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出后的张雪峰老师“学老实了”,风格大变,主动称文科专业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大概是张雪峰反思自己为什么这一段时间被封的思想汇报。尽管被封的原因或许也不仅仅跟之前对文科的批评有关。
但我看到张雪峰的豹变行为,对他生不起一点尊敬,可能有点同情,毕竟也是出来吃开口饭的,不容易。但是自己前面后面两副面孔,不免也令人生厌。
且不说张雪峰如今对文科的激情赞美是不是发自内心的,他的这个变化就很没有逻辑性。作为对家长提供有效意见的张雪峰,如此变来变去,实在是令人失望。
他完全可以说,文科生在择业方面,或许短期内没有更加实用的专业那么吃香,但是文科学习是没问题的,而这种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读书做事,固然需要赚钱,但是钱也肯定不是唯一的考量。
这样的话他也没说。所以给人一种明褒实贬的意味。
就拿张雪峰自己为例,他学的是给排水工程专业,实用性很强,但是现在张雪峰如今谋生的领域,不正是文科范畴吗。
只是说,普通学生想要吃文科的饭门槛比较高,不仅要学学校那点东西,后天自己的训练以及在各种人生阶段的机缘和感悟,这些都很重要。一棍子打死的断论,显然是不合适的。
很多沉迷于张雪峰的家长,往往会有一种随大流的想法,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冒险。他们觉得张雪峰推荐的往往就是时代的浪潮,风来了猪都会飞的。这是吃了点红利期的家长们的典型想法。殊不知,红利期也不一定是一直有的,红利期来了,也只有少数人能够吃到红利。
与其揣测专业之间兑换金币的优劣,不如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到底擅长个啥,如果选了个挺有前景的专业,但是他学起来食之无味,感觉就像是在家长和张雪峰们的安排之下走个流程,这样的人生真的就这么值得一过吗?更何况,这个“流程”也未必能够带来好的结果。
我不知道国外大学生的父母们是不是也这样操心自己孩子未来择业的问题,我知道他们会有个gap year,一年时间,啥也不干,家长给一笔钱,让他到处走走看看,顺便想明白自己将来愿意学点啥干点啥。我觉得这个经历很重要。
咱们这边的家长就是太急迫了,一环跟一环,很少有闲下来的功夫引导孩子,发掘他真正的趣味。真到了要填报志愿的时候,只能病急投医找到张雪峰老师,交一笔对普通家庭并不便宜的费用,听听他对孩子未来的规划建议。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张雪峰老师是个“识时务者”,他也是会变的。张雪峰首先对自己的饭碗本身负责,这个无可厚非。既然是这样,我们对于他的观点真的不用太当回事。当年唱衰文科无用论的多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文科领域不依然有混的很好的,也有很差的。这都不用什么正态分布统计学知识去比较文理科了,如果你的孩子兴趣不大,他大概率就处于正态分布的不太好的位置。
理由很简单:他不喜欢,是家长你找人给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