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曾被誉为“药中茅台”的片仔癀锭剂,正经历从巅峰滑落的阵痛。2025年三季报披露,这家百年中药企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滑11.93%,终结了过去多年高歌猛进的增长轨迹。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跌幅较上半年16.22%进一步扩大,反映出盈利能力持续承压的严峻现实。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规模攀升至61.6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45.66亿元增长34.9%,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双十一”期间主流电商平台上的锭剂售价已跌破600元大关,显著低于官方定价760元。
![]()
价格倒挂现象虽非首次出现,但在今年购物节期间集中爆发,成为动摇市场信心的关键节点。
在某头部电商平台上,多家线上药房将单粒片仔癀标价定为580元,叠加优惠券与满减活动后实际成交价更低,这种“无视官方指导价”的销售常态,在此前十年间几乎不可想象。
线下渠道的表现更为低迷,一位来自福建漳州的药店经营者坦言,以往节庆时节尚能售出几盒礼盒装产品,如今连散客都因价格过高而却步,全年销量寥寥无几。
这一冷清局面与前些年的抢购热潮形成强烈反差。2023年5月,当片仔癀宣布将锭剂零售价由590元上调至760元时,市场一度出现囤货潮,当年净利润增速短暂回升至13.15%。
![]()
然而鲜有人察觉,彼时行业环境已悄然生变——2023年国内药品全终端销售额增速回落至个位数水平,实体药店药品品类同比增长仅2.9%,在整体需求疲软背景下强行提价,无异于逆风前行。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涨价并未带来相应的价值提升。肝病用药板块毛利率从2022年之前的超81%骤降至61.11%,同比下降9.68个百分点,表明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价清理库存以回笼资金。
提价策略失效只是表层症状,真正制约发展的深层症结在于渠道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片仔癀资源高度集中于福建等传统优势区域,对全国性连锁药房及县域以下市场的拓展投入严重不足。
![]()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云南白药的发展路径:其在推出牙膏产品初期即采取“药店试水+商超扩张”双轮驱动模式,并于2006年专门设立健康产品事业部强化渠道运营,最终借助大型商超网络实现全国渗透。
而片仔癀在市场景气期依赖地域消费红利,一旦本地需求饱和,缺乏广泛分销体系的短板立即暴露。其他地区消费者既难以便捷购买,又对高昂定价心存顾虑,导致动销不畅、库存积压加剧。
比渠道薄弱更根本的挑战,是产品定位模糊和临床价值争议。
![]()
作为兼具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身份的“双跨品种”,片仔癀理应同时发力医院与零售两大终端,但现实中长期偏重OTC渠道销售。
其市场宣传主打“科学护肝解酒”概念,使其陷入“非治疗必需、非日常必备”的尴尬境地。
既未被纳入肝病治疗核心用药目录,也未能建立如维生素类产品的高频消费场景,早年“左手茅台,右手片仔癀”的营销捆绑,更将其推向礼品化、社交化的边缘地带。一旦白酒消费降温,关联效应迅速传导至该产品。
这种定位偏差恰恰违背了国家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强调“加强上市后临床研究”“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促进人用经验转化为科学证据”。
![]()
片仔癀当前困境印证了一个趋势:在监管趋严、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依靠“神秘配方”叙事和稀缺性炒作的商业模式已难以为继。
反观同仁堂等同行企业,近年来持续推进经典名方二次开发,依托真实世界研究积累临床数据,夯实产品医疗属性,2024年核心药品板块收入逆势增长8%,精准契合政策方向。
高企的存货正在引发连锁反应,直接侵蚀企业的现金流安全边际。
![]()
尽管三季报未公布详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指标,但高达61.6亿元的存货意味着大量营运资金被锁定,势必压缩企业在研发创新与渠道建设方面的投入空间。
须知,中药企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稳定资金支持,无论是开展循证医学研究,还是构建现代化分销网络,均需持续资本注入。
国务院相关政策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对中药材种植、新药研发的风险保障”,但此类扶持通常优先流向战略清晰、执行有力的企业。若片仔癀无法及时调整航向,恐将在政策红利窗口期掉队。
![]()
值得警惕的是,片仔癀所面临的危机并非孤例,而是传统中药企业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典型缩影。
中康科技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利润整体下降16.2%,但中成药行业仍维持6.4%的正向增长,说明产业本身具备韧性与发展潜力,关键在于转型路径的选择。
云南白药凭借“中药+日化”跨界延伸开辟新增长曲线,同仁堂则依靠扎实的临床证据巩固医疗地位,两者共同揭示一条规律:老字号的核心竞争力不在溢价能力,而在能否有效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
对片仔癀而言,当前的经营困局既是挑战,也可能成为变革契机。
![]()
首要任务是摆脱对高价策略的惯性依赖,回归药品本质属性,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系统推进上市后临床研究,用高质量循证数据回应外界对其疗效的质疑,这是打开公立医院采购通道的前提条件。
其次应加快渠道重构步伐,借鉴云南白药全渠道布局经验,一方面深化与国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等全国连锁机构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通过扩大覆盖范围降低单位配送成本。
最后需破解“单一爆款依赖”难题,充分发挥自身在麝香、牛黄等珍稀药材储备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发面向大众健康管理的新产品线,打造涵盖慢病管理、亚健康调理的多元化产品生态。
从产业维度审视,片仔癀的遭遇为中国中药企业提供了深刻启示。
![]()
中医药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老字号品牌的真正价值不应体现在被炒高的交易价格上,而应扎根于可验证的治疗效果、高效的流通体系以及清晰的功能定位。
国家政策早已明确发展方向——从“培育优质中药品种”到“打造国际认可的中药品牌”,每一项部署都在引导企业回归价值本源。
唯有顺应这一变革趋势,将重心转向品质升级与科技创新,老字号才能穿越周期波动,赢得消费者持久信赖。
昔日的价格神话破灭,或许并非坏事。它让整个行业意识到:脱离真实价值支撑的泡沫终将破裂,同时也倒逼更多企业重新思考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片仔癀来说,61亿存货和业绩下滑既是沉重压力,也是推动改革的动力源泉。若能把握当前政策机遇,切实强化临床证据、优化销售渠道,仍有希望走出低谷,重塑品牌形象。
而对于中国中药行业整体而言,唯有告别短期投机式的价格运作,专注于产品品质提升与技术创新,方能在全球健康产业格局中树立起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