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土星的照片时,它那圈银白色的环总会吸引人的目光。在宇宙中悬停了数十亿年的那些交织的冰块和岩石碎块,它们成了太阳系最标志性的景观。我们的星球,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装饰?
最近一项发表在《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的研究,给这个问题带来了有趣的答案。21个形成于4.66亿年前的陨击坑,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团队在世界各地找到,这些凹痕全诞生于奥陶纪的撞击活跃期。追溯板块运动后发现,地球赤道附近在当时全都集中着这些撞击点。科研人员算过,两千五百万分之一,是这么多陨击坑随机出现在赤道的概率。
这些陨击坑很可能是地球曾经的星环留下的痕迹。团队推测,一颗直径超12公里的小行星在靠近地球时,被引力撕碎成无数残片,最终在赤道上空聚集成环形带。这圈结构存续了数千万年,左右了当时的地球气候,阳光,被它产生的阴影所遮挡,地球坠入了过去5亿年来最寒冷的时期。同期的石灰岩矿床里,一致的陨石特征被找到,为这个推测添了佐证。
![]()
地球的这圈星环没能留存到现在。冰块与岩石碎块,能被土星凭强劲引力稳稳束缚,地球的引力强度却逊色不少,近旁的月球都会扰乱碎块的稳定状态。地球有浓厚的大气层,微小碎块一旦闯入轨道,很快就会因摩擦燃烧殆尽,环形带根本攒不成。太阳系内侧空间相对干净,形成环圈所需的大量物质十分缺乏,太阳的热量还会让冰质残片迅速蒸发,这与土星所处的寒冷外围环境截然不同。
关于这圈古星环的假说,没完全坐实。认为现有数据不够充分的,有瑞典隆德大学的科学家,他们提出需要在陨击坑附近找到小行星的特定颗粒作为证据。小行星碎裂成环圈的过程,以及这圈结构究竟如何影响气候,是他们接下来打算模拟的内容。
4亿多年前的地球有过华丽的星环,这圈装饰带来了持续的严寒。如今没有星环的,是这颗蓝色星球,看似少了份宇宙浪漫,让环境更添稳定,环圈残片的频繁撞击和阳光遮挡,对生命演化未必是好事。地球现在突然有了这样一圈环,你觉得会是惊喜还是困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