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有车主反映给电动自行车充1度电需要4元,而居民用电一度才5毛多。明明成本摆在那,为什么充电桩要收几倍的价格?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
![]()
充电桩成本账
很多人觉得充电桩就是个"电插座",成本能有多高?
其实,一台10路智能充电桩的设备成本就在500-1200元之间,这还只是裸机价格。安装环节更是个大头,50米标准距离的布线费用约900元,如果碰上老旧小区需要电容改造,这笔费用直接飙升到2000-5000元。有些小区还要求配套建设车棚,郑州某企业为了进入一个小区,光钢结构车棚就花了10万多元。
![]()
设备损耗也是个现实问题,充电枪的插拔寿命大约1万次,按正常使用频率计算,差不多1.5年就得更换,每次更换成本2000-5000元。功率模块这些核心部件的年均维修费用占设备总价的15%-20%。北方地区的充电桩更麻烦,冬天必须加装加热模块防止电路结冰,又是5000元的投入。
不仅如此,户外充电桩要面对风吹雨打,一线城市单次上门维修费用800-1200元,加上备件库存,年均运维成本能达到8000-15000元每桩。据统计,南方湿热地区充电桩故障率比北方高37%,潮湿环境容易导致电路短路,维护成本大幅增加。这些实打实的投入,最终都会体现在充电费用上。
![]()
但成本高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充电费用会是电费的好几倍,真正的问题出在商业模式和监管漏洞上。
隐性收费花样百出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盈利困境是收费高的根本原因。由于电动车充电功率通常只有150-300瓦,单次充电耗时6-8小时,设备日均使用仅2-3次,周转率不到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三分之一。这种低效率使得运营商为了达到5%-8%的年化回报率,不得不把毛利率控制在40%-50%。
![]()
最常见的"套路"就是降低充电电流。正常情况下充电电流是2安培,有些运营商悄悄调到1安培,这样充满电时间从6小时延长到12小时。如果按时间计费,用户的费用直接翻倍,还有强制充值的问题,部分充电桩要求用户一次性充值50元起,没用完的钱不给退,这等于无息占用用户资金。
物业费用转嫁也很普遍,部分小区按1000-2000元每桩每月收取场地租金,相当于每度电分摊0.2-0.4元。更过分的是,有些物业还要求充电桩收入分成10%-30%。北京某小区就有充电桩运营商要将20%的服务费返给物业。
![]()
电价执行也存在偏差,虽然政策要求居民小区充电桩按居民合表电价收费,但不少老旧小区未实现电网直供,物业或第三方转供电时私自加价。河南郑州某小区,政策要求按0.56元每度收取电费,但加上转供损耗和隐性费用后,实际成本升至0.8-1.0元每度。
江西宜春的李先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他给孩子接送用的电动车充电,小区充电桩按时间计费,电池充满需要1度电但要花8小时,结果收费4块钱。相比之下,同样1度电在家里只需要5毛多,这个差价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
国家监管出手
好在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2025年1月1日起,充电桩必须实现价费分离,电费和服务费要分别标示、分别计价。
这个政策的核心是让收费透明,以前用户充电花了4块钱,不知道多少是电费、多少是服务费。现在必须明明白白标出来,比如电费0.55元每度,服务费0.3元每度,这样用户心里就有数了。
![]()
居民小区内的充电桩用电要按居民合表电价计收,大概0.52-0.55元每度。服务费虽然市场调节,但要求运营单位按照弥补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标准。单次充电结束后,运营单位必须通过微信等方式向用户推送详细的计费信息。
执法效果立竿见影,江西省查处了多起违规案例。九江市某物业公司按1元每度收电费,明显高于0.62元每度的居民电价标准,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鹰潭市余江区某小区因为没有公示收费标准,也被处罚了。萍乡芦溪县某充电公司在政策实施后还按老标准收费,同样被罚。
![]()
政策还倡导小区产权单位、物业等不收或少收场地费,将让利空间用于降低充电服务费。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已经试点取消服务费,用户只需支付0.5元每度的电费,其他费用纳入财政支出。这种做法虽然需要财政兜底,但确实大大减轻了居民负担。
电网直供也在加快推进,电网企业按照"能改尽改"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充电设施加快改造,避免因转供电推高成本。2025年1月1日以后新建小区的充电设施,原则上都要由电网企业直接供电。
![]()
如何避免被坑
面对充电桩收费问题,车主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要选择收费透明的充电桩,看清楚有没有明码标价,电费和服务费是否分开标示。
如果发现收费模糊不清或者明显高于合理水平,要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抽检覆盖率还不高,用户举报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渠道。
![]()
同时要合理利用峰谷电价,支持峰谷计费的充电桩在夜间谷电时段收费更低,有些地区夜间低谷电价能降到0.26元每度,错峰充电既省钱又减轻电网负担。
还要关注充电效率,有些充电桩看起来便宜,但充电电流很小,实际算下来并不划算。选择充电桩时要综合考虑价格和效率,不能只看单价。
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政策落实情况,如果发现充电桩不执行居民电价政策,或者乱收服务费,要勇于维权。
![]()
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和监管加强,充电桩收费乱象正在得到治理。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用户的监督和配合。只有大家都关注这个问题,市场才能真正规范起来,让电动车充电回归便民本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