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明略科技正式启动全球发售,预计将于11月初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又一家以AI与数据智能为核心能力的上市企业。
值得留意的是,最新全球发售文件显示,过去三年,明略的研发投入从2022年的7.51亿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1.50亿元(2023、2024年分别为4.74亿、3.53亿),累计降幅接近80%——但毛利率却一路攀升,从 2022年不足50%提高至 55.9%,创下历史新高。
并且,截至6月30日,2025年总收入6.44亿元人民币,对比2024 年上半年收入仅5.65 亿元(运营亏损8450万元,毛利率 50.6%。),同比增长 13.9%,首次实现运营利润610万元。
支撑其转亏为盈的核心,首先在于产品结构和经营重心的重塑。根据文件可知,营销智能与营运智能两大主线收入变得更加均衡。2025年上半年,营销智能收入占比约55%,营运智能约41.7%,行业AI解决方案仅保留在3.3%左右。这种产品结构的优化不仅推动毛利率持续走高,也显著改善了现金流状况,成为明略“经营转折”的关键支点。
其次,从产品形态看,明略的AI能力也完成了从“模型研究”到“商业系统”的落地。2019年起将元学习用于人脸识别,2021年推出可衍生子模型的元学习框架,2022年引入“事件—时间—空间”三维知识图谱,2023年推出HRAG(超图检索增强生成),2024年再度创新推出HMLLM(超图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图像、语音、视频、脑电图、眼动追踪等多模态数据的融合。
并且,这些技术不再停留在算法展示层面,而是被广泛嵌入到秒针系统、智能门店运营系统、基于腾讯生态的私域工具等核心产品中——营销侧可通过AI模型生成预测性广告素材并优化投放,营运侧可借助智能模型提前识别设备故障或库存风险,企业用户因此能在更低算力、更高效率下获得实时洞察。
也就是说,2025年上半年标准化产品贡献的收入增长足以抵消定制服务下降的部分,而AI增强后的产品能力又带来了客户粘性的提升。
根据文件,明略服务的企业已覆盖快消、食品饮料、汽车、3C、连锁零售等多个行业,同时开始渗透制造与轨道交通等更重场景。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24.4%下降至18.9%,前五大客户占比降至31.4%,客户集中度显著降低,业务结构更稳健。
与此同时,明略的私域数据运营能力进一步强化。其基于企业微信与微信生态的“私域工具”,能为客户提供从内容生成、用户触达到销售转化与CRM绩效分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文件明确,明略与腾讯生态的协同在深入推进,能帮助品牌在公私域之间打通数据链路,并利用AI进行自动化营销决策。
除此外,在公司治理层面,明略维持不同投票权架构(WVR),但创始人吴明辉在最新方案中自愿将表决权上限定为30%,远低于可行使的53.5%。这一举措有效消除了投资者对控制权集中的担忧,使其顺利通过港交所创新企业的审查要求。
资本层面,明略保持与腾讯、红杉中国、淡马锡等核心股东的长期合作,同时引入新的基石投资者。募资用途明确:40%用于产品开发、35%用于研发、15%用于营销、品牌推广及销售团队扩充,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对比阶段,明略的最大不确定性曾在于盈利能力与标准化进程。
如今,从财务指标到产品结构,已展示出较为清晰的转变路径:毛利率提升、运营转正、客户集中度下降、AI模型商业化落地,整体经营风险显著下降。
这或许说明,资本市场所看重的,正是这种“从增长到经营”的成熟信号。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PS:
今年年度大会,在讨论私域带来的增长同时,重度围绕全域和AI结合,开启的各种增长新链路、新玩法、新案例。大会将分为2天,1天千人行业大会,1天私密大课+会员私享会。欢迎现场一起深聊。
↘私域服务对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