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雾笼罩着钢铁园区,老陈搓着手站在堆满螺纹钢的货场前,呵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寒意里。这位在钢贸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年的老江湖,第一次感觉行情如此难以捉摸。
![]()
钢材市场在“银十”末尾依然未能迎来期待的繁荣,高库存与低利润的交织中,行业在政策预期与需求现实之间艰难求衡。截至10月23日当周,全国钢材库存总量终于在连续累积后首次下降,五大品种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双双回落。
当前钢材市场正处於供需双弱的复杂格局。一方面,高铁水产量与相对低位的社会库存支撑着表观消费数据;另一方面,市场实际体感仍显疲软,呈现出“表观强、体感弱”的矛盾现象。
市场现状:高库存与弱需求的博弈
钢材库存总量已由升转降,但细分数据仍不容乐观。10月23日当周,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1229.55万吨,环比下降8.49万吨。
其中,除中厚板库存上升外,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库存均有下降。
中厚板库存逆势上升,社会库存已达255.32万吨,处于全年中高位。这一数据明显高于年初的低位水平,虽然较2月份的峰值有所差距。
区域分化现象日益凸显。华北地区中厚板库存下降3.01万吨,而西北地区库存却不降反增1.15万吨。
热轧带钢库存压力主要集中在华北及华南区域,尤其华南市场带钢库存于年初便迅速累积。
从去库速度看,今年国庆节后去库明显偏慢。往年节后下游复工率普遍在7天内回升至80%以上,而今年节后3天下游复工率仅52%,较2024年同期低28个百分点。
供给端:高压下的减产抉择
粗钢产量维持高位运行。10月上旬,参加统计的会员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分别为203.2万吨,日均环比增长7.6%。
据此估算,本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约为251万吨。
高炉开工率持续处于高位。截至10月16日,国内高炉开工率达92.34%,环比上升0.63个百分点。铁水产量虽然边际下降,但仍维持在240万吨/天左右的高位。
钢厂陷入“生产即亏损”的困境,但仍未大规模减产。重点钢企平均销售利润率已跌破2%,大面积亏损成为常态。
但基于钢厂主动优化结构和降本增效的能力强,短期并无清晰减产计划。
部分钢厂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缓解压力。受利润收缩与政策引导双重影响,钢厂优先排产造船板、风电用钢等高附加值品种,普低中厚板的市场投放量持续缩减。
需求端:疲软现实与结构分化
建筑钢材需求持续萎靡。房地产行业依然低迷,新开工面积已回落至2005年水平。北方地区转冷,施工进度将逐步放缓,需求难有根本性好转。
机械和钢结构行业订单增长乏力。10月份机械行业较9月份新增订单环比基本稳定,同比以持平为主。钢结构行业同样如此,订单增长幅度小且存在下滑情况。
钢材出口呈现分化格局。今年以来,出口超预期增长约贡献1400万吨需求。但普中板整体出口未达到能有效缓解国内库存压力的水平。
同时,进口量一直维持在一定规模,增加了国内普中板的总供应量。
下游采购模式发生根本变化。终端用户普遍维持“按需采购”,市场投机性需求缺失。下游行业更多通过钢厂直接定轧,钢厂与下游客户链接更紧密。
这意味着原本通过贸易商流通的中板减少,贸易商的货源和销售渠道受限。
价格展望:小幅波动与结构分化
业内对四季度钢价走势存在分歧。中钢网首席分析师牟世勇预计,2025年四季度钢材价格将呈现“小幅上涨、结构性分化”的走势,整体波动幅度有所收窄。
板材表现可能强于长材,原料走势强于成材。
东海期货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认为,在产量调控与超低排放要求下,减产空间仍存,叠加宏观利好释放,钢厂或主动减产,支撑钢价企稳。
预计四季度行情以区间波动为主,需关注宏观预期带来的阶段性反弹机会。
成本支撑与下行风险并存。焦炭开启第二轮提涨,唐山市场主流钢厂计划对湿熄焦炭上调50元/吨、干熄焦炭上调55元/吨。
但终端需求难承接高位铁水产量,后期存在负反馈风险,原料供应改善也将限制黑色系价格上涨空间。
“金九银十”旺季即将过去,目前旺季不旺的特点明显。随着冬季来临,北方户外施工项目减少,需求季节性回落,可能进一步加剧库存累积。
钢材市场未来的走向取决于供需两端的力量平衡。随着冬季临近,北方需求将进一步减弱,而钢厂减产力度仍不确定。
政策端带来的利好能否兑现,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新一轮产能置换措施比老版力度更大,施策也更精准,但能否有效解决供给压力仍有待观察。
历史数据表明,“八个月的缓慢下跌可能被二十天的快速上涨完全收复”。在此时点,行业更需要的是耐心而非盲目博弈,是理性而非过度乐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