中国在反潜能力上的飞速进步。
曾经作为解放军短板的反潜作战,如今已获得长足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近年来在关键水道铺设了由声呐和水听器组成的固定式水下监听系统,这如同在海底布下了“天罗地网”。
美军核潜艇若想如入无人之境般前来偷袭,极有可能一头撞上解放军精心布置的伏击圈,最终“有来无回”。
尽管如此,美军这种实实在在的战争准备,依然清晰地表明,它已在为最坏的情况进行布局,战争的伏笔已然埋下。
奇谈怪论背后
就在美军磨刀霍霍,积极进行军事部署的同时,其内部也传出了一些“奇谈怪论”。
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的一名军官迈卡·尼多弗勒在《军事评论》期刊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
若中美开战,美国陆军的任务不是摧毁中国港口,而是要尽力“保护”它们。
其逻辑是:中国港口是全球贸易体系的核心枢纽,美国经济本身已深度融入并依赖于这条由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
如果美军在战争中将这些港口夷为平地,固然能打击中国的战时经济,但其连锁反应将是全球贸易的瞬间瘫痪,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恰恰是严重依赖进口消费品和工业品的美国自身。
因此,他建议采取一种“精确打击”的方式,只破坏港口的部分设施,使其短期瘫痪,但保留其主体结构,以便战争结束后能迅速修复,继续为美国经济服务。
![]()
这一“既要打仗,又要保住饭碗”的矛盾论调,看似精明,实则暴露了美国在对华战略上难以克服的深度焦虑。它至少揭示了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它在军事上极度低估了中国的决心与实力。
这种“点菜式”的打击方案,只有在实力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面对中国这样体量相当的对手,战争的主动权绝不可能完全掌握在美方手中。
美军若敢对中国本土港口动手,必然会遭到中国雷霆万钧的对等反制。
无论是能够覆盖美国全境的东风-5C洲际弹道导弹,还是日益壮大的航母编队,解放军都有足够的能力让美国本土的港口和重要设施“享受”同等待遇。
其次,这一论调在战略层面,不自觉地承认了美国无法取得对华的完全胜利。
当一名军官在制定作战计划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赢得战争,而是如何控制战争的损害以避免“自我毁灭”时,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者心态的缺失。
![]()
它等于在战前就预设了一个前提:美国无法承受与中国彻底“脱钩”的代价,因此战争的规模和强度必须被限制在不至于砸碎美国自身经济基础的范围内。
这种逻辑,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不可能导向军事上的完胜。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它暴露了美国“外强中干”的本质。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非但没有压垮中国,反而让美国自身饱受通胀和供应链混乱之苦,同时也催生了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国产替代浪潮。
事实证明,美国对中国形成的系统性依赖,其深度和广度远超政客们的想象。
这种依赖,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亚于战略武器的“软肋”。当军事战略都不得不为经济依赖让路时,所谓的军事霸权便成了一个空壳。
看似咄咄逼人的军事部署,其背后却是对自身经济脆弱性的深深恐惧。
![]()
因此,从美军积极的战争准备,到其内部充满矛盾的战略构想,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外表强硬、内心却充满不确定性和焦虑的美国。
它既想通过军事威慑遏制中国的发展,又害怕冲突的火焰烧到自己身上。
而中美这两个深度捆绑的核大国一旦爆发直接冲突,不会有赢家,其结果必然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贸易体系的瘫痪以及世界经济的长期衰退。
这个结局,早已被中方言明,那就是清晰无比的四个字——“世界遭殃”。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对未来最冷静的预判。
面对美国的战争伏笔,中国所能做的,唯有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强化自身实力,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强大的能力遏制美方的冲动,这既是为国家负责,也是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负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