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防部跑出来指责,声称中国军机在南中国海区域,朝澳方侦察机附近投放了照明弹,还评价这种举动“既不安全又显得不专业”。不过,解放军南部战区迅速作出回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个明白:澳军机在未获得中方许可的情况下,就私自“进入了中国视为领空的西沙空域”。
这次看起来好像只是普通的空中冲突,实际上可没那么简单,不是简单的“操作出了问题”。说白了,就是澳方想通过搞军事行动,再拿“不安全”当借口,来质疑和否定中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和领空权利。
![]()
本次事件中,中澳双方的声明焦点截然不同,揭示了冲突的根本原因:
澳方焦点——“不安全且不专业”: 澳大利亚国防部和防长马尔斯重点强调中国战机两次在“非常近的距离”投掷照明弹,澳方声称,中方的相关行动对澳军机和机组人员造成了安全风险,还说已经向北京方面表达了关切。澳方把这件事简单地归结为军事操作上的问题,还要求中方在进行军事活动时,“要做到安全且专业”。
但中方真正在意的是澳方“侵犯主权”和“侵犯领空”的行为。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新闻发言人李健健大校发表声明,直接指出了事情的关键。中方明确说了,澳大利亚军机没有经过中方允许,就擅自进入了中国西沙的领空,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的主权”。同时,中方也坚定地表示,解放军部队肯定会“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
![]()
从这些表态能看出,中国军机采取的“反制”措施,不是平白无故或者不专业的举动,而是针对澳方“侵犯主权、进行挑衅”行为的合法回应。澳方军机选择侵入的地点——“西沙空域”,是问题的关键。
中国对西沙群岛及其附属海域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并视其上空为中国领空。澳大利亚军机此举,即便以“侦察任务”为名,其行为模式和以往在南中国海的类似挑衅一致:通过未经许可的军事闯入,否认和挑战中国对西沙群岛及其上空的领空主权认定,或者说是支持美国对西沙主权范围的认定。
1996年,中国对外公布了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将西沙群岛当作一个完整的整体,采用直线连接的方式,把群岛外围的各个基点串联起来。然而,美国却认为中国在西沙群岛使用直线基线的方法并不恰当,觉得中国这么做属于“提出了超出合理范围的海洋权益主张”。
![]()
中国则引用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里规定的,要是海岸线特别弯曲或者沿岸有岛屿挨着的情况,美国认为,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西沙群岛并不符合能用直线基线来划定范围的那种“群岛国”条件,而且西沙群岛周围的海岸线,也没像美国说的那样“弯得特别厉害”。
不过呢,中国还是用了直线基线的方法,把西沙群岛里面的一大块水域给圈了起来,并且认定这片水域就是咱们中国的“内水”。不过,美国并不认可中国这样的做法。
根据国际法,内水享有与陆地一样的完全主权,没有得到许可的话,外国的船和飞机都不准从这儿通过或者飞过去。但美国一直觉得,中国用直线基线画出来的、里面被围起来的水域,要是离各个岛屿的距离超过了12海里,那这些地方就还是国际水域,别的国家在这些地方航行应该有公海那样的自由。
![]()
澳方深知其行为已进入中方主权声索的核心区域。当中国军机进行反制和警告驱离时,澳方便立即将其定性为“不安全且不专业”,试图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道德制高点,将责任推给中方。这种逻辑是:
这种将主权争议转化为“飞行安全”问题的策略,旨在模糊其侵犯中国主权的本质,并试图向中方施加压力,使其在主权声索区域的反应有所收敛。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澳大利亚在短期内第二次公开批评中国军机“不安全、不专业”。今年2月,澳方之前也用差不多的说法,指责过一起事件,当时中国战斗机在离澳海上巡逻机只有30米远的地方发射了照明弹。
对于这件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说“不太清楚具体情况”,但南部战区的李健健大校却发出了严肃的警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比,也充分表明了中方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非常坚定,绝不会轻易改变。
![]()
李健健大校最后着重强调:“郑重警告堪培拉方面,马上停止侵权挑衅行为!”他还称,战区部队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戒备状态”。这明确表明,中国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国家以“航行自由”或者“侦察”为借口,来侵犯中国的领土和领空主权。
南中国海发生的军事冲突,说到底,是围绕着主权和地区控制权展开的政治较量,可不是简单的飞行操作出了差错导致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