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产税14年来首次大调整!这些人每年能省好几万
14年首次大调整!上海房产税新政为这些人群减负
上海发出人才强信号:房产税新政助力非沪籍安家
精准调控再进一步!上海优化房产税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上海楼市新政连环出击,房产税调整成为最大亮点
![]()
一纸通知,一份诚意。上海房产税政策的优化调整,为符合条件的非沪籍家庭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减负利好。
9月19日,上海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联合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本市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有关政策的通知》,对已经实施14年的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作出重要优化。
这项政策被视为上海8月房地产调控政策“沪六条”的配套细则,打破了基于户籍的税收差异,显著降低了非沪籍家庭的住房持有成本。尤其是对于持有上海居住证满3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人群,以及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新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政策调整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已经缴纳的符合新政免税条件的税款还可申请退还,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设计。
![]()
上海此次房产税政策调整,聚焦于减少户籍因素带来的税收差异,为在沪稳定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创造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通知明确了两类受益群体:持有上海居住证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3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购房人。
这两类人群在上海新购住房、且属于家庭首套住房的,将暂免征收房产税。这意味着非沪籍家庭在上海购买首套房时,终于可以与沪籍家庭享受同等待遇,不再因户籍问题而承担额外的税收负担。
对于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情况,新政提供了明确的免税计算方法: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的,新购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这一标准与沪籍家庭完全一致,实现了税收政策的公平统一。
以上海一个三口之家为例,如果已经拥有一套150平方米的住房,又新购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两套住房总面积为260平方米。按照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税标准,该家庭可享受180平方米的免税面积,需要缴纳房产税的仅为超出的80平方米。这种计算方法使得普通改善型住房需求家庭有可能完全免缴房产税,大大降低了多套房持有成本。
![]()
考虑到居住证年限要求的现实情况,新政还设计了灵活的“先征后退”机制。对于持有上海居住证但不满3年的购房人,其住房先按原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待持有居住证满3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后,其符合免税条件的住房在持证期间已征收的房产税,可予退还。
政策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已购应税住房符合新政免税规定的纳税人,可向住房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重新办理房产税纳税信息认定。对所属期在2025年1月1日以后多征收的税款可予退还。这一规定保证了新政能够惠及已经购房的家庭,而不仅仅是未来购房者。
上海房产税继续采用分档计税模式,2025年新购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94446元,房产税税率为0.4%;而新购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94446元,则适用0.6%的税率。这一税率分界线是根据上年度新房销售均价的2倍计算得出,每年都会进行调整。
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税面积 × 新购住房单价 × 70% × 税率。以需要缴纳50平方米房产税的家庭为例,若购房价格为每平方米6万元,则每年应缴纳的房产税为:50 × 60000 × 70% × 0.4% = 8400元。新政实施后,许多家庭可能完全不需要缴纳这部分税款。
![]()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认为,此次政策优化相当于此前“沪六条”房地产新政的细化版,符合前期的政策口径。8月25日,上海发布了房地产优化调整重磅政策“沪六条”,其中明确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这意味着非沪籍家庭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外环外购买多套住房。但随着限购政策的放宽,房产税问题就成为制约非沪籍家庭购买多套住房的关键因素。此次房产税政策的优化调整,正好与限购放宽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需求。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新政对非沪籍家庭购买多套住房形成利好,叠加此前外环外满足条件的非沪籍家庭不限购房套数,政策形成合力,更有助于符合条件的购房需求释放,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从实际市场反应来看,上海多个新盘已经迎来认购小高峰。闵行梅陇保利海上印、闵行兰香湖象屿天誉兰香的首日认购率均超过100%,显示出政策优化对市场预期的积极影响。
![]()
上海和重庆自2011年起作为全国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城市,一直备受关注。近期,两地都不约而同地出台了房产税优惠政策。今年5月,重庆调整了房产税政策,宣布不再将市外人员(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购买普通住宅纳入征税范围。
这意味着“市外人员”无论在重庆购买多少套普通住宅,都不用缴纳房产税。这些政策调整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导向:支持合理住房需求,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也预示着房地产税立法和推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准备和酝酿。房产税是一个老税种,从1986年就开始征收了,但一直不对个人拥有的住宅征收。近年来国家几次试图立法的是房地产税,可以看作是房产税的升级版。由于尚未完成立法,所以一直没有推出。
专家认为,未来的房地产税改革,将主要是税收结构的变化。比如交易环节税费降低,持有环节略微增加,总量保持稳定。这样既不会增加居民的实际税负,也不会导致内需萎缩,同时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
上海此次房产税政策调整,体现了精准施策、分类指导的调控思路。政策特别强调了对人才的支持,对符合条件和本市有关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给予税收优惠,这有助于上海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城市竞争力。
同时,政策也关注到了普通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通过放宽免税条件,使得更多改善型住房需求家庭能够减轻税收负担,这有利于释放市场活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房产税政策调整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支持的是自住需求和改善需求,而不是投机炒作。政策通过精细化的设计,既减轻了居民合理住房消费的负担,又避免了对投机行为的刺激。
这种精准调控的做法,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不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多年的非沪籍人士表示,新政策让他们感受到了城市的包容和温暖,增强了他们在上海安家立业的信心。
新政策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还有三个多月的过渡期。这段时间内,相关部门将做好系统调整、流程优化和政策宣传等工作,确保新政平稳落地,让广大纳税人顺利享受到政策红利。
![]()
上海房产税政策的这次调整,虽然只是试点政策优化,但传递出的信号是明确的:房地产调控正在向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利于当前市场的稳定,也为未来房地产税立法积累了实践经验。
对于符合条件的非沪籍家庭来说,这次政策调整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减负。有的家庭每年可能节省数万元的税款,这相当于多了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收入。政策的利好效应,正在慢慢显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