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周末在吉隆坡开始会谈之际,已经有外媒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还有一张“核武器”级别的王牌没有使用,原料药。
美国官员、前贸易谈判代表和分析人士表示,尽管中国尚未直接威胁药品供应,但美国对中国在原料药出口方面的依赖,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巨大风险。但限制原料药出口,将造成人道主义灾难,中国一直没有打这张牌。
![]()
原料药(API)是用于生产各类药品的有效成分,而中国大量生产其中被称为关键起始材料(KSM)的关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是生产原料药所必需的。
10月14日,非营利组织美国药典委员会(USP)发布的一份新报告,通过追踪药品供应链,找到了制造药品使用的化学原料的来源,并分析了在美国获批的原料药生产中,所需SKM的产地分布。
分析发现,这些原料药所需的KSM,有高达58%依赖单一国家供应,集中于中国(41%)和印度(16%)。
在分析所涉及的原料药中,有679种(占比37%)的至少一种KSM依赖中国供应。
这近700种原料药包括一些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以及用于治疗心脏病、癫痫、癌症和艾滋病的药品。
以阿莫西林为例,许多不同的仿制药厂都销售这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分布在世界各地(如印度、约旦、加拿大)的工厂处理该药生产的后期阶段。但分析发现,用于生产阿莫西林的两种原材料只在中国生产。
![]()
由于,美国本土生产成本高昂,且环保要求严,多年来原料药生产向中国集中,使得中国拥有了从基础化工到成品原料药的完整产业集群,成本控制能力非常强。
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药物原材料生产国之一,尤其在青霉素和酶法合成技术领域,全球只有三家企业能够生产,而中国占据了其中的两家。
即使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国印度,其70%的原料药也依赖从中国进口。美国试图通过印度替代中国原料药的路径本质上行不通,只是多了一层中转环节,无法摆脱依赖。
![]()
特朗普虽然曾在2025年发布加关税的清单,但对药品的关税计划却因受到美国本土药企的强烈反对而暂停。美国90%以上的药企依赖中国和印度的原材料,而中国的控制权一旦发挥作用,美国的药企将会陷入短缺困境,甚至导致众多小型药企破产。比如,如果中国断掉顺铂的供应,癌症化疗药物将面临断供,这对美国医疗体系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与稀土主要影响高端制造业不同,原料药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和民生稳定,这使得问题更加敏感和紧迫。
稀土短缺可能影响F-35战机等高技术武器的生产,而原料药断供则会直接威胁到普通患者的用药安全,影响范围更广,社会冲击更大。
同时,重建一套独立于中国的原料药供应链并非易事。建设一座符合标准的原料药工厂需投资20多亿美元,耗时5-10年,且由于成本因素,美国生产缺乏市场竞争力。这种依赖是数十年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果,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
尽管手握如此强大的筹码,中国在原料药领域的表现却相当克制和负责任。历史表明,即使在贸易摩擦最激烈的时期,中国也从未主动将原料药供应作为工具来中断,这体现了维护全球公共产品稳定的责任感。
一方面,滥用这种影响力会引发全球强烈反对,损害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另一方面,保持供应的稳定性实际上有利于中国制药产业的长远发展,并吸引更多国际合作。
原料药是中国在中美谈判中一张极具分量的战略筹码。其分量不仅在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近乎垄断的地位,更在于它直接关乎美国的民生底线与公共卫生安全,其潜在影响力甚至比稀土更为深远和棘手。
美国面临的困境在于,其重构供应链的努力在原料药领域遭遇了经济成本、产业生态和时间周期的多重壁垒。因此,在吉隆坡的谈判桌上,原料药这张牌无疑为中国增添了重要的谈判底气,也让中美经贸博弈的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原料药是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核武器”,威力巨大,但一旦使用,后果可能是共同毁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